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淼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毒害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生长
  • 1篇生殖生长
  • 1篇种间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发芽
  • 1篇茉莉酸
  • 1篇茉莉酸甲酯
  • 1篇镉毒害
  • 1篇镉胁迫
  • 1篇鸢尾
  • 1篇鸢尾属
  • 1篇外源
  • 1篇五倍子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关系
  • 1篇胁迫
  • 1篇抗性

机构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谭淼
  • 2篇余小芳
  • 2篇刘宇婧
  • 1篇潘远智
  • 1篇刘柿良
  • 1篇胡庭兴
  • 1篇胡红玲
  • 1篇姜贝贝
  • 1篇杨珊珊
  • 1篇廖玉华
  • 1篇谭飞
  • 1篇杨亚男
  • 1篇张梦琪
  • 1篇蒋婷
  • 1篇陈玉凤
  • 1篇刘欣悦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草业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五倍子废渣在土壤中分解对玉米生长和结实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不同添加量五倍子(Galla chinensis)加工没食子酸废渣(简称五倍子废渣)在土壤中分解对玉米(Zea mays)生长和结实的影响.实验设置T1(125 g/盆)、T2(250 g/盆)、T3(375 g/盆)、T4(500 g/盆)和T5(625 g/盆)5个添加水平,以不添加废渣为对照(CK),每盆土壤8 kg.出苗后统计发芽率和存活率,每15 d测定株高、地径,出苗30 d后,每15 d测定抗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低剂量五倍子废渣在分解过程中未显著抑制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仅T4-T5处理下发芽率和存活率显著降低;(2)在添加废渣初期(45 d内),各处理对玉米株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随处理剂量增加而增强,到中期(50-75 d)时,高剂量处理(T3-T5)对玉米株高和地径的影响由抑制转为促进;(3)五倍子废渣在土壤中分解显著延长了玉米的抽穗期,且延长程度与处理剂量呈正相关,各处理抽雄分别较CK推迟了3 d、5 d、9 d、10 d和12 d,抽丝分别推迟了4 d、7 d、8 d、13 d和16 d;(4)低剂量处理(T1-T3)玉米穗重、穗籽粒重、出籽率、穗长及其穗籽粒数较CK均不显著,穗长较CK降低0.27-0.7 cm;高剂量(T4-T5)处理对这5项指标的抑制作用明显,相较于CK,穗重减少18.12%和58.01%,穗籽粒重减少21.29%和74.47%,出籽率减少3.74%和53.40%,T5处理穗籽粒数减少66.41%.综上表明,在低剂量(T1、T2和T3)处理下五倍子废渣对玉米的生长影响不显著,而高剂量处理(T4-T5)则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建议在生产实践中,五倍子废渣还田量宜控制在3 000 kg/亩(45 000 kg/hm^2)以下,不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廖玉华胡红玲陈玉凤谭淼谭飞杨珊珊冯虹毓胡庭兴
关键词:五倍子废渣玉米抗性生理生殖生长
镉对波斯菊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外源MeJA的缓解作用被引量:12
2017年
以波斯菊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滤纸床进行发芽实验,探究镉(Cd^(2+))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种子Cd^(2+)胁迫缓解的最佳处理方式与最适浓度,对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胚芽长、鲜重、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波斯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及胚芽长随着Cd^(2+)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波斯菊种子能忍耐<0.6mmol/L的Cd^(2+)处理,但高浓度的Cd^(2+)(≥0.6mmol/L)对波斯菊的发芽指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对单Cd^(2+)处理下的波斯菊种子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MeJA的处理方式表明,MeJA浸种预处理方式的效果优于MeJA与Cd^(2+)同时处理的方式。且1.0μmol/L的外源MeJA浸种预处理的缓解效果最佳,与单Cd^(2+)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波斯菊种子19.3%的发芽率,73.0%的活力指数,幼苗28.1%的鲜重,并降低了植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低浓度的MeJA主要通过提高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清除体内产生的活性氧(ROS),并降低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增强种子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
刘宇婧冯艺玫刘欣悦蒋喻林谭淼蒋天仪余小芳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发芽波斯菊
不同形态氮素对龙葵镉毒害的缓解效应被引量:7
2015年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对龙葵(Solanum nigrum)镉毒害的缓解效应,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形态氮素(NO-3-N[Na NO3]、NH+4-N[(NH4)2SO4]和NH+4-N+NO-3-N[NH4NO3]),对40 mg·kg-1 Cd胁迫下龙葵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0 mg·kg-1 Cd显著抑制了龙葵的生长;外源添加一定浓度的不同形态氮素可显著缓解龙葵的Cd胁迫:NH+4-N对龙葵地上部生物量的增产效果优于NO-3-N和NH+4-N+NO-3-N;不同浓度NO-3-N的施加显著降低叶片CAT和POD活性,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CAT活性随着添加NH+4-N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POD活性逐渐上升,SOD活性逐渐下降;叶片CAT与SOD活性随着NH+4-N+NO-3-N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至稳定,而POD活性则先升后降;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NH+4-N和NH+4-N+NO-3-N处理下的GR活性降低,添加NO-3-N的则先上升后下降。As A含量和APX活性则较无外源氮素处理的龙葵升高,较低浓度的NO-3-N处理下GSH含量呈现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的趋势。NH+4-N对龙葵镉毒害的缓解效应优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
蒋婷姜贝贝潘远智谭淼张梦琪杨亚男刘柿良
关键词:氮素镉胁迫
基于rbcL序列试论鸢尾属部分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选用叶绿体rbcL基因对鸢尾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以雄黄兰为外类群,对21份鸢尾属材料和GenBank下载的共49条序列采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鸢尾属的分类系统。针对有争议的物种,聚类结果表明:马蔺与白花马蔺关系较远;扁竹兰和蝴蝶花亲缘关系较扇形鸢尾近;细锐果鸢尾和锐果鸢尾亲缘关系近,大锐果鸢尾较之远;四川鸢尾和薄叶鸢尾聚类近;西伯利亚鸢尾系内物种间聚类复杂,亲缘关系不清楚。
蒋喻林刘宇婧冯艺玫谭淼蒋天仪余小芳
关键词:鸢尾属RBCL序列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