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诚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吸入福莫特罗粉治疗,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EV)、白天哮喘症状评分和晚上憋醒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白天症状评分和晚上憋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EV显著高于对照组,白天哮喘症状评分和晚上憋醒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均能治疗支气管哮喘,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的疗效更明显。
- 成诚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 lncRNA MEG8通过调控miR-367-3p/PTEN介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8通过调控miR-367-3p/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介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16HBE细胞和COPD组织lncRNA MEG8表达水平;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刺激后的16HBE细胞中过表达lncRNA MEG8及加入miR-367-3p inhibitor后同时敲减lncRNA MEG8或PTEN,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lncRNA MEG8、miR-367-3p、PTEN的靶向关系进行验证。结果 MEG8在CSE刺激的16HBE细胞和COPD临床组织样本中表达降低(P<0.05)。相比于CSE组,过表达MEG8后CSE刺激的16HBE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0.05),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EG8可靶向抑制miR-367-3p(P<0.05),同时miR-367-3p可靶向抑制PTEN的表达(P<0.05),进而抑制CSE刺激的16HBE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P<0.05)。在CSE刺激下,相较于Control组,加入miR-367-3p inhibitor可显著上调16HBE细胞中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强细胞增殖活性(P<0.05),减少细胞凋亡(P<0.05),显著下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P<0.05),随后敲降MEG8或PTEN可恢复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抑制细胞增殖活性(P<0.05),逆转miR-367-3p inhibitor导致的细胞凋亡(P<0.05)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P<0.05),增强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MEG8通过调控miR-367-3p/PTEN轴抑制CSE刺激的16HBE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并可能为临床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王熠成诚黄飞童国强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因子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进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7 d后评价患者效果,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感染症状改善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7 d后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用药7 d后IL-8、TNF-α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恶心呕吐、肝肾异常及头晕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随访1、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能缩短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成诚潘玲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鲍氏不动杆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Nomogram模型预测
- 2024年
-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PI)的危险因素分析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I将其分为非PI组(n=106)与PI组(n=72)。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COPD发生PI的预测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COPD发生PI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校正曲线对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通过决策曲线对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PI组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抗生素种类多、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多、低蛋白血症比例及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均较非PI组明显升高(P<0.05)。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4、0.7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 d、8 d。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呼吸衰竭、抗生素种类≥2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低蛋白血症均可作为COPD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预测COPD发生PI的C-index为0.855(95%CI:0.825~0.884),校准曲线趋于理想曲线。预测阈值>0.15,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且临床净收益均高于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基于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呼吸衰竭、抗生素种类≥2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低蛋白血症构建了COPD发生PI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
- 成诚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