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燕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灌肠,对照组实施传统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灌肠进出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肠道清洁度,单次灌肠时间、术前灌肠次数,灌肠发生出血、腹痛、低体温、肠穿孔等并发症情况,床单位清洁度等。结果观察组进出量准确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肠道清洁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肠道清洁率(80.00%);单次灌肠平均时间、术前灌肠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灌肠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灌肠期间观察组床单位清洁度≥80分占比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结论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灌肠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不易污染床单位。
- 朱红梅诸纪华竺桂芳沈清清王林燕陈青江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
- 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分析
- 目的总结11例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的治疗方法并评价疗效,探讨婴幼儿KM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1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婴...
- 章跃滨刘伟光熊启星钭金法王林燕潘涛
- 文献传递
- 小儿十二指肠阻的病因分析
- 目的探讨小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70例小儿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新生儿组35例(男21例,女14例,男:女1.5:1),平均年龄1...
- 王林燕章跃斌黄寿奖贺敏刘伟光熊启星
- 文献传递
- 小儿原发脾脏肿瘤诊治分析
-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12岁。2例有主诉腹痛,2例无任何症状仅在超声体检时发现脾脏肿块。术前均经超声和CT、MRI等影像学...
- 刘伟光汪晨蔡嘉斌章跃滨王林燕钭金法冯志刚熊启星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环状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总结新生儿环状胰腺的病例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4例新生儿环状胰腺病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出生情况(胎龄、出生体质量)、临床症状、发病时间、产前检查结果、并发畸形、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信息,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14例患儿中,102例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梗阻68例、环状胰腺4例;113例行腹部立位X线摄片检查,提示双泡征76例、单泡征12例、高位肠梗阻5例;10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梗阻102例。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110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例;开腹手术45例,腹腔镜手术69例(术中中转开腹1例)。术后平均禁食时间为(7.8±2.7)d,平均住院时间为(16.9±10.1)d,出现并发症5例。产前检查异常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产前检查无异常组低(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平均禁食时间较开腹手术组缩短(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反复呕吐者需考虑环状胰腺可能。环状胰腺合并畸形率高,产前筛查异常患儿建议常规行胎儿染色体检查。手术为唯一确诊及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可作为有经验医生的首选手术方式。
- 王林燕薛佳金陈益吕成杰黄寿奖钭金法高志刚陈青江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产前诊断的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胎儿出生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2024年
- 目的总结产前诊断的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胎儿出生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产前诊断为十二指肠梗阻且出生后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57例;首次诊断胎龄在15~39周,出生时胎龄为31^(+1)~42周;患儿出生时体重为(2746.9±608.6)g;早产38例;入院时患儿中位年龄为9 h,范围在1 h至21 d。出生后患儿呕吐40例,其中未开奶26例,开奶14例。伴发其他系统畸形80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9例,36例患儿合并2种及2种以上畸形。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证实患儿病理类型,术后记录患儿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患儿并发症情况。结果105例患儿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开腹手术23例,腹腔镜手术80例(中转开腹2例),机器人辅助2例。术中发现病理类型包括环状胰腺78例,十二指肠闭锁15例,十二指肠狭窄10例,肠旋转不良13例,十二指肠前门静脉2例,空肠起始部闭锁1例;其中14例患儿同时存在2处或2处以上梗阻。术后开始进食时间(7.64±3.28)d,术后住院时间(16.66±9.12)d。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1例吻合口漏及1例肠梗阻患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另1例十二指肠远端闭锁及空肠近端Ⅲ型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联合十二指肠成形术后好转。结论产前诊断的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胎儿出生后就诊及治疗时间提前,出生后应禁食及胃肠减压,早期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环状胰腺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通常伴发合并其他系统畸形,产前需重点筛查染色体及心脏。
- 王林燕陈益薛佳金钱云忠钭金法高志刚陈青江
- 关键词:十二指肠梗阻产前诊断腹腔镜手术
- 成肌细胞外泌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索成肌细胞外泌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经体外培养成肌分化,提取成肌细胞外泌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孵育,诱导其向骨骼肌分化,检测成肌分化以及各生长因子分泌变化。结果通过酶消化分离、差速贴壁提取的肌卫星细胞,Pax7表达阳性,增殖、分化后Myogenin、Desmin及Myosin表达阳性,Desmin流式细胞鉴定阳性率为94.5%。超速离心法提取到圆形或椭圆形的成肌细胞外泌体,外形呈杯状,磷钨酸负染;WB检测CD9、CD63、CD81及TSG101表达阳性。GFP标记的外泌体可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摄取。外泌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孵育,3 d后Myogenin表达阳性,6 d后Desmin与Myosin表达阳性。ELASA检测细胞上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Ⅰ)、肝细胞生长因子(hep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成肌细胞外泌体在体外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肌分化,刺激各种生长因子分泌可能是外泌体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之一。
- 陈青江陈肯罗文娟王林燕陈益蔡多特高志刚舒强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成肌细胞骨骼肌
- 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肠重复畸形18例临床分析
- 目的: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肠重复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应用的价值。方法:2010年8月014年4月,应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肠重复畸形18例。年龄5月3岁,男8例,女10例,回盲部重复畸形10例,小肠重复畸形7例,结...
- 张洪波钱云忠王翔王林燕薛佳金陈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