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锋 作品数:5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牡丹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牡丹江市2015—2017年流感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牡丹江市2015-2017年流感监测数据,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感监测项目,采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开展病原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ILI的年龄结构上看,0~4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60岁以上年龄组最低;2015—2017年共采集ILI标本6 315份,共检出阳性标本977份,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5.5%,其中H3型毒株最多,占所有毒株的39.9%,不同菌株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3,P<0.05)。2015、2016年主要为H3型和B型流感毒株交替流行,2015、2016年共检测出8例H1型流感毒株,2017年甲型H1和H3交替成为优势毒株。2015—2017年牡丹江市流感流行趋势基本相同,冬春季为主,夏秋季少发。结论牡丹江市2015—2017年流感疫情总体平稳,冬春季为流感的高发季节,2015—2017年流行毒株变化明显,要继续加大流感防治工作力度,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菌株变异情况。 胡锋 崔新刚关键词:流感 病原学监测 2011-2013年牡丹江市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分布调查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其趋势。方法依据2011-2013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手册,对2011-2013年采集的15类共861份样本进行监测。结果共检出28株沙门氏菌分布于6类食品中,总阳性率为3.09%,以生禽畜肉及熟肉制品污染最为严重,分别为18.18%和10.00%;28株沙门氏菌主要以阿贡纳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5.00%和42.87%,是引起我国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的主要血清型。年份和季度间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牡丹江市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比较严重,应加大市场卫生的监控力度,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的传播流行。 吴双志 刘洋 胡锋 吕昌武 刘凤海 刘磊关键词:沙门氏菌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牡丹江市居民的新发传染病知晓及学习意愿情况调查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居民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及学习意愿情况,为今后制订相关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2020年9月至11月,在牡丹江市不同的行政区、县,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若干个社区。利用问卷星软件,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应用SPSS软件,选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人群愿意知晓新发传染病知识、愿意参与宣教活动和认为宣教活动有作用的分别为66.66%、77.71%和96.27%。人群对新发传染病预防、避险方面知识的学习意愿高于愿意学习疾病特点、危害和自救、互救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新发传染病宣教活动存在公众参与度低问题高于形式单一、不新颖、场馆等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群对新发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典型临床表现和疾病愈后的知晓率分别为80.91%、95.15%和87.10%。不同年龄人群对新发传染病各相关知识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及相关工作者对新发传染病各方面的认知与企事业单位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及相关工作者对新发传染病各方面的认知高于学生,对新发传染病基础知识和疾病愈后的认知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企事业单位人员在新发传染病临床表现和疾病愈后两个方面均高于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疾病愈后知识认知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城市居民对新发传染病基础知识、疾病愈后认知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牡丹江市人群对新发传染病学习意愿和参与积极性较高,但农村居民和较低年龄人群认知略低,对此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策略。 那志敏 崔新刚 宋伟东 赵许成 刘红霞 胡锋 王宏 秦珍珍关键词:新发传染病 知晓 意愿 牡丹江市2013-2014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分析牡丹江市2013-2014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系统收集2013-2014年牡丹江市流感病例资料。对4~9月各医院送检的流感咽试子样品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检测;10月~次年3月咽试子样品采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血凝集抑制试验(HIA)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牡丹江市2013-2014年流感样病例年龄构成以20~59岁组最高,占28.45%;其次为5~14岁组及15~24岁组,分别占25.63%和20.88%;60~岁组最低,仅占5.94%。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 524份,其中新甲型H1N1型61份,占83.56%;甲型H3N2亚型3份,占4.11%;乙型9份,占12.33%。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均在1月达到顶峰。结论牡丹江市2013-2014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主要优势,未来防控重点为新甲型H1N1以外亚型,重点防控人群为5~24岁组的儿童和青少年。 吴双志 刘洋 刘磊 胡锋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牡丹江市2013-2015年流感病原学监测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掌握牡丹江市2013-2015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3-2015年度牡丹江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报告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ILI的年龄结构上看,0~4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60岁以上年龄组最低,但可能与该人群就诊率较低有关,仍应将其视为流感防控的高危人群。2013-2015年牡丹江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采集ILI标本5121份,检出阳性标本200份,阳性检出率为3.91%。2013、2014年新甲型H1N1成为优势菌株;2015年则未检出A(H1)型流感病毒,主要以A(H3)型和B型流感病毒交替出现为主。结论 2013-2015年牡丹江市流感优势菌株在变化,应时刻警惕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掌握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 胡锋 赵亚双 吴双志关键词:流感 病原学监测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