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栋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下肢感觉功能的近期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SPR术引起患者双下肢感觉功能异常的相关机制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从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拟行SPR术的痉挛性脑瘫24例,检测手术前、手术后1周双下肢皮肤的触觉、浅痛觉、温度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深痛觉、触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及图案觉. 结果 术后出现自觉双下肢麻木共6例,发生率为25%.其中,4例于手术后2周内自行缓解,1例于术后3周左右症状消失,1例持续6周后症状消失,未发现有永久性感觉丧失及麻木的患者.出现与未出现双下肢麻木的症状患者SPR术中脊神经后根平均切除比例分别为0.268±0.049、0.193±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双下肢的触觉、运动觉、位置觉、深痛觉、触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振动觉手术前、手术后1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痛觉、温度觉、图案觉术后1周较术前有轻度减弱. 结论 SPR术对下肢感觉功能的轻度损害不会影响患者机体的保护性感觉功能.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症状的可能性与后根的切除比例有关,未发现与年龄有关.SPR术引起患者下肢感觉功能的损害症状可于术后2~6周内自然恢复.从下肢感觉功能检测发现SPR术安全可靠.
- 曾瑞曦张毅郭栋刘祥厦程钢
-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并发症
- 二氧化碳激光加得宝松封闭治疗瘢痕疙瘩
- 2007年
- 目的:探讨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A组、B组,A组28例患者单纯得宝松封闭治疗;B组34例患者用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切除瘢痕疙瘩,伤口脱痂愈合后即行得宝松封闭治疗;4周封闭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次。结果:A组28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B组34例患者治愈21例;好转13例;无效为0。经χ2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加得宝松封闭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瘢痕疙瘩较为理想的方法。
- 钟贵玲李素霞胡瑛黄胜华郭栋欧阳春
- 关键词:二氧化碳激光瘢痕疙瘩药物封闭治疗
- 基于BIM技术的云计算信息园全生命周期参数化管理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前云计算信息园信息模型不完整,无法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因而有必要研究并建立更为完善的云计算信息园信息模型。研究云计算信息园的专业要素,可知其建筑信息模型、生产配套信息模型、工艺配套信息模型。为准确表达各类信息模型,采用参数化对各专业要素进行定义,包含坐标参数化、物理参数化、功能参数化、时间参数化、名称参数化。在参数化定义的构件和设备基础上,结合相应的信息团队建设,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对云计算信息园进行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更新,从而实现云计算信息园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合理的运行维护使资产取得最大化收益,从而使云计算信息园价值得到最大化。
- 胡志成郭栋唐冰梁月英张剑曹小玲朱家源
-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参数化信息管理
- 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1966年1月至2011年3月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对国内外学者公开发表的有关急性胰腺炎营养治疗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衡量指标为病死率、感染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手术干预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经筛选有13篇文献入选,与传统肠外营养相比,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的病死率降低了61%(95%CI=24%~63%),感染率降低了45%(95%CI=38%~79%),多器官功能衰竭率降低了69%(95%CI=20%~48%),手术干预降低了73%(95%CI=18%~42%),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与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以降低病死率、感染发生率、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手术干预率,建议早期采用肠内营养。
- 谢春玲胡志成唐冰朱斌郭栋陈斌张凯李晓卉
- 关键词:META分析急性胰腺炎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
- 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比较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筛选出增生性瘢痕的特异蛋白质。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2010年1月至5月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3例整形外科患者正常躯干皮肤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双向凝胶电泳对比分析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选择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荧光染色图谱,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点分别为2975和3053,对其中表达差异超过4倍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24种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有11种,下调蛋白有13种。结论成功地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双向电泳荧光染色图谱,鉴定出增生性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差异蛋白质表达。
- 胡志成朱斌朱家源郭栋陈斌张凯胡坤华黎明涛唐冰
- 关键词:瘢痕增生蛋白质组学
- 自体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及隆鼻后鼻尖并发症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评价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及隆鼻术后鼻尖并发症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隆鼻术后发生鼻尖并发症的患者、12例鼻尖整形患者,使用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修复并发症及进行鼻尖整形。结果:本组48例,随访3~18个月,术后肿胀及疤痕不明显,再发并发症少,鼻部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修复隆鼻术后并发症及鼻尖部整形效果确切,简单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 郭栋黄胜华钟贵玲颜玲胡瑛欧阳春
- 关键词:鼻中隔软骨鼻整形术
- 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比较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和筛选出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中的特异蛋白质。方法: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瘢痕疙瘩、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组织和3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差异双向电泳(2D-DIGE),选择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2 978、2 975和3 053。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我们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差异超过4倍的斑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36种不同蛋白,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表达相同的16种蛋白,其中上调蛋白8种,下调蛋白8种;只在瘢痕疙瘩中表达的有11种不同蛋白,其中上调9种,下调2种;只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有9种不同蛋白,其中上调4种,下调5种。结论:蛋白质组学较好地显示了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进一步研究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有可能对揭示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 胡志成朱家源朱斌郭栋陈斌张凯胡坤华黎明涛唐冰
- 关键词:瘢痕疙瘩蛋白质组学波形蛋白OSTEOGLYCIN
- CO_2激光治疗颜面部色素痣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颜面部黑色素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广州激光技术研究所生产的901-CII型二氧化碳激光机,波长:10600nm,输出功率:0W~30W可调,光斑直径:<1.0mm,脉宽:12ms,脉冲:150Hz,治疗时激光枪头距离黑色素痣皮损表面0.5cm~1cm,汽化治疗或碳化治疗达真皮浅层即可。结果:一次治愈3992例(86%),二次治愈510例(11%),三次治愈133例(2.87%),四次以上治愈3例(0.06%)。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黑色素痣,不接触皮肤,术中无出血,术后感染极少,无并发症。个别病例留有轻度凹陷性瘢痕,或暂时性色素沉着。
- 钟贵玲陈昕罗春晓胡瑛郭栋
- 关键词:二氧化碳激光黑色素痣
- 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行SPR术治疗的30例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术后10年以上的肌张力、肌力、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相关术后远期影响。结果:30例患者中肌力改善并长期维持30人。肌张力下降至正常或2级并长期维持30人。尖足、踝阵挛、交叉腿消失并长期维持30人。膝反射亢进消除30人,babinski征转阴率56.7%。下肢功能系列改善率100%,14例术前有残余尿,术后12例残尿消失,长期无复发。复查腰椎X光片22例,其中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腰椎改变。结论:SPR可长期有效的解除痉挛性脑性瘫痪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和踝阵挛、尖足、交叉腿现象,病理征现象并能一直维持,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曾瑞曦卢莉云张毅郭栋刘祥厦程钢
-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远期疗效
- 眶上缘骨膜及韧带释放的内窥镜骨膜下眉提升术
- 由Isse在1992年首先提出的内窥镜眉提升术至今已有15年,由于该术式为小切口入路,效果确切更易于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我们从2003年至2005年共完成内窥镜骨膜下眉提升术15例,效果满意。
- 欧阳春黄胜华钟贵玲胡瑛郭栋于国中
- 关键词:小切口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