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官平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肠癌
  • 2篇基因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肽
  • 1篇胸腺肽治疗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循环
  • 1篇循环核酸
  • 1篇炎症
  • 1篇炎症介质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早期诊断率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张官平
  • 5篇欧阳喜
  • 4篇罗洪亮
  • 1篇黄俊
  • 1篇潘华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患者SCN9A遗传变异与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易感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SCN9A外显子区有潜在功能改变的遗传多态位点rs3750904、rs6746030、rs12478318与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易感性的关系,为奥沙利铂个体化用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68例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并基因分型。同时对其行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评估,再以SPSS 17.0统计软件通过有序回归分析多态位点与神经毒性关联性。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不同性别、体质指数、奥沙利铂累计用量、奥沙利铂输注速度、基因型rs3750904、基因型rs12478318等级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分析结果显示累计剂量为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危险因素(OR>1),基因rs3750904、基因rs12478318突变为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保护因素(OR<1)。两因素交互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型基因rs3750904在4种等级累积剂量中均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0.004 2、0.000 5、0.000 1、0.000 3)。突变型基因rs3750904与突变型基因rs12478318和野生型基因rs12478318有交互作用(OR<1)。结论基因型SCN9A多态位点rs3750904、rs12478318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不易发生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
张官平欧阳喜潘华黄俊
关键词: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基因多态性
循环miRN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6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敏感性诊断指标,早期诊断率较低。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发现一类微小RNA(miRNA)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且其在血液循环中稳定表达,显示出特异的miRNA表达谱。从而使外周血中miRNA有望成为诊断结直肠癌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筛查、预后监测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刘芳腾欧阳喜张官平罗洪亮
关键词:MIRNA结直肠癌血液循环早期诊断率分子生物学
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转归时间、炎症介质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转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8+、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控制炎症反应,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高林张官平匡智明
关键词:胸腺肽重症肺炎脓毒血症临床疗效炎症介质
结直肠黏膜上皮内瘤变及腺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一直是其防治的重点.而大肠黏膜上皮内瘤变及腺瘤被认为是大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随着对生物医学、遗传、基因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发展,在探索其二者关系的诸多相关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临床筛查处理、定期随访及化学预防等方面提供了一定指导.然而大肠黏膜上皮内瘤变及腺瘤的产生因素有哪些以及他是如何演变发展为真正的"癌",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做大量的先进研究工作来积极探索这些未知领域.
刘芳腾欧阳喜张官平罗洪亮
关键词:上皮内瘤变腺瘤基因学随访
循环核酸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6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4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较为隐匿,诊断时大多已为晚期,预后不良。因而,提高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率,使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作为大肠癌诊断金标准的肠镜下组织活检由于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检查,并不适合早期筛查,而粪便脱落细胞学检查、大便潜血实验虽为无创性检查,但其敏感性差、特异度低,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刘芳腾欧阳喜张官平罗洪亮
关键词:结直肠癌循环核酸大肠癌组织诊断金标准侵入性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
纳米抗体靶向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近年来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胃癌在治疗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其制备相对复杂、价格较贵等原因,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纳米抗体的出现,带来了常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所不具有的优势,其分子量小,结构功能性质独特,给胃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研究思路.本文就具有潜在靶向治疗胃癌价值的纳米抗体,作一简介综述.
刘芳腾欧阳喜张官平罗洪亮
关键词:胃癌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