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军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颅内
  • 3篇动脉瘤
  • 2篇动脉闭塞
  • 2篇动脉溶栓
  • 2篇中动脉
  • 2篇中动脉闭塞
  • 2篇溶栓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夹闭
  • 2篇内压
  • 2篇颅脑
  • 2篇颅内压
  • 2篇急性
  • 2篇急性大脑中动...
  • 2篇夹闭
  • 2篇大脑
  • 2篇大脑中动脉
  • 2篇大脑中动脉闭...
  • 1篇动脉瘤诊断

机构

  • 8篇泰州市第二人...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8篇刘大军
  • 5篇丁绪元
  • 5篇钱中琪
  • 4篇李粉根
  • 2篇申杰
  • 2篇杨少峰
  • 1篇吴旻
  • 1篇苏爱芹
  • 1篇陈筛扣
  • 1篇王宝华
  • 1篇王忠明
  • 1篇邓华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华中青年神...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初诊并进入绿色通道的急性MCA闭塞病例资料。行急诊头颅CTA或MRA检查,证实MCA闭塞后,经DSA评估,将微导管超选至闭塞部位,以尿激酶溶栓后血管未开通,立即在全身肝素化后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比较入院时,治疗后1、7、14 d,以及出院时NIHSS评分。结果 MCA闭塞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8例;合并出血3例。病人临床症状改善18例,死亡2例。入院时与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0.79±5.84和7.26±5.6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救治急性MCA闭塞,能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方法安全且有效。
李粉根刘大军那士杰周银才丁绪元申杰王宝华钱中琪杨咏波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重型颅脑外伤(S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SCT病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实施标准SLTC手术,研究组35例实施改良标准SLTC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结局,术后1 d和5 d颅内压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GOS良好率71.43%高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92,P<0.05)。研究组术后1、5 d颅内压水平分别为(24.10±2.45)mmHg、(11.25±1.34)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46±2.58)mmHg、(14.03±1.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8、8.208,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6,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的情况紧急,可采取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有效降低颅内压水平,减少多种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钱中琪丁绪元杨少峰刘大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并发症
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经手术证实为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并分析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结果 1手术病理分析证实56例患者均为阳性,并且共发现动脉瘤62个。2CTA确诊病例54例,动脉瘤个数60个,诊断准确率为96.77%;DSA确诊病例54例,肿瘤数59个,诊断准确率为95.16%。结论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并无明显差异,但是该方法对动脉瘤解剖结构以及动脉瘤周围解剖信息的诊断情况明显优于DSA。因此,CTA可以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筛扣王忠明苏爱芹刘大军
关键词:CTADSA
颅内压监测在颅内血肿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病人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探讨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内血肿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3例颅内血肿手术病人,进行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侧,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23...
丁绪元刘大军钱中琪
关键词:颅内压变化动态监测
文献传递
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体会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对临床初诊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闭塞并系责任血管后,取尿激酶50万IU稀释在50 ml生理盐水中,先在1 min内推注10万IU,再按1万IU/min泵入,每10 min造影一次。50 min泵完尿激酶,对再通者,停止溶栓;不全开通者再追加20万IU尿激酶;若血管还未开通或开通不理想,改用微导丝对血栓或栓子进行机械碎栓。结果采用选择性动脉溶栓与机械碎栓相结合的治疗方法,12例完全再通,8例部分再通,1例溶栓后再闭塞。2例血管完全开通后合并出血。16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2例出现新的脑梗死灶。结论对于基层医院,采取选择性动脉溶栓和机械碎栓结合的方法救治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疗效满意。
李粉根刘大军吴旻
关键词:急性大脑中动脉动脉溶栓
氢化可的松治疗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颅脑损伤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较常见的是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其中CSWS是影响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颅脑损伤后CSWS病例,并评估氢化可的松对CSWS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丁绪元刘大军钱中琪李粉根邓华申杰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性盐耗综合征
血管内治疗与手术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比较: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与手术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对血管内治疗组与手术夹闭组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转归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220例患者,年龄(55.1±11.8)岁.血管内治疗组117例,手术夹闭组103例,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26.2% 对19.6%;χ2=1.340,P=0.247)、院内病死率(6.0% 对4.9%;χ2=0.135,P=0.713)和出院时转归良好率(85.5% 对81.6%;χ2=0.614,P=0.4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OR)1.072,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5~1.124;P〈0.001]、吸烟(OR 6.325,95%CI 2.367~16.901;P〈0.001)和高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OR 5.218,95%CI 1.881~14.449;P〈0.001)与出院时临床转归不良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155个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组81个,手术夹闭组74个)得到了影像学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14.3±6.9)个月(范围6~36个月);20个动脉瘤(12.9%)复发,血管内治疗组复发率与手术夹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3% 对8.1%;χ2=2.900,P=0.089).188例(血管内治疗组95例,手术夹闭组93例)得到了临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15.5±6.8)个月(范围6~36个月),血管内治疗组转归良好率与手术夹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8% 对90.3%;χ2=2.182,P=0.140).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OR 4.872,95%CI 1.719~13.872;P〈0.001)和高WFNS分级(OR 3.512,95%CI 1.446~8.583;P〈0.001)是远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血管内治疗相当.年龄、吸烟和WFNS分级是影响患者转归的重要因素.
刘大军李粉根江夕庆
关键词:动脉瘤治疗性神经外科手术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及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前循环动脉瘤(ACA)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筛选2015年1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58例ACA病例并随机分组,A组实施早期显微开颅术夹闭瘤颈治疗,B组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GOS、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2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存活患者NIHSS、ADL评分。结果 A组患者GOS良好率96.67%高于B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B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7,P<0.05)。手术前,两组存活者NIHSS、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个月,A组NIHSS、ADL评分(14.15±4.23)分、(68.24±6.5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NIHSS、ADL评分分别为(20.34±5.56)分、(57.45±5.8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9、6.126,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效果好,相较于血管内介入栓塞来说,短期预后更好,更能减少多种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钱中琪丁绪元杨少峰刘大军
关键词:早期显微手术前循环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