詹健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用于检验钻孔数据的验孔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验钻孔数据的验孔器,包括深度测量装置、孔径测量装置以及定位装置;深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筒体和测量杆,支撑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板体,支撑筒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测量杆能够沿第一通孔上下移动...
- 詹健鲁庆伟王志刚石文学杨建伟牛磊
- 文献传递
- 渤海湾西晚更新世以来3期海侵与古河道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通过对钻孔岩心详细的沉积特征、微体古生物、测年(AMS 14 C、OSL)等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受到区域性的3期海侵事件影响,多表现为边缘海滨海湖沼相沉积。同时,追踪了3期海侵最大影响边界:晚更新世早期最大海侵(第3海侵层)位于唐官屯-西长屯-梁头镇;晚期最大海侵(第2海侵层)位于大黄洼—三呼庄一带;全新世海侵(第1海侵层)使整个研究区受到影响,其最大影响边界需进一步开展向西追踪工作,前人资料显示可西至文安县。另外,晚更新世以来发育4期古河道,且影响和制约海侵层及影响范围。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晚更新世以来的海陆交互沉积地层格架和滨浅海冲海积平原。利用年代学及深海氧同位素MIS(Marine isotope stages)1、3、5阶段3期海侵层标志层位等,对4期古河道形成时代进行了限定。结果表明,自下而上的4期古河道形成于MIS 5、MIS 4、MIS 3晚期—早全新世早期、晚全新世。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理演变、陆海变迁及水工环地质调查提供重要的地学资料。
- 鲁庆伟郭维石文学王西玉詹健贾超
- 关键词:晚更新世海侵古河道
- 渤海湾西岸沧县隆起中更新世地层间断被引量:12
- 2018年
- 渤海湾西岸天津平原南部静海区400 m深CGZ5孔、大港区500 m深TPZ1孔岩心的岩石地层、磁性地层、^(14)C测年、微体古生物研究表明,2个钻孔底部分别进入到定年3.6 Ma的高斯(Gauss)正极性带和定年4.5 Ma的吉尔伯特(Gilbert)极性带上部;位于西侧沧县隆起的CGZ5孔2.58 Ma古地磁M/G(松山/高斯,Matuyama/Gauss)极性带界线位于225 m,位于东部黄骅坳陷西斜坡的TPZ1孔该界线位于208 m;0.78 Ma的B/M(布容/松山,Brunhes/Matuyama)极性带界线分别位于55 m和68.6 m。结合微体化石分析、3期海侵地层的确定以及岩石地层特征,可判断CGZ5孔和TPZ1孔上更新统底板分别位于55 m和63.4 m。依据末次盛冰期低水位域潴育化黏土层位,确定全新统分别厚14.8 m和16.5 m。上述2孔之间的黄骅坳陷板桥主凹陷中CQJ4孔,B/M和M/G界线分别位于74 m和340 m。西部CGZ5孔显现整个中更新统缺失,东部TPZ1孔中更新统仅厚5.3 m。推测这一地层间断可能是由于渤海海盆在中更新世初期发生快速断陷,在河流到海盆的高差加大的背景下,河流输送物大部流入海盆,海盆边缘的沧县隆起和相邻的滨海平原发生了过路作用。在"源到汇"古地理状况变迁过程中形成的东部大平原,中更新世的沉积动力学背景需要进一步研究。
- 鲁庆伟王强詹健郭维李稳王西玉
- 关键词:磁性地层渤海湾西岸
- 加纳尼纳欣(Nyinahin)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加纳尼纳欣(Nyinahin)铝土矿床位于尼纳欣(Nyinahin)附近的一系列山顶上。该矿带由平顶的或近于平顶的山头台地所组成,从Akokrom山起向北东方向延伸约32 km,到Mpesaso附近的Aya山。
- 詹华明张宝华迟其坤江胜国詹健
- 关键词:铝土矿床铝矿床红土化矿床成因矿石类型
- 天津南部平原区3.6 Ma以来沉积环境演化——以沧县隆起ZKQ1孔为例
- 2021年
- 沧县隆起是渤海湾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之一,对该区地层长尺度的沉积环境演化分析可为盆地演化、水工环地质勘查以及区域古地理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通过对沧县隆起上的ZKQ1孔岩芯详细的沉积特征研究和综合测井、测年(AMS14C、OSL、古地磁)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B/M界线位于62.80 m;M/G界线位于130.60 m;钻孔底界年龄不早于3.6 Ma;上更新统、全新统底界分别位于50.30 m、13.10 m。②沧县隆起3.6 M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为晚上新世(<3.6—2.58 Ma)由泛滥平原→湖相三角洲→曲流河演变;早更新世以泛滥平原为主,夹湖沼和分支河道;中更新世存在沉积间断;晚更新世—全新世表现为三期河海交互作用沉积演化时期。
- 鲁庆伟詹健韩芳
- 关键词:古地磁沉积环境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