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人生长激素
  • 2篇生长激素
  • 2篇重组人生长激...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基因
  • 2篇基因重组
  • 2篇基因重组人生...
  • 2篇激素
  • 2篇肺炎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侯小霞
  • 4篇贺孝良
  • 2篇娄丹
  • 1篇郭旭伟
  • 1篇卢亚亚
  • 1篇李克伟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包头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维持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17例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9),对照组采用低剂量枸橼酸咖啡因(5 mg·kg^-1·d^-1)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10 mg·kg^-1·d^-1)进行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8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暂停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5%和1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来说,采用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进行维持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也比较高。
侯小霞贺孝良雷云侠苏圆圆
关键词:早产儿
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无创高频通气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选择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干预,观察组行无创高频通气,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通气前两组患儿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通气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在用氧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脱机成功率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通气方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脱机过程中应用,能在减少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脱机的成功率。
侯小霞贺孝良雷云侠苏圆圆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麻杏石甘汤加减和阿奇霉素联合用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6例MPP患儿开展研究,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经阿奇霉素开展治疗)和观察组(除对照组疗法外开展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分别包含5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占比(NEU)、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D4^(+)、CD8^(+)、CD4^(+)/CD8^(+)、CD3^(+)水平,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发热、咳嗽、痰鸣及气喘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咳嗽、痰鸣及气喘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BC、NEU、CRP、PCT等炎症因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NEU、CRP、PCT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3^(+)、CD4^(+)/CD8^(+)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和阿奇霉素联用对MPP患儿疗效理想,能改善其症状,减轻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曲亚男侯小霞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候积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浆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的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血浆D-二聚体(D-D)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RDS患儿60例,其中晚期ARDS患儿28例(晚期ARDS组),早期ARDS患儿32例(早期ARDS组),另选取同期健康足月儿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7天及血浆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及患儿治疗后存活情况。结果晚期ARDS组患儿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早期ARDS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ARDS组患儿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成正相关。两组患儿治疗7天后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后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ARDS组患儿死亡率为21.42%高于早期ARDS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患儿治疗7天后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较高于存活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患儿血浆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成正相关,其对判断病情的变化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贺孝良侯小霞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二聚体降钙素原
儿童特发性矮身材临床相关因素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特发性矮身材(ISS)儿童临床相关因素;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I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自拟"ISS儿童相关因素调查表"回顾性调查该院近4年诊治的ISS患儿144例,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接受r-h GH治疗者67例,剂量为0.15 U/(kg·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测定身高、体重等,每6个月测定骨龄。结果 144例ISS中农村儿童占43.75%;入眠时间在23∶30之后的占47.22%;挑食、偏食的占54.86%;每天运动<30 min的占61.11%;ISS儿童接受r-h GH治疗后身高及生长速率(GV)较治疗前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5、χ2=157.392,P值均<0.05);体重及骨龄未见明显快速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311、F=0.257,P值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ISS与居住地、入眠时间、不良饮食习惯及运动量等因素相关;r-h GH治疗ISS安全有效。
娄丹侯小霞李克伟卢亚亚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疗效
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身材的促生长疗效与血清IGF-1、IGFBP-3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特发性矮身材(ISS)儿童的促生长疗效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关系。方法 50例ISS儿童给予国产r-h GH治疗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的每3个月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糖、甲状腺功能、IGF-1及IGFBP-3等,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6个月及12个月测定骨龄。结果治疗后的身高、生长速率(GV)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骨龄与年龄之比(BA/CA)在治疗后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3个月的IGF-1、IGFBP-3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GF-1、IGFBP-3与治疗后每3个月的GV增加量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每3个月IGF-1、IGFBP-3增加量与同期GV增加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r-h GH治疗ISS儿童总体安全有效,IGF-1及IGFBP-3对预测r-h GH治疗ISS的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侯小霞娄丹乔召华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01月本院收治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患儿100例,根据咽拭子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可分为甲型流感组74例,乙型流感组26例。比较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患儿经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甲型流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乙型流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甲型流感组的TNF-α、IL-6、CRP降低水平显著高于乙型流感组的水平(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乙型流行性感冒患儿,可能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崔娜娜郭旭伟侯小霞
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流行性感冒炎性因子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雾化止咳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临床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P=0.003);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侯小霞贺孝良雷云侠苏圆圆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小儿支气管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