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杰

作品数:23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污染
  • 5篇黄河
  • 5篇黄河下游
  • 3篇植被
  • 3篇陕北黄土区
  • 3篇滩区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壤
  • 3篇黄土区
  • 2篇点源
  • 2篇语言处理
  • 2篇源解析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水文
  • 2篇自然语言
  • 2篇自然语言处理
  • 2篇网络
  • 2篇污染负荷
  • 2篇污染物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生态环境部环...
  • 1篇教育部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深圳市治理深...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赵志杰
  • 5篇李振山
  • 2篇秦华鹏
  • 2篇何康茂
  • 2篇江燕
  • 1篇周丰
  • 1篇何羿
  • 1篇赵志杰
  • 1篇张睿
  • 1篇张阳
  • 1篇韩凌
  • 1篇薛安
  • 1篇张成扬
  • 1篇李天宏
  • 1篇姚丽娟
  • 1篇阎育梅
  • 1篇程翔
  • 1篇黄荷
  • 1篇段余杰
  • 1篇杨芳

传媒

  • 1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草业学报
  • 2篇人民黄河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邻避效应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从城市基础设施产生邻避效应的原因出发,分析各种基础设施的规模、性质和空间分布状况对邻避效应的作用性质和影响程度,结合人口的分布状况,以设施的防护距离、影响范围和影响作用面积为主要参数,构建了城市区域邻避指数的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区域总体的邻避效应。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评估邻避效应分布情况,并利用GIS技术得到邻避效应空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海淀区邻避效应空间分异显著,邻避指数总体上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特征,与地区发展规划、邻避设施分布与人口密集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合理的邻避效应评价方法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保设施布局提供指导。
杨芳何羿赵志杰
关键词:基础设施
常州不同城市用地类型地表污染物累积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针对面源污染物在城市复杂的不同下垫面具有不同累积特征的问题,以常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和文教用地等5种用地类别的64个样点地表累积物,测试累积物中总悬浮固体(SS)、氨氮以及全量和溶解态的COD,TP,TN含量,分析不同城市用地的污染物累积特征和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累积强度的季节变化差异,得到如下结果。1)交通用地各污染物的累积强度普遍高于其他功能用地,尤其是SS和全量COD,均值分别为59004.5和11179.7 mg/m2;商业用地上溶解态污染物均高于其他用地;文教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上各污染物的累积强度较低。2)交通用地在2014年10月(秋季)和2015年3月(春季)的累积强度存在显著性季节差异,春季SS累积强度均值比秋季低约7.7%;全量TN和溶解态COD,TN,TP和氨氮的累积强度均值比秋季高约3.3%,49%,85%,61%和200%;居住用地的累积强度则没有季节差异。3)各类用地上颗粒态COD,TP和TN占全量的比例平均达86.5%,85.1%和71.1%,说明污染物主要吸附在颗粒态物质上,颗粒态污染物占大部分。因此,加大城市清扫力度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4)商业用地单位颗粒物中COD和TN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用地,均值分别为532.6和17.5 mg/g。交通用地COD,TP和TN的含量比最低,均值分别为212.2,0.86和2.9 mg/g。
江燕秦华鹏肖鸾慧何康茂赵志杰
关键词:城市面源
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植被与土壤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植被与土壤耦合协调关系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高效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陕北黄土区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阔混交林、乔灌复层林、灌木林和天然草地6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植被和土壤的全面调查与采样分析,建立植被与土壤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表征指标的权重,构建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植被与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影响差异显著,针阔混交林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价最好,乔灌复层林最差。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植被郁闭度、生物量、营养元素含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针阔混交林的植被群落综合评分最高,天然草地最低。土壤环境因子与植被生物量、营养元素及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耦合协调度依次为针阔混交林(0.767)>阔叶纯林(0.661)>天然草地(0.655)>灌木林(0.646)>针叶纯林(0.628)>乔灌复层林(0.234),其中针阔混交林为中级协调同步发展型,阔叶纯林属于初级协调同步发展型,天然草地属于初级协调植被滞后型,灌木林和针叶纯林均处于初级协调土壤滞后型,乔灌复层林则为中度失调土壤损益型。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重建宜种植针阔混交林,还需加强植被抚育和土壤管理,避免配置乔灌复层林。
濮阳雪华王月玲赵志杰黄娟杨宇
关键词:陕北黄土区植被土壤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近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了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在解译和分析研究区1992、2000、2004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区域及各区县结构变化特征、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和引起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2~2000年研究区以盐碱地为主要土地类型,2004~2010年耕地成为主要土地类型;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长迅速,主要由盐碱地和耕地转变;近20年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和海陆边界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北部沿海地区岸线南移,东部沿海地区岸线东移;区域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加.黄河泥沙沉积造陆和海水侵蚀岸线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力,区域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政策影响是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赵志杰张成扬
深圳河河口近10年典型污染物通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根据2008-2017年连续水文观测数据和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LOADEST模型模拟估算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净通量,得到深圳河河口近10年主要污染物通量的变化规律。结合降水和流域内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分析影响污染物通量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2008-2017年深圳河河口断面各污染物入湾净通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总体水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目标要求。2)2008-2017年各污染物净通量的季节性差异逐年变小。3)COD净通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强,说明其污染来源多为非点源;总氮、氨氮和总磷净通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说明其污染来源多为点源。4)污染物净通量与污水处理量明显负相关,说明提高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和污水出水水质有助于河流水质的改善。
喻一宋芳赵志杰秦华鹏段余杰姚丽娟王政君
关键词:污染物通量污水处理
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实时河流水质预测模型被引量:7
2022年
基于高频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利用水质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河流水质的实时预测。应用此模型对广州市白坭河流域的水质参数溶解氧和氨氮进行预测和分析,验证水质模型的效果。根据预测时间的不同,搭建6种水质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溶解氧提前6小时预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氨氮提前24小时内预测的水质模型效果较好。训练较好的模型对溶解氧和氨氮实时水质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3和0.29 mg/L,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1和0.36 mg/L。在95%置信度水平下,预测区间覆盖率分别为96.6%和97%。该模型可以作为水质异常事件的预警,同时可以借助模型对输入项的敏感性分析,进行污染源解析,帮助流域识别污染物主要来源。
张阳冼慧婷赵志杰
关键词:神经网络污染源解析
黄河下游宽河段沿岸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被引量:10
2020年
以2015年11类15 m×15 m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栅格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对比和分析黄河下游宽河段沿岸县域、滩区和滞洪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以及宽河段滩区两侧18个2 km缓冲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特征。结果表明:旱地是沿岸县域范围内的优势景观,其次是农村居民地,两者占沿岸县域总面积的80%以上,水田与其他水域具有一定的规模,而草地规模较小;受人类活动、功能定位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黄河下游宽河段沿岸县域、滩区和滞洪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县域滩外区域分布有斑块规模大且较密集的建设用地,景观破碎度高,斑块形状复杂,东平湖滞洪区景观多样性高,呈现以水域为主体的复合生态景观,其余滞洪区林地和草地规模小,斑块密度低,景观异质性较低,宽滩区内整体景观破碎程度低于滩外区域,游荡段滩区景观多样性较高,建设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宽河段滩区两侧6 km范围内,水田和其他水域规模大,分布密集,城镇用地规模较小,整体景观多样性高且较破碎,6~18 km是过渡区域,距离20 km以上景观格局基本上趋于稳定。
程舒鹏孙煜航姜晗琳赵志杰李振山李振山
关键词:黄河下游土地利用梯度分析
产品舆情环境形象评估方法构建与应用
2022年
按照人们对产品的健康影响、环境污染方面的情感认知,开发用于评估产品环境形象的人工智能方法。基于“舆情环境形象”概念,从健康影响、环境污染、环境风险和情感倾向4个方面建立产品舆情环境形象评估框架,以产品的互联网传播大数据为信息源,人工标注分类语料,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训练验证分类模型。进一步以33种高风险和高污染产品为分析对象,利用从互联网获取的相关新闻、评论或公众言论进行模型分类和环境形象评估,结果表明环境舆情判定模型F值为0.91,产品的环境情感极性均以正面情绪为主,受舆情讨论热点程度影响,舆情数量多的产品情感倾向占比趋于均衡化、舆情数量少的产品情感倾向占比趋于极端化。其中,化妆品、药品的环境健康风险最高,高环境风险产品分别包括凡士林、角鲨烯和咖啡因。
张睿赵志杰赵志杰韩凌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文本情感分析
基于互联网传播文本的地区环境形象评价方法
2022年
基于互联网新闻,明晰“地区环境形象”的概念,划分文体来源、情感极性和环境要素3种环境形象类别,利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手段,开发基于互联网文本信息的地区环境形象评价方法。人工标注环境语料库,对比3种学习算法,最终选取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训练评价模型。方法的分类效果较好,环境要素的微平均值(F1值)在0.8~0.9之间,情感分析的F1值在0.8以上,文体来源的F1值在0.9左右。该方法应用在长三角城市,可实时处理地区热点环境舆情、分析地区环境形象,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段长宇胡裕民赵志杰李晓亮
关键词:环境新闻环境形象自然语言处理环境管理
常州市不同下垫面污染物冲刷特征被引量:14
2018年
为研究城市硬化下垫面降雨径流对污染物的冲刷特征,选取常州市5类典型硬化下垫面,采样监测2015年3—8月期间6场降雨径流及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得到以下结果。1)地面径流污染物EMC均值高于屋面径流;地面径流SS和COD浓度超过水质标准Ⅴ类1.34倍和2.59倍;屋面径流COD和TN浓度超过水质标准Ⅴ类1.8倍和2.6倍。屋面径流中溶解态COD和TN分别占全量的72.78%和57.99%;地面径流溶解态TN占全量的61.59%。2)径流初期污染严重,随着降雨过程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各下垫面污染物初期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地面、沥青地面、铺装地面、平屋面、斜屋面。冲刷过程中,随雨强增大,各下垫面污染物浓度升高,呈波动式变化。各下垫面污染物均有冲刷初期效应,下垫面初期冲刷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平屋面、斜屋面、水泥地面和沥青地面。前期降雨强度越大,污染物初期浓度越大,初期效应越显著。降雨强度为大雨时,SS浓度呈指数型衰减。降雨强度为小雨时,SS浓度先稳定,随着降雨变密集开始逐渐减小。降雨强度为暴雨,但降雨过程集中在中后期时,SS浓度呈先增大随后减小的趋势变化。3)指数冲刷模型对屋面和水泥地面污染物径流冲刷模拟效果较好,斜屋面、平屋面、水泥地面全量污染物冲刷系数分别为0.871,0.765和0.025 mm-1,屋面冲刷强度远大于地面。斜屋面溶解态COD与颗粒态COD冲刷系数相近,冲刷强度大。平屋面、水泥地面的颗粒态COD冲刷系数均大于溶解态COD,颗粒态COD冲刷强度更大。
张香丽赵志杰秦华鹏江燕
关键词:下垫面径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