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宗良

作品数:22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脂
  • 7篇心病
  • 7篇血症
  • 7篇冠心病
  • 6篇胆固醇
  • 6篇调脂
  • 6篇调脂治疗
  • 6篇脂血症
  • 6篇疗法
  • 6篇高脂
  • 6篇高脂血
  • 6篇高脂血症
  • 6篇固醇
  • 4篇药物疗法
  • 4篇脂蛋白
  • 3篇血管
  • 3篇原发性
  • 3篇脂蛋白胆固醇
  • 3篇肌酸
  • 3篇肌酸激酶

机构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首都钢铁公司...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轻型汽车...
  • 1篇北京北大维信...

作者

  • 22篇陆宗良
  • 7篇徐义枢
  • 4篇陈在嘉
  • 4篇寇文镕
  • 2篇姚康宝
  • 1篇贾云香
  • 1篇吴学思
  • 1篇石湘芸
  • 1篇李海燕
  • 1篇林玉珍
  • 1篇高润霖
  • 1篇潘长玉
  • 1篇陈纪林
  • 1篇张书星
  • 1篇徐琛
  • 1篇杨跃进
  • 1篇顾东风
  • 1篇吴锡桂
  • 1篇薛士文
  • 1篇陶寿淇

传媒

  • 8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第七次全国中...
  • 1篇第七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2
  • 2篇199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脂康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1
1997年
为研究血脂康的降脂作用强度,对10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按血脂水平分层配对随机分组,53例服血脂康,55例服辛伐他丁作为对照。8周末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分别下降23.0%与23.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28.0%与29.5%,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28.1%与29.5%。各自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血脂康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血脂康是与辛伐他丁疗效相似的国产高效血脂调节剂。
寇文怠陆宗良郭静萱李海燕薛士文李海燕吴学思薛士文
关键词:高血脂病药物疗法辛伐他丁
乐瓦停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报道乐瓦停(Lovastatin)对伴有高脂血症的陈旧性心肌梗塞(OMI)、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及肾病综合征(NS)三组患者34例的降血脂疗效。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服安慰剂4周,各组血脂均无明显变化;服乐瓦停4周,各组血脂均有明显改善,继续服药,疗效稳定。服乐瓦停12周,TC降34.1%(P<0.001),LDL-C降43.6%(P<0.001),TC/HDL-C降35.6%(P<0.001),TG降30.8%(P<0.01),OMI组及NIDDM组ApoB都明显下降(P<0.01—0.001),Apo A Ⅰ/Apo B比值都明显上升(P<0.01—0.001);三组Apo A-Ⅰ、HDL-C及NS组的Apo B及Apo A-Ⅰ/Apo B比值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疗程中,乐瓦停与环磷酰胺或雷公藤合用的2例SGPT均明显升高,停药后迅速回降。本文未见其它重要副作用。
陆宗良寇文镕徐义枢孙继良贾云香姚佩心陶萍陈在嘉
关键词:高血脂病胆固醇
调脂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幅”及“达标”意义有限被引量:1
2014年
对调脂治疗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及"达标"意义,有着多种说法.如LDL-C应降得越低越好,或更低一点为好等.具体LDL-C应降到的达标值,在低危人群为<4.14 mmol/L(160 mg/dl),中危人群<3.37 mmol/L(130 mg/dl),高危人群<2.59 mmol/L(100 mg/dl),极高危人群<1.80或2.07 mmol/L(70或80 mg/dl).上述说法均有一定依据,总之,调脂必须达标是现今医学界的主流认识.
陆宗良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调脂治疗LDL-C低危人群医学界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冠状动脉再通的酶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2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0例,其中28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冠造)下进行溶栓治疗或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另有22例接受住院常规治疗。全部病例均系列测定血清肌酸肌酶(CK)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MB-CK)。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再通时血清CK及MB-CK水平骤升,峰值距AMI发病时间提前。MB-CK峰值距AMI发病时间≤14小时,提示与梗塞相关的冠脉再通,其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7.5%;CK峰值距AMI发病时间也可用于判别AMI静脉溶栓后与梗塞相关的冠脉再遁,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比MB-CK稍低。
陆宗良陈在嘉陈在嘉高润霖徐义枢徐义枢高润霖孙继良寇文镕姚康宝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肌酸激酶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
目的:判定在与西方人群相比血清胆固醇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国冠心病患者中,通过血脂康调整血脂能否降低各种冠心病相关事件的危险性,并判定对各种原因死亡的影响.老年亚组判定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通过血脂康长期治疗能否降低各种冠心病事件...
陆宗良
关键词:冠心病大血管并发症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调脂治疗的步骤及合理用药被引量:1
1998年
陆宗良
关键词:降血脂药冠心病药物疗法合理用药
阿托伐他汀长期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1例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的长期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例 16岁女性患者连续服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 2年 ( 2 0~ 80mg/d) ,同时定期复查血脂及安全指标。 结果 :TC降低了 2 7.4% ,LDL C降低了 2 8.9% ,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长期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有效。
陆宗良杜保民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8
1997年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91例,每例服血脂康胶囊4粒/天;第2组30例,每例服绞股兰6片/天,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在血脂康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2.8%(P<0.001),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HDL-C〕的比值分别下降23.7%、30.3%、31.2%及31.6%(P均<0.001)。在绞股兰组,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变。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方面,血脂康明显优于绞股兰(P<0.001)。在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血脂康虽优于绞股兰,但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血脂康组中原有慢性胃炎的1例服药后胃痛加重而退出治疗,其余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而易于耐受的血脂调节药。
陆宗良邱宗英刘苏杜国华孙继良贾云香贾云香陈在嘉徐义枢
关键词:高脂血症药物疗法
普拉固及脂康平治疗高脂血症89例被引量:5
1997年
高脂血症89例随机按2∶1分成二组,一组57例,每日晚餐后服普拉固10mg;另一组32例,每日晚餐后服脂康平0.4g,疗程均为8周。与服药前比,服普拉固8周后,血清TC、TG及(TC-HDLC)/HDLC分别下降14.5%、21.6%及24.9%,HDLC升高20.5%(P均<0.001);服脂康平8周后,血清TG降40.6%(P<0.001),HDLC升23.1%(P<0.001),(TC-HDLC)/LDLC降21.6%(P<0.01),TC升3.3%(P>0.05)。两组间比,普拉固降TC明显优于脂康平,而脂康平降TG则明显优于普拉固,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均<0.001)。所测其他指标,两组间虽也有差异,但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陆宗良徐义枢
关键词:高脂血症普伐他丁药物疗法
对冠心病猝死高危险者临床识别的探讨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通过36例冠心病猝死(SCD)病例分析了其临床特点,并从1972~1979年和1986~1989年两组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后出院的患者分别为337和500例长期随诊观察这些特点对SCD发生亭的影响。结果提示SCD临床高危险因素为:(1)不稳定性心绞痛;(2)原AMI并有左心衰竭;(3)AMI恢复后有室性心律失常或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4)并有室壁瘤成心室腔明显扩大及较广泛室壁运动障碍;(5)两次及以上心肌梗塞史;(6)心胸比率>0.55。从以上危险因素可识别SCD高危险组,但对个体患者近期SCD的预测尚不能作为准确指标。本文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出了对SCD的预防方案。
陈在嘉寇文镕徐义枢陆宗良姚康宝高润霖于全俊陈纪林龚培郭虹
关键词:冠心病猝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