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颖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建设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1
- 2021年
-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11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有效沟通的缺失、难以忍受的处境、失控的情绪和矛盾的自我观。结论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在心理关怀、心理成长及自我情绪调节方面存在诸多需求与困扰,临床护理人员需结合其心理感受提供临床心理护理,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 叶铭惠胡颖颖何春雷董超群杨晔琴卢中秋
- 关键词:服毒青少年心理体验自杀护理
- 毒蕈群体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被引量:3
- 2017年
- 总结16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护理要点为快速分诊,及时清除毒物,及时有效地监护与护理,予以血液净化治疗,做好不同毒蕈中毒类型的护理和心理护理。16例患者经急救及护理,10例治愈出院,6例死亡。
- 胡颖颖何春雷支绍册吴斌赵光举吴一旭陈潇荣卢中秋
- 关键词:毒蕈中毒急救护理
- 认知行为疗法对服毒自杀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服毒自杀患者焦虑、自杀态度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服毒自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入院均迅速采用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希望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杀态度、希望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服毒自杀患者的焦虑程度及自杀态度,提高希望指数。
- 胡颖颖叶铭惠王欣璐董超群卢中秋
- 关键词:服毒自杀认知行为疗法自杀态度急救护理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疲乏、疼痛及生活质量的纵向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调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疲乏、疼痛和生活质量情况,并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疲乏量表、简明疼痛量表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对127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入组时,入组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患者疲乏得分分别为2.20、2.46、2.20和2.80,疼痛得分为1.66、1.87、1.95和2.10,生活质量得分为90.58、90.23、89.22和88.88,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方式、体力状态评分、疲乏、疼痛和年龄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随着病程的进行,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疲乏和疼痛程度逐步加重,生活质量逐步下降。护理人员应早期关注及识别患者生活质量的受损情况,早期护理介入。
- 李萍吴春燕金珍珍胡颖颖李海燕卢中秋
- 关键词:去势治疗生活质量疲乏疼痛多西他赛
- 二维码学习平台在EICU护士医疗仪器学习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二维码学习平台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护士医疗仪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8年2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EICU 4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培训基础上,采用二维码学习平台对其进行医疗仪器使用培训,比较培训前、培训3个月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采用二维码学习效果评价表评价培训的效果。结果49名(100.00%)护士认为二维码学习平台获得知识及时、高效。培训后EICU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维码构建医疗仪器学习平台,提高了EICU护士知识获取及时性、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医疗仪器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值得推广应用。
- 何春雷薛黎明胡颖颖林碎钗卢中秋
- 关键词:护士医疗仪器
- “互联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目前中毒急救体系中的痛点和难点,将“互联网+”应用模式与AOPP急救流程相结合,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通院前院内协作流程,实现绿色通道的前移。通过移动应用和二维码技术,实现绿色通道的精细化管理,支撑数据驱动的临床质量持续改进。通过“互联网+”中毒急救管理实践,中毒中心的急救效率和关键质量指标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 项俊之吴莉娜王珊珊贾晓晓胡颖颖林碎钗何春雷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医疗服务信息技术
- 老年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和临床观察要点,以提高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7例老年急性中毒患者进行分析,对中毒患者采取催吐、洗胃、灌肠等抢救措施,做好全面的病情变化观察和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气道管理、药物及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结果 37例急性中毒老年患者经过精心救护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后,治愈3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对老年中毒患者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及对其病情作全面了解,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才能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 何春雷胡颖颖吴秀静林碎钗徐晓微赵光举卢中秋
- 关键词:中毒老年人急救护理
- EICU患者院内转运潜在危险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EICU患者院内转运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管理对策。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EICU院内转运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分析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在这180例患者中院内转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26例,发生率为14.44%。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与患者的原发病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其中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中并发症发病率最高,分别为27.46%和21.63%。结论:EICU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对这些隐患的防范管理措施,切实提高转运的安全性,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
- 高仁爱倪娟娟何春雷胡颖颖林碎钗
- 关键词:院内转运
- 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例、1例、2例、(95.01±4.01)分,对照组分别为15例、8例、11例、(84.97±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3.981、4.037、t=9.237,均P<0.05)。观察组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分别为(37.14±4.13)分、(18.76±3.02)分、(28.23±3.13)分、(23.65±2.65)分,对照组分别为(22.05±2.06)分、(13.13±1.21)分、(21.05±1.45)分、(18.11±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87、14.398、10.378、11.084,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33.54±6.25)pg/mL、(28.87±3.21)pg/mL,对照组分别为(78.54±11.03)pg/mL、(44.76±6.1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2、5.318,均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提升患者舒适程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投诉,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何春雷胡颖颖项俊之丁慧慧林碎钗夏誉
- 关键词:护理
- 颅脑手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和护理对策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颅脑手术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68例颅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采取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感染、抗癫痫、亚低温、降血糖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患者的原发病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68例颅脑手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原发病以颅脑损伤居多为31例,占45.59%.共分离出病原菌127株,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92株(占72.44%)〕;其次是革兰阳性(G+)菌〔19株(占14.96%)〕;真菌〔16株(占12.60%)〕.感染的病原菌中G-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21株(占23.14%),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14.9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0株(占11.49%),铜绿假单胞菌8株(占9.2%);感染的病原菌中G+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5.89%).结论IUC颅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尽早进行预防控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胡颖颖周榆然苏志鹏金明明何春雷赵光举吴斌卢中秋
- 关键词:颅脑手术下呼吸道感染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