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毅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小儿肝炎颗粒多成分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建立小儿肝炎颗粒中7种特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绿原酸、滨蒿内酯检测波长为330 nm,栀子苷、大豆苷、盐酸小檗碱检测波长为250 nm,盐酸黄柏碱、黄芩苷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绿原酸、滨蒿内酯、大豆苷、栀子苷、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4.342~86.848、1.361~27.216、2.082~41.644、4.666~93.328、6.025~120.504、1.971~39.420、8.243~164.856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5~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99.2%、99.5%、99.8%、99.5%、99.6%、99.6%(RSD<1.5%,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48 h)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6批小儿肝炎颗粒中7种成分均有检出,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HPLC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小儿肝炎颗粒中绿原酸等7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 熊晓毅王剑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 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生化检验是诊断某些疾病最为基本的检查之一,临床上通过生化检验了解患者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其电解质情况,生化检验不但能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可靠的证据,而且是评估治疗效果和随访检查的有效手段,所以生化检查在临床工作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注重每一个细节,做到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上的质量控制工作。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就我们开展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进行探讨。
- 熊晓毅
- 关键词:生化检验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15日某医院4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血样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并且要求其中的1支运用人工方法来进行溶血,设为观察样,另一份血样置于肝素管,设为对照样。把对照样与观察样放在相同条件下来进行离心处理,并将其控制在室温下1000r/min离10min,分离不溶血血清之后,将其保存于4℃的冰箱中,然后再对其进行统一的检测工作。结果:通过观察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观察样中的K+、ALT、AST、LDH、TC都比对照样中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样中的ALP比对照样中的低,因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导致其出现溶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不仅包括体位因素,同时还包括了体内因素。其中,体外因素主要指的是:血标本由物理因素所遭到各种机械性的破坏与冷冻等,而化学因素则通常是指,血标本与相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接触。
- 熊晓毅
-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
-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1月解放军第988医院焦作院区消化科诊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改良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及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HA、LN、PⅢNP、Ⅳ-C、MDA、IL-6、IL-8水平和XO活性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改良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有关。
- 王剑熊晓毅雷娜高会军
- 关键词:肝硬化复方甘草酸苷片肝纤维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
- 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 目的:观察和分析药物对生化检验指标的结果影响和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将2013年某院全年的临床生化检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因服用药物而使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发生偏差的2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患者在服用何种药物使结果...
- 熊晓毅
- 关键词:药物
- 文献传递
- 高剖宫产率的社会因素调查及降低措施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探讨社会因素对高剖宫产率的影响,进而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提出降低高剖宫产率的建议。
- 熊晓毅冯华
- Semaphorin 7A及其受体在A549细胞转移中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观察SEMA7A及其受体在A549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检测SEMA7A及其受体Plexin C1相互作用对A549细胞转移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SEMA7A及其受体Plexin C1在A549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泡上皮细胞;SEMA7A增加了肿瘤细胞转移关键因子CCR-7、MMP-2及MMP-9的表达,但当SEMA7A及其受体Plexin C1沉默表达后,CCR-7、MMP-2及MMP-9的表达出现下降,同时A549细胞转移受到明显抑制。结论SEMA7A及其受体Plexin C1相互作用促进了A549细胞的转移。
- 闫雪崔蕊崔蕊张敏龙
- 关键词:A549细胞
- 乙酰化白藜芦醇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中微循环修复作用机制探究
- 2021年
-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微循环的变化,探讨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乙酰化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和白藜芦醇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气管内滴注LPS(5 mg/kg)的方法制作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病理变化、肺组织湿/干重比值,用伊文思蓝法检测肺微血管通透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骨架重构相关蛋白FAK、cofilin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细胞间隙改变情况。结果 LPS干预4 h后,大鼠肺部损伤明显,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增高,肺湿/干重比值及通透性明显增加,FAK-cofilin通路明显激活,肺微血管内皮单层细胞间隙明显增加;乙酰化白藜芦醇预处理显著减轻了LPS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减少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并且抑制了FAK-cofilin通路的激活及肺微血管内皮单层细胞间隙的增加。结论肺微循环的改变参与了LPS诱导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乙酰化白藜芦醇能够通过抑制FAK-cofilin通路减轻肺损伤。
- 闫雪崔蕊熊晓毅张敏龙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脂多糖类微循环
-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 2020年
-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主要教学目标是根据护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中高职护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实现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探索与革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为高校护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保障,实现学生就业率稳步上升。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展开调查分析,寻找目前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问题实际,提出高职护理专业体系革新策略,以供参考。
- 熊晓毅
- 关键词:护理专业就业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