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玉芹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脉络膜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网膜
  • 2篇脉络膜厚度
  • 2篇病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人源
  • 1篇人源化
  • 1篇人源化单克隆...
  • 1篇视网膜厚度
  • 1篇视网膜疾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杜玉芹
  • 2篇韩梅
  • 1篇陈松
  • 1篇解士勇
  • 1篇李岩
  • 1篇王莹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脉络膜厚度研究
目的 比较半剂量PDT 治疗CSC 前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的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CSC 患者共29 例(29 只眼),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测量健眼组和CSC...
杜玉芹韩梅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CRVO前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背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目前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已用于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但关于CRVO治疗前后脉络膜厚度动态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CRVO前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单眼非缺血型CRVO患者31例31眼,其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13±16.65)岁。所有患者均在无菌条件下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5 mg,5 ml),每个月注射1次,共注射3次。分别于注射前及首次注射后1、2、3个月采用频域OCT测量仪的深度增强成像(EDI)模式对CRVO眼及对侧健眼中心凹下、距中心凹鼻侧1 mm、距中心凹颞侧1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和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采用仪器中的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手动测量分析,同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转换为LogMAR视力,对患眼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所有患眼均可见视网膜点、片形火焰状出血,FFA早期可见荧光素渗漏,晚期可见荧光素积存。患眼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前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为(325.32±83.04)μm,治疗后1、2、3个月分别为(294.83±80.61)、(315.95±90.77)和(314.81±84.98)μm,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P=0.00),治疗后各时间点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0.00);治疗后3个月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为(314.81±84.98)μm,较健眼的(260.47±55.90)μ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1)。治疗前CRVO眼平均BCVA为0.17±0.09,治疗后1、2、3个月BCVA分别为0.37±0.23、0.42±0.26和0.49±0.21,治疗前及治疗�
杜玉芹韩梅解士勇王莹李岩
关键词:玻璃体注射
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疾病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进展
2015年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主要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于获得、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潜能、损伤修复、营养神经等特点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近年国内外学者对MSCs各种生理特点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且把MSCs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本文就MSCs的免疫特点,如免疫标记、免疫调节特性、营养作用,以及MSCs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的免疫调节应用进行综述。
杜玉芹陈松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