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建

作品数:129 被引量:768H指数:1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0篇抑郁
  • 35篇抑郁症
  • 31篇酒依赖
  • 24篇酒精
  • 18篇中毒
  • 13篇症状
  • 12篇慢性
  • 12篇酒精中毒
  • 12篇氨酸
  • 11篇精神分裂症
  • 11篇分裂症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抑郁症患者
  • 10篇受体
  • 10篇自杀
  • 10篇酒依赖患者
  • 9篇蛋白
  • 9篇双相
  • 8篇慢性酒精中毒

机构

  • 128篇哈尔滨医科大...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回龙观医...
  • 1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10篇北京大学第六...
  • 9篇杭州市第七人...
  • 8篇北京大学
  • 5篇上海市精神卫...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山东省精神卫...

作者

  • 128篇胡建
  • 16篇王刚
  • 14篇方贻儒
  • 13篇夏炎
  • 13篇张晋碚
  • 13篇李惠春
  • 12篇赵娜
  • 11篇孙静
  • 10篇杨甫德
  • 9篇王晓红
  • 9篇黄颐
  • 9篇司天梅
  • 9篇陆铮
  • 8篇陈林
  • 8篇陈致宇
  • 8篇刘薇
  • 7篇王怀志
  • 6篇谭秀丽
  • 6篇刘蕾
  • 6篇唐春玲

传媒

  • 2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4篇中华行为医学...
  • 1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0篇中华精神科杂...
  • 8篇医学综述
  • 8篇临床精神医学...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神经损伤与功...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上海精神医学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迫症与5-羟色胺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人群中5-HT2A、5-HT2C、5-HT1Dβ受体基因与强迫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103个强迫症的核心家系的5-HT2A-1438G/A、5-HT2C Cey23Ser、5-HT1DβG861C三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并进行连锁不平衡(TDT)分析。结果这三个位点均符合H-W平衡(P=0.6566、P=0.1266、P=0.6734),5-HT2A基因中-1438G/A位点存在传递不平衡(P=0.0389);在5-HT2CCey23Ser、5-HT1DβG861C位点上不存在传递不平衡(P=0.3370、P=0.8136)。结论5-HT2A-1438G/A基因多态标记可能是强迫症的易感基因。
刘薇曹金霞郭烽炜宫滨生李晋陈力胡建
关键词:强迫症基因5-羟色胺2A受体
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社会人口学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比较分析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全国13家精神科医院和机构中的1 478例抑郁症患者,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使用MDQ及HCL-32筛查轻躁狂症状的出现,使用MINI建立符合DSM-Ⅳ的诊断,并采用两两比较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对两类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双相障碍Ⅰ型和双相障碍Ⅱ型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比例分别为7.9%(118/1 487)和12.9%(191/1 487).(2)抑郁症患者每年抑郁频繁发作(>4次/年)占7.6%(90/1 178),抑郁发作伴随肥胖、睡眠和体质量增加占15.2%(179/1 178),抑郁发作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占13.4%(158/1 178),终身抑郁发作(1.9±2.6)次,首次发作年龄(34.6±12.5)岁,双相障碍Ⅰ型以上指标分别为29.7%(35/118)、39.8%(47/118)、38.1%(45/118)、(3.9±4.1)次、(28±10.5)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P<0.01);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占28.8%(55/191)、终身抑郁发作(2.5±3.0)次、首次发作年龄(28.8±10.9)岁,与抑郁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P<0.01).结论 双相障碍Ⅰ型和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抑郁临床特征.
潘轶竹王刚项玉涛司天梅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方贻儒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重性抑郁症与心境恶劣障碍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测定重性抑郁症与心境恶劣障碍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观察重性抑郁症和心境恶劣障碍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变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2004-01/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精神科、神经内科门诊、第三住院部的精神科住院患者,以及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住院的重性抑郁症患者30例和心境恶劣障碍患者30例。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30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和30例心境恶劣障碍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差异有完全显著性(P=0.000);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因子分值及艾森克问卷的神经量表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患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性。③重性抑郁症患者组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艾森克问卷的内外向量表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迟缓因子分呈正相关(r=0.0411,0.426,P=0.024,0.019);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焦虑因子分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呈正相关(r=0.474,0.416,0.426,P=0.015,0.022,0.019);促甲状腺激素与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呈正相关(r=0.433,P=0.017)。心境恶劣障碍组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r=-0.509,P=0.00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及迟缓因子分呈正相关(r=0.396,0.420,0.367,P=0.042,0.021,0.046)。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促进了抑郁发作,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可预测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方力群胡建张延承毕明
关键词:抑郁症心境恶劣甲状腺激素类
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血清S100B水平及与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40例酒依赖患者(酒依赖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S100B水平,并给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持续操作能力测验(CPT)、视觉再生记忆测验、逻辑记忆测验。结果:酒依赖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项认知功能测验成绩明显差于对照组(P均<0.01)。酒依赖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正确数、视觉再生测验、逻辑记忆测验、持续操作能力测验正确数呈负相关(r=-0.975,-0.852,-0.896,-0.951;P均<0.01),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持续操作能力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均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975,0.912,0.804,0.791,0.845;P均<0.01)。结论: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增高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反映与其认知功能损伤程度。
刘丽萍胡建
关键词:酒依赖血清S100B蛋白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多态性与酒依赖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GRM3)基因多态性与酒依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方法,检测100例酒依赖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的GRM3基因上3个位点rs1468412、rs917071和rs1989796的基因多态性。结果酒依赖组和对照组之间GRM3基因rs1468412、rs917071以及rs1989796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酒依赖组中rs1468412、rs917071和rs19897963个位点所构建的单倍型TTT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vs.1%,OR=5.17,P<0.05),TTT基因型携带者患酒依赖的可能性较高。结论在本样本中,中国北方汉族人群GRM3基因rs1468412、rs917071和rs1989796位点的多态性单独存在时与酒依赖无关联,而由此3个位点所构建的单倍型TTT可能为酒依赖的易感危险因素。
唐春玲胡建夏炎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酒依赖
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将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住院或门诊抑郁症患者连续入组,分为自杀未遂组(989例)和非自杀未遂组(183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起病年龄更早[(32.70±12.20)岁比(35.02±12.54)岁,P=0.021]、既往住院次数更多[(0.66±1.33)次比(0.39±0.97)次,P=0.011]、发作更频繁(13.1%比6.6%,P=0.002)、更常伴有不典型特征(23.0%比13.9%,P=0.002)及自杀观念(79.2%比52.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OR=0.99)、既往住院次数(OR=1.17)、发作频繁(OR=2.07)、伴有自杀观念(OR=3.45)与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末遂相关(均P<0.05).结论 起病年龄早、既往住院次数多、频繁发作及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林刘艳红郑启文项玉涛陈大方杨甫德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王小平李惠春张晋碚司天梅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未遂
瘦素与首发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之间的瘦素水平差异;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瘦素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瘦素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HAMD总分)之间相关性;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瘦素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
赵徐东胡建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粒细胞维甲酸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粒细胞维甲酸(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入组前3个月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3名(男性34名,女性9名),正常对照39名(男性25名,女性14名),取其外周血提取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以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作校正,测定RAR 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组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0.027±0.003)高于对照组(0.020±0.002)(P=0.041).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0.030±0.003),(0.026±0.001),P=0.166];与女性正常对照(0.018±0.004)相比,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4).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升高.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是精神分裂症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路亚洲胡建胡昌清邢国强姜涛罗炯凌四海刘敏王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例对照研究
免疫炎症导致抑郁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抑郁症是一全球性的精神问题,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复发率、死亡率、致残率。在2008年关于“全球疾病负担的十个事实”中提到全世界约有1.2亿人罹患抑郁症,患者人数预计还将继续上升,每年有85万人的死亡与抑郁有关。在我国已有超过2600万的人患有抑郁症,约10%~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虽然人们对抑郁症的研究从未间断,对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从最早的单胺类假说逐渐转向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的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抑郁症与免疫炎症相关研究做一简要描述。
郭红胡建
关键词:抑郁症免疫炎症病理生理学机制神经内分泌疾病负担
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对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478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其中190例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将这190例误诊患者按照有无自杀风险进行分组,从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是否伴有自杀观念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自杀风险组共74例患者,无自杀风险组共116例。有自杀风险组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年龄更小[(34.45±11.18)vs.(37.23±13.22)],起病年龄更早[(26.20±9.16)vs.(30.37±11.59)],更常伴有自杀观念(82.4%vs.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69,95%CI:0.945-0.993)、伴有自杀观念(OR=4.129,95%CI:2.030-8.397)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发生自杀风险相关联(均P〈0.05)。结论年龄小、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君陈林吉振鹏张索远辛立敏刘艳红陈大方杨甫德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王小平李惠春张晋碚司天梅
关键词:双相障碍抑郁症自杀风险误诊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