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晓露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受体
  • 1篇多巴胺受体激...
  • 1篇血尿酸
  • 1篇血性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 1篇异基因
  • 1篇再灌注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郑晓露
  • 3篇潘思培
  • 3篇郦铮铮
  • 3篇张楠
  • 2篇陈为安
  • 2篇陈晓丽
  • 1篇丛文杰
  • 1篇张扬
  • 1篇李波
  • 1篇陈志博
  • 1篇胡章勇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关键基因及通路的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人基因芯片数据,寻找差异基因及其关键通路。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高通量基因芯片数据库筛选出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芯片。采用GO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基因簇和通路,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出15个差异基因及7个关键节点蛋白。经差异基因分析后,发现神经丝、网格蛋白包被组装及多巴胺受体信号通路富集程度最高。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帕金森病的遗传学背景,在基因层面为帕金森病的诊断学标志与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璐茜陈志博郑晓露张扬
关键词:帕金森病差异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与血浆多巴胺、5-羟色胺及HAM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6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与血浆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7例、脑卒中无抑郁患者55例,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各组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胫后神经SSR潜伏期与波幅、血浆DA、5-HT水平以及HAMD评分,以及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组患者的上、下肢SSR潜伏期、波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上、下肢SSR潜伏期均显著高于脑卒中后无抑郁组(均P<0.05);脑卒中后无抑郁组患者的上肢SSR潜伏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上、下肢SSR波幅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脑卒中后抑郁组血浆DA、5-HT水平显著低于脑卒中无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均P<0.05)。脑卒中后抑郁组HAMD评分与上、下肢SSR潜伏期呈正相关(均P<0.05),与DA、5-HT呈负相关(均P<0.05)。脑卒中后抑郁组上、下肢SSR潜伏期与血浆DA、5-HT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正常对照组上肢SSR潜伏期与血浆DA、5-HT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下肢SSR潜伏期与血浆DA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SSR、血浆DA、5-HTshui进行检测并将其和HAMD评分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为严谨、准确地判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可靠的诊断依据提供给临床。
郦铮铮丛文杰郑晓露张楠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交感神经皮肤反应5-羟色胺
停用金刚烷胺致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特指继发于帕金森病药物快速撤药后,机体出现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特征性反应,包括精神行为异常、肌强直和自主功能紊乱.多巴胺能药物(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的骤减、骤停或药物间快速更换,甚至无直接多巴胺能活性的药物如金刚烷胺和托卡朋等减量均可引起该综合征[1-3].
郑晓露陈晓丽李波陈为安
关键词:帕金森病金刚烷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精神行为异常病药物左旋多巴
香叶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索香叶木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CI/R组、尼莫地平组[6 mg/(kg·h)]、香叶木素(0.25 mg/kg)、香叶木素(0.5 mg/kg)、香叶木素(1 mg/kg)。采用线栓法制备CI/R损伤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损伤、细胞凋亡的变化,检测不同组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SOD、MDA、炎症因子以及CysLT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升高,脑组织损伤加剧,SOD活性降低、MDA活性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caspase 9的表达量增多,炎症因子IL-1β、TNF-α以及CysLTs含量升高。相对于CI/R组,不同剂量的香叶木素处理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上述指标都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香叶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凋亡以及抗炎症有关。
张楠祁晓媛潘思培郑晓露郦铮铮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脑肌病临床与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背景线粒体脑肌病影像学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尚缺乏针对该病疾病进展中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的研究。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尤其是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颅脑CT及MRI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2015年确诊的9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共19次发作时的临床特点及颅脑影像学表现,动态观察病情演变过程中相应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5例确诊为MELAS综合征。9例患者以年轻男性(6例)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痫性发作、脑卒中样发作、认知功能减退、头痛或头晕、听力或视力下降、明显肌肉萎缩。9例患者共计23个病灶累及大脑各脑叶,颅脑CT检查显示病灶部位呈低密度改变,MRI检查显示病灶部位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初期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脑回部位DWI高信号ADC低信号,邻近皮质下出现云絮状高信号改变并持续存在,脑回部位DWI信号随时间缓慢减低,而ADC随之升高;病程中部分组织坏死,出现邻近脑室扩大或脑沟增宽、蜂窝状液化等不可逆改变。4例CT检查显示双侧基底核区高密度影(铁沉积/钙化)。结论线粒体脑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皮质受累为主,颅脑CT检查可发现铁沉积/钙化,而颅脑MRI检查中病灶部位DWI和ADC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动态反映线粒体脑肌病的疾病演变特点。
郑晓露陈晓丽陈为安潘思培胡章勇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脑萎缩铁沉积
血尿酸、MMP-3水平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血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型脑卒中疗效的相关性,并评估血清各项指标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1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的8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A组(基本治愈)、B组(显效)、C组(有效)和D组(无效)。检测并比较各组血尿酸、MMP-3、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析血清各项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各指标用于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血尿酸、MMP-3、Hcy水平D组>C组>B组>A组(P<0.05);IL-10水平D组
张楠郦铮铮潘思培郑晓露祁晓媛
关键词:血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3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