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 作品数:37 被引量:29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安徽省2011—2017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季节分布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流行的季节性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7年安徽省SFTS发病资料。描述2011—2017年安徽省SFTS发病的时间特征;采用集中度法分析SFTS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并计算集中度M值;采用圆形分布法,通过计算平均角α—,分析SFTS发病的周期性和高峰期。结果2011—2017年,安徽省累计报告SFTS病例1641例,7年发病数分别为67、67、85、239、283、507、393例;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线性趋势χ2=614.29,P<0.001),最低为2011年(0.11/10万),最高为2016年(0.83/10万)。计算得集中度M值为0.522,提示有较强的季节性;采用圆形分布法,首先计算得平均角α—为171.05°(Z=439.66,P<0.001),据此推算出安徽省SFTS的平均发病日期为6月21日,流行期为4月15日至8月27日。结论安徽省SFTS发病有较强的季节分布特征,4~8月份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期,应在此期间加强对FSTS的防控。 刘伯熙 龚磊 宋丹丹 朱梦 朱玉良 吴家兵关键词:集中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季节性 新发传染病 传染病类疾病负担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9年 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BOD)的概念为疾病、残疾和早逝对人群健康损失以及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包括发病、残疾、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经济损失等内容[1],这一概念量化了疾病对人口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自1993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推出以来,疾病负担得到了各国广泛的应用,各国研究机构都有采用这种方法来测量不同类型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2-6]。目前,疾病负担主要被分为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两个方面,因此疾病负担的研究指标也被相应地分为公共卫生指标学和经济学指标两类,一般多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一般健康状况描述指标、寿命和健康损失指标等公共卫生学指标[7-9],多用卫生经济学方法研究经济指标[10-12]。 马婉婉 马婉婉 苏斌 苏斌 吴家兵 龚磊 陈芳 宋丹丹 侯赛 侯赛关键词:疾病负担 安徽省2011-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1-2015年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安徽省医疗机构报告SFTS 57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19%(575/683)。5年间,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多,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趋势=217.56,P〈0.001),但病死率却在下降。实验室诊断病例共330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地区;从3月份开始流行,5~7月为病例报告高峰;男女性别比约为1.14∶1;发病年龄集中在40~74岁年龄组(87.27%),并且报告的死亡病例全部集中在此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7.27%)。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接触死者的血液和分泌物。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报告病例在安徽省分布广泛,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要做好重点地区、高危人群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曹琛 吴家兵 曹明华 陈国平 宋丹丹 王建军关键词:病例报告 流行病学研究 阜阳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变化,为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阜阳市2008~2016年HFMD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用Real-time PCR法对HFMD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2008~2016年阜阳市累计报告HFMD 184 133例,重症1 504例,死亡40例;发病呈双峰分布特点,4~7月为流行主高峰,10~12月为小高峰;年均发病率排在前3位的是颍州区、颍泉区和颍东区;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94. 20%,男女性别比为1. 67∶1,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A71占50. 94%,CV-A16占9. 25%,其他肠道病毒占39. 81%;不同年份优势病原呈现动态变化,其他肠道病毒取代EV-A71成为近两年的优势病原;当EVA71为优势病原时,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比重增加,EV-A71仍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绝对优势病原。结论阜阳市HFMD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地区分布,病原谱不断变化。应加强实验室检测,根据病原构成动态变化对重点县区和人群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马婉婉 马婉婉 吴家兵 孙良 许文波 龚磊 陈芳 史永林 史永林 万俊峰 陈国平 宋丹丹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安庆市13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播媒介蜱虫监测结果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安庆市13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媒介蜱虫监测结果,为制定该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37例SFTS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布旗法捕获游离蜱,查体法捕捉宿主动物体表寄生蜱。结果 2011—2016年间对安庆市137例SFT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死亡病例8例,实验室检测阳性率38.57%;病例首发症状发热99.26%,体温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M(IQR)为39(38.8,39.5)℃;大部分病例有乏力(84.33%)、全身酸痛(62.41%)及畏寒(60.94%)等非特异性症状,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发生率在20%~50%之间,5%~25%的病例有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及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发病至就诊M1天,发病至住院M5天,70.63%的病例首次就诊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平均就诊2.48次以上;74.36%的病例外周血白细胞减少,94.92%的病例血小板降低。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或丘陵(88.32%),39.13%的女性病例2周内有采茶史,发病前2周有蜱虫叮咬史的占13.14%;2017年媒介蜱虫监测安庆地区游离蜱密度29.60只/h·布旗;宿主动物羊群染蜱率为76.92%,寄生蜱密度为3.53只/宿主,蜱种鉴定长角血蜱占98.39%。结论安庆市SFTS病例分布广泛,该地区游离蜱寄生蜱密度较高,长角血蜱为优势蜱种,采茶等野外作业是高危因素。 汪金生 龚磊 李贤相 高伟林 宋丹丹 徐四清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合肥市蜱系统发育分析及安徽省一蜱种新纪录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市蜱类系统发育情况,并对安徽省一新纪录种进行描述。方法选取合肥市长丰县、蜀山区、肥西县作为采样点,采集蜱样进行形态学鉴定后,选取部分样本,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核糖体核糖核酸大亚基(16S rRNA)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测序后进行相似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发现的安徽省硬蜱科一新纪录种进行鉴定。结果长丰县、蜀山区、肥西县3个采样点共采集到18只蜱样,其中长丰县1只,蜀山区11只,肥西县6只。形态学鉴定为褐黄血蜱12只,长角血蜱5只,豪猪血蜱1只。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下载的序列比对显示,本次所获得长角血蜱、褐黄血蜱、豪猪血蜱分别聚于不同分支,长角血蜱与豪猪血蜱亲缘关系较近,与褐黄血蜱亲缘关系较远。采集到的豪猪血蜱为安徽新纪录种。结论初步了解了合肥市蜱类构成,安徽省蜱类新增纪录种为豪猪血蜱。 汪敏 侯银续 章乐生 汪峰峰 马晓荷 宋丹丹 操治国 汪天平关键词:系统发育 新纪录种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法,咨询专家对各指标的评分,根据界值筛选法确定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流感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9±0.09;第二轮,流感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08,新型流感为0.80±0.08。总体指标专家协调系数,第一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30(P<0.001);第二轮,流感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25(P<0.001),新型流感为0.35(P<0.001)。最终确定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共9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新型流感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共8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结论专家权威性和专家协调程度较好,构建的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得到了专家普遍认可,较为科学。 朱梦 龚磊 宋丹丹 马婉婉 陈芳 侯赛 吴家兵关键词:德尔菲法 流行性感冒 指标体系 安徽省马鞍山市蜱携5种病原体的检测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蜱携5种重要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我国既往检出病原体的亲缘关系。方法在马鞍山市周边13个村庄采蜱642只,采用形态学和线粒体COI基因鉴定蜱种。对于土拉弗朗西斯菌检测16S rRNA,巴尔通体检测ssrA,立克次体检测16S rRNA、ompA和ompB,无形体检测16S rRNA和gltA,柯克斯体检测groEL和rpoB。在公共数据平台选取有代表性的序列,与本研究测序获得的基因序列比对,采用MEGA11.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在640只长角血蜱中共有36只蜱检出立克次体,其中20只蜱中检出黑龙江立克次体,16只蜱中检出敬信立克次体,2只蜱中检出牛无形体,186只蜱中检出柯克斯体样内共生体。本研究检出的黑龙江立克次体HY2和安徽省B8菌株聚在一个分支,敬信立克次体QL3和山西、江苏的聚在一个分支,而牛无形体JX4和山西省的聚在一个分支。经分析,还有17只蜱存在合并感染。5种病原体在2只龟形花蜱中均没有检测到。结论本研究首次在安徽省长角血蜱中检出敬信立克次体。对于斑点热立克次体和牛无形体,建议当地卫生部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 杨国栋 杨锟 江良梁 吴铭 洪颖 项可霞 何佳 龚磊 宋丹丹 包名家 李兴洲 秦天 王艳华关键词:立克次体 无形体 长角血蜱 系统进化分析 安徽省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流行特征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COVID-19流行特征,探讨COVID-19流行规律,以期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3月8日―5月31日全省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流行病学史、疫苗接种史、主要临床症状等信息,采用频数和频率、直方图等描述疫情流行特征。采用WPS 202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管理,并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安徽省累计报告本土病例1775例,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占97.30%(1727/1775),无死亡。安徽省共16个市均有病例报告,病例现住址涉及69个县区,县区覆盖率为65.71%。1775例感染者中,最小1月龄,最大88岁,中位年龄38岁;本轮疫情中病例主要通过集中隔离发现(48.79%);病例疫苗接种率高,以灭活疫苗为主。结论本轮疫情发展迅速,人群普遍易感,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奥密克戎潜伏期更短,传染性更强;接种疫苗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可能与疫苗接种率高、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及核酸筛查等措施有关联;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强化人群防控意识,各社区和学校单位需要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周明华 郭倩 龚磊 宋丹丹 吴家兵关键词:疫情防控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暴发调查方法现场收集淮南市某地一起聚集性疫情中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和传播模式。结果本起聚集性疫情共计涉及3例无症状感染者和12例确诊病例,涉及三代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为自武汉务工返回的无症状感染者A,感染方式可能为聚餐时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引起二代病例2例,三代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结论建议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发现和管控,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降低传播风险。 刘志荣 苏斌 吴家兵 李杰 吴前程 樊玲 宋丹丹 马婉婉 侯赛 龚磊关键词:聚集性 现场流行病学 新发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