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平

作品数:27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法治
  • 3篇信息不对称
  • 3篇会计
  • 3篇公民
  • 2篇政党
  • 2篇政府
  • 2篇政权
  • 2篇社会
  • 2篇试验区
  • 2篇权利
  • 2篇群体性
  • 2篇群体性事件
  • 2篇维权
  • 2篇县级政权
  • 2篇律师
  • 2篇进路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建设性破坏
  • 2篇个案
  • 2篇公民权

机构

  • 16篇中共福建省委...
  • 5篇福建省委党校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共福州市委...
  • 1篇福建省环保宣...

作者

  • 21篇王利平
  • 1篇陈忠禹
  • 1篇凌邵平
  • 1篇林惠花
  • 1篇郭为桂
  • 1篇凌邵平

传媒

  • 12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福建政法管理...
  • 2篇福建省社会主...
  • 1篇东南学术
  • 1篇福建环境
  • 1篇人民政坛
  • 1篇学习月刊
  • 1篇中国律师和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司法改革的困境与路径被引量:1
2011年
在一个将依法治国确定为自己理想图景的国度里,法院及法官理应成为向社会输送正义的中心,而不是处于社会的边缘,更不应当被边缘化。文章揭示了当前维稳思维下司法改革的困境,通过对法院改革的观察与思考,展望司法改革,以期实现司法公正。
王利平
关键词:司法制度司法公正司法改革
对我国民法时代到来的若干思考
2003年
本文以民法的视点来审视我国的体制改革,从民法在近代社会制度创新中的贡献,进一步认识到民法在当代中国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和当前我国制订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从而指出我国民法时代的到来,并对我国民法时代到来的条件进行分析。
王利平
关键词:民法民法典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会计内控制度构建的若干思考
2002年
自从美国一些全球知名企业,如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相继出现假帐丑闻后,人们重新对现代公司治理问题和会计监督制度体系进行研究。美国最早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了我国公司治理的研究。如何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教训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个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即如何防范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问题(主要是道德风险问题),来考察如何设计会计内控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王利平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不对称内部会计控制
福建自贸区立法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福建迎来了又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当前,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厦门和平潭三个片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全球自贸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看,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要有先进的硬件建设,还需要有良好的软件建设,尤其是以立法为基础的法治建设更为关键。福建省在进行自贸试验区立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王利平
关键词:试验区发展机遇期自由贸易硬件建设
政府维稳与公民维权并不对立被引量:2
2012年
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存在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社会矛盾的凸显;二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这两大特点.使维稳和维权成为执政者必须认真面对和谨慎处理的问题。
王利平
关键词:公民权利意识维权维稳政府社会转型期执政者
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法律思考
2002年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帐 ,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这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本文试图从重新修订后于1999年10月底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建设 ,上市公司造假原因及法律制度缺陷方面探讨如何有效防止企业会计造假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凌邵平王利平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法律思考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以社区环保为个案展开被引量:17
2000年
王利平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社区环保环保组织
律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以人物和事件为线索展开
2009年
律师制度起源古罗马,成熟于近代以来人类追求民主、法治及人权的过程之中。最早在中国提及律师制度的是清政府于1906年编纂的《大清刑事诉讼法》和《大清民事诉讼法》,其后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党政府的立法中,都有关于律师和辩护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1954年的宪法中亦有关于"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因"十年文革",国家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律师制度曾一度被废止。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重回民主法治轨道,倡导以人权保障为目标,律师制度在中国再获发展良机。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章以人物和事件为线索,探讨律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对律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进行思考。
王利平
关键词:律师角色
财政公开:由政府到政党——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被引量:1
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公民依据该条例,通过申请财政信息公开,包括财政预决算编制的公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的公开以及执政党活动经费的公开等,推动政府(党)的财政公开。这对防止权力滥用、遏制权力腐败以及结束党政不分均具有重要作用,将有力地促进政府(党)的活动实现公开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王利平
关键词:信息公开财政公开公民行动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基于法治的视角被引量:5
2008年
文章基于法治的视角,对贵州瓮安事件、重庆万州事件、安徽池州事件等"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进行观察与思考,提出基层县级政权应及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应选择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中心的"法治进路",并予以分析论证。
王利平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县级政权法治进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