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润泽

作品数:11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政治
  • 3篇话语
  • 3篇翻译
  • 2篇译学
  • 2篇英译
  • 2篇英译研究
  • 2篇政治术语
  • 2篇知识
  • 2篇中国梦
  • 2篇中国学派
  • 2篇话语传播
  • 2篇访谈
  • 2篇访谈录
  • 2篇概念史
  • 1篇导体
  • 1篇电极
  • 1篇调谐
  • 1篇对等
  • 1篇学派
  • 1篇学术话语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11篇刘润泽
  • 6篇魏向清
  • 2篇冯志伟
  • 2篇殷健
  • 1篇冯雪红
  • 1篇陶李春
  • 1篇丁洁
  • 1篇刘凯

传媒

  • 3篇中国翻译
  • 2篇中国外语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术语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被引量:4
2016年
中国译学建设一直备受关注,翻译学界对如何建构中国译学理论体系及其话语权等问题有多元解答,但学界尚未从事基于西方译学及其理论对我国译学建设影响的研究。鉴于此,笔者借助NUTERM汉英术语数据库中的语料,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译学研究期刊论文中的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及问题,尝试从术语这一理论话语的基础层面来探究西方译学研究对中国当代译学的作用与影响,以期对大变局下进一步思考中国译学建设,尤其是话语体系建构的根本任务有所裨益。
陶李春魏向清刘润泽
“中国梦”英译研究再思考——兼论政治术语翻译的概念史研究方法被引量:23
2015年
作为当代中国政治话语的显著标记,"中国梦"凸显了政治术语所具有的观念性和社会性特征。这种术语概念类型的特殊性对于"中国梦"的译介具有重要影响。但在现有的"中国梦"英译研究中,这一点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利用。本文所借鉴的概念史研究方法是以社会政治概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德国史学研究范式。它能够从历时衍化和共时比较的双重维度对"中国梦"概念认知的复杂性做更全面的描述,从而有利于对该术语跨语传播与接受的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这种基于历史文本语境对政治概念进行深度解读的研究方法对于其他政治术语的翻译研究亦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参考价值,从而对于当代中国政治话语的建构和跨语传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润泽魏向清
关键词:概念史
“中国梦”英译研究 ——概念史视角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梦"跻身成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术语。相应地,如何在跨语活动中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其政治和文化内涵尤为重要。语料显示,"中国梦"现有的主要译文为Chinese Dream,China 以及China...
刘润泽
关键词:概念史政治术语
文献传递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中国学派”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探索——冯志伟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7
2018年
当下,知识传播的"全球化"已然成为显著的时代标志,术语的跨语应用也随之成为新常态。这其中,术语翻译实践不可或缺。对于语言文化异质性鲜明且影响力势差显著的语言群落而言,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术语翻译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工具,更是构建话语体系与彰显文化身份的有效路径。历史上,在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知识交互过程中,这样的术语翻译与传播实例不胜枚举。如今,立足国际视野,从中国本土实践出发,开展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将始终是中国学术话语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也将成为拓展和深化国际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内容。而这方面的研究创新则有赖于不同地域或国别术语工作的实践基础,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2017年"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NUTerm 2017)正是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大会期间,我们就相关话题与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冯志伟先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冯志伟先生基于中国术语工作及相关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就,倡导术语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中国学派",并指出中国的术语工作实践源远流长,这是"中国学派"得以建构的现实基础,而跨语性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线索,也是"中国学派"的典型实践特征。与此同时,如何基于术语与翻译的实践同一性与学理互补性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索,是"中国学派"得以立足的关键。
殷健殷健刘润泽
基于重构等效啁啾技术的可控相移三电极激光器研究
随着光纤通信网络的持续发展,传输容量和传输速度的需求迅速增加。这就使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技术大量应用在光通信中。如果在DWDM系统中继续使...
刘润泽
关键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三电极
文献传递
中国非遗术语外译的译者规范化实践模式构建被引量:4
2023年
近年来,我国自主的非遗对外译介实践日趋活跃。与此同时,由于非遗译者群体庞杂且素养参差,非遗术语翻译的规范化问题也日益突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非遗对外传播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本研究基于中国世界级非遗项目“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核心术语英译实践,探讨了中国非遗对外译介中术语翻译规范化实践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要求,并初步构建起中国非遗术语对外译介的译者规范化实践模式,期望为中国非遗术语译者的实践提供规范性指导,助益国家层面的非遗术语译名规范化审定工作。
冯雪红冯雪红魏向清
关键词:外译译者
政治话语跨文化传播中的“术语滤网”效应与术语翻译策略反思——以“一带一路”话语传播为例被引量:23
2019年
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实践过程。其中,作为概念工具和思想基因的核心政治术语翻译尤为关键。借助核心术语的跨语解读来考察相关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不失为有效的路径,同时也会为面向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政治术语翻译策略带来有益的启示。本文通过自建专题语料库考察"一带一路"政治话语在英语媒体中的传播状况时发现,相关核心术语的翻译传播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具有认知修辞本质的"术语滤网"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尝试进一步反思核心政治术语的跨语应用制约机制,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研究提供术语学向度的参考与借鉴。
时闻刘润泽魏向清
关键词:政治话语跨文化传播
“对等”术语的谱系化发展与中国当代译学知识体系建构——兼谈术语翻译的知识传播与理论生发功能被引量:11
2015年
在西方译论中,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最早被介绍到我国,且影响最为深远。经过30多年的跨语应用,奈达译论的核心术语"对等"及其概念的谱系化发展特征凸显,成为中国当代译学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思想模因。本文从历时和比较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当代译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现代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知识图谱,并结合文献关键词的类型特征研究,较为全面直观地描述了奈达的"对等"术语在中国当代译学语境中的谱系化发展特征,并借之探讨术语翻译的知识传播与理论生发功能,旨在对中国译学理论未来发展及其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刘润泽魏向清赵文菁
关键词:术语翻译
生态译学话语构建的术语批评路径及其反思——知识生产与话语传播被引量:8
2017年
生态译学的理论构建实际上是中国译学话语实践中的一次创新尝试。对生态译学话语进行批评性研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态译学知识体系现阶段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局限性,从而有利于其理论话语体系构建实践的深化,而且同时还能为中国当代译学话语乃至人文社科学术话语的整体构建提供方法上的思考。术语作为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单位,在知识生产和话语传播过程中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鉴于此,本文尝试基于生态译学术语建构生态译学话语批评路径,一方面对生态译学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性描写与解读,另一方面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以及话语分析工具WordSmith Tools就生态译学话语传播现状作具体分析。由这一术语批评路径引起的反思是,在中国当代译学话语乃至中国当代人文社科学术话语的深度构建过程中,术语及其体系是实现理论知识具体化、话语结构双轨化以及话语表征双语化的关键。
刘润泽魏向清
关键词:学术话语
中国特色术语库标准化构建的创新实践与方法论意义被引量:13
2019年
我国术语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已走过30年历程,相关标准研制实践深受西方影响,往往遵循普通术语学基础原理。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实践过程中,中国特色术语库应运而生,构建实践方兴未艾,而以往国际术语库通用标准原则与方法存在一定的适用局限性。这给我国新时代术语管理标准化工作实践带来了新挑战,也为术语管理标准工作"中国化"理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中国特色术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项目数据加工标准研制实践,就中国特色术语库标准化工作的实践逻辑与理论创新展开思考,旨在面向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所需的知识服务,探索中国特色术语库对外翻译标准化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刘润泽丁洁丁洁
关键词:方法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