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 作品数:1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型双岐杆菌对化疗引起的黏膜炎的保护作用
- 目的:探讨婴儿型双岐杆菌对化疗药物引起的肠道黏膜炎的影响.方法:30只体重在160g左右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
- 袁凯涛余红兰冯伟东张展强薛聪龙于淼董文庆余卫宁石汉平
- 关键词:生理机制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肿瘤放化疗患者蛋白质补充
- 目的:探讨肿瘤放化疗患者蛋白质代谢异常特点及蛋白质补充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相关文献、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综述分析.
结果:①肿瘤营养不良主要是由肿瘤对宿主代谢重新编码所导致,而非单纯营养素缺乏.肿瘤患...
- 胡春雷余红兰袁凯涛于淼石汉平
- 关键词: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化学治疗
- 文献传递
- 左上腹脏器广泛切除治疗残胃癌(附1例报告)
- 2022年
- 患者男,53岁,因反复上腹胀痛、恶心呕吐伴发热2周于2020年11月入院。患者19年前因胃癌在本院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和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术后病理为胃印戒细胞癌,肿瘤分期为T1N1M0,术后在外院化疗半年(具体方案不详),规律复查10年,无肿瘤复发。患者一般情况:体质指数23.3 kg/m^(2),上腹部可以触及5 cm×5 cm×5 cm的包块,边界欠清。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电子胃镜检查(图1A):残胃体大弯侧3 cm×4 cm肿物,侵犯至胃肠吻合口。
- 陈锡林于淼宋新明
- 关键词:胃肠吻合术胃体大弯胃印戒细胞癌残胃癌电子胃镜检查胃肠吻合口
- 同化激素在肿瘤患者的应用
-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蛋白同化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其次介绍了苯丙酸诺龙、康力龙、去氢甲睾酮等临床常用同化激素药物的作用与用法。最后,着重阐述了蛋白同化激素在营养不良病人中的应用。临床应用证实蛋白同化激素可增加...
- 于淼余红兰石汉平
- 关键词:肿瘤患者蛋白同化激素药理机制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同化激素在肿瘤患者的应用
- <正>蛋白同化激素(Anabolic hormodes)是指同化类固醇(Anabolic steroids),即由雄激素(Androgens)衍生出的一系列人工合成类固醇化合物,是一类外源性的以蛋白同化作用为主的甾体激素...
- 于淼余红兰石汉平
- KIN增强细胞干性而促进结直肠癌化疗抵抗的研究
- 目的:研究K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K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研究KIN对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探讨KIN促进结直肠癌化疗抵抗的分子机制.
方法:收集74例来自于20...
- 于淼张振伟余红兰薛聪龙袁凯涛缪明永石汉平
-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疗抵抗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膳食摄入n-3脂肪酸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 目的探讨n-3脂肪酸的膳食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章、提取数据及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
- 袁凯涛张展强冯伟东石英英于淼胡春雷余红兰石汉平
- 关键词:N-3脂肪酸膳食脂肪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
- 2015年
- 患者,男,98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1周”于2011年4月11日入院.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可见肠型,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腹部瘢痕,腹软,左下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胆囊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腹部叩诊呈鼓音,胃泡鼓音区存在,肝浊音界正常,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
- 张展强袁凯涛于淼余红兰石汉平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入院查体
- 内脏脂肪切除术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切除术的作用及研究现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内脏脂肪增加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脂肪因子及炎性因子过分泌和全身慢性炎性反应状态,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相关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同时,肥胖和内脏脂肪也可增加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缩短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期,增加复发和死亡风险。内脏脂肪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与其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及炎性因子过分泌和全身慢性炎性反应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内脏脂肪也就成为了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的靶点,直接切除部分内脏脂肪即是方法之一。手术直接切除部分内脏脂肪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因子、炎性因子分泌和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已在动物实验中获得多数研究的认可。但在人体内脏脂肪切除实验中,由于受到解剖和医学伦理的限制,只能切除大网膜,大多数相关研究也未发现类似积极作用。结论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内脏脂肪切除可能对改善糖脂代谢和预防肿瘤发生发挥一定作用,但在人体实验中大网膜切除并没有发现类似改变,可能与脂肪切除量不足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胡春雷余红兰袁凯涛于淼石汉平
- 关键词:内脏脂肪胰岛素抵抗肿瘤
- PG-SGA在肿瘤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
- 目的 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与肿瘤患者负性的临床结局密切相关.患者主观整体评估(The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方法目前被认为是...
- 袁凯涛余红兰冯伟东张展强于淼胡春雷石英英石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