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杉醇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TP组)30例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DF组)28例,评价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随访1年评价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TP组的有效率为86.7%,高于DF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1年总生存率为73.3%,DF组1年总生存率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较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氟尿嘧啶、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梁毅朱琳燕张杰荣柯珂胡晓菲夏林张梦静
- 关键词:食管癌适形放疗同步放化疗紫杉醇氟尿嘧啶
- 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年2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9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常规新辅助化疗),每组各96例。两组患者化疗周期均为3周,完成4个化疗周期后行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5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047,P=0.001)。结论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化疗后引起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张绪良周俊伟毛哲玉张书卿王旭东刘训碧柯珂
- 关键词:乳腺癌金龙胶囊新辅助化疗安全性
- 疏肝解毒汤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CHOP化疗方案联合疏肝解毒汤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CHO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解毒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QOL评分及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QOL评分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CD8^+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低、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解毒汤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增强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体力与生存质量,减轻毒副作用。
- 柯珂余云熹
- 关键词:CHOP化疗恶性淋巴瘤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沙利铂组和氟尿嘧啶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氟尿嘧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奥沙利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方案不良反应更轻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柯珂余云熹
- 关键词:胰腺肿瘤药物疗法
- 益气健脾补肾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健脾补肾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生活质量水平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QLQ-C30量表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化疗期间治疗组毒副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期间联用中医益气健脾补肾法治疗可有效提高病情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柯珂张卫巍余云熹
- 关键词:中晚期恶性肿瘤化学疗法生活质量毒副反应
- 散发性乳癌组织BRCA1和BRCA2蛋白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研究散发性乳癌组织中乳癌易感基因1(BRCA1)与BRCA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的乳癌病人的乳癌组织74例,癌旁组织40例,同时选取乳房增生症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标本中BRCA1、BRCA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乳癌组织中BRCA1、BRCA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乳房增生组织、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24.63~27.53,P〈0.05)。乳癌组织中BRCA1、BRCA2蛋白的表达与病人的年龄、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BRCA1、BRCA2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散发性乳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两者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不明显。
- 柯珂张绪良
- 关键词:乳房肿瘤
- siRNA沉默LOX基因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RNAi干扰赖氨酰氧化酶基因(LOX)后对鼻咽癌细胞5-8F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针对LOX基因的RNAi片段,脂质体介导siRNA-LOX-01(siRNA-LOX-01组)和siRNALOX-02(siRNA-LOX-02组)转染5-8F细胞,同时设非特异性干扰片段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转染后各组LOX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MMP9等的表达变化;细胞黏附实验、基底膜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研究LOX基因沉默后对5-8F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LOX-01组和siRNA-LOX-02组LOX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细胞的迁移速率变慢,穿膜细胞数减少,细胞黏附率增加(均P<0.05),E-cadherin的表达增加,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及MMP9的表达减少。结论:干扰LOX能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及MMP9蛋白表达下调有关,LOX有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有效靶点。
- 梁毅费新雄夏林柯珂张梦静
- 关键词:鼻咽癌迁移
-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分析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食道癌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行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行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肿瘤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病情控制率分别为81.08%、95.95%,高于对照组的60.81%、85.14%;观察组肿瘤进展时间和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82±1.21)月、(11.24±2.06)月,对照组为(5.01±1.16)月、(9.78±2.63)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为31.0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食道癌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推迟肿瘤进展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柯珂余云熹
-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晚期食道癌
- 复方皂矾丸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对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晚期食管癌施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CF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皂矾丸1.8 g口服,3次/d。观察周期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期间骨髓抑制情况及生活质量QLQ-C30(V3.0)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均大于0度,且以Ⅰ、Ⅱ度为主,治疗组骨髓抑制Ⅲ、Ⅳ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QLQ-C30(V3.0)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联合应用复方皂矾丸对骨髓抑制有明显保护作用,且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柯珂余云熹余竹金王晓琴
-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复方皂矾丸同步放化疗骨髓抑制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hs-CRP和VEGF的表达及与化疗耐药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化疗耐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A组),化疗敏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者25例(C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入选者的hs-CRP,及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ELISA)法检测VEGF。结果:化疗前A组hs-CRP、VEGF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B组高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缓解后A组和B组hs-CRP、VEGF水平与化疗前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耐药后hs-CRP、VEGF水平与缓解后比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血清中hs-CRP、VEGF水平改变与病情变化有关,可能与化疗耐药有关。
- 柯珂余云熹余竹金张斌王晓琴
-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