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挡板
  • 2篇医护
  • 2篇医用
  • 2篇注射
  • 2篇儿科
  • 2篇病床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底框
  • 1篇底框架
  • 1篇调节装置
  • 1篇定位孔
  • 1篇定位装置
  • 1篇对手
  • 1篇多糖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鼠
  • 1篇血清
  • 1篇炎症

机构

  • 17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杨敏
  • 5篇习永霞
  • 5篇崔明华
  • 4篇谢集建
  • 4篇曹艳
  • 4篇柯玉芳
  • 2篇景卫利
  • 2篇王莹
  • 2篇李涛
  • 2篇吴文强
  • 1篇肖泽燕
  • 1篇赵静玲
  • 1篇陈炜
  • 1篇胡要飞
  • 1篇江雪莲
  • 1篇刘光菊
  • 1篇陈静
  • 1篇洪亚辰
  • 1篇谢登娥
  • 1篇陈汉玉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收合儿科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合儿科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包括第一底框架和第二底框架,第一底框架的右侧和第二底框架的左侧铰接,第一底框架和第二底框架底部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侧...
杨敏黄河清刘行波
文献传递
十堰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致病情况及耐药性变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十堰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见病原体致病情况及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十堰区多家医院收治的1282例CAP患儿,采集所有患儿深部痰液标本,对痰液中细菌菌种进行鉴定,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检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82例CAP患儿中病原体检出阳性者684例(53.35%),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146例(21.35%),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在年龄≤12个月的患儿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12~36个月的患儿(均P<0.05)。1282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6.16%(79/1282),肺炎衣原体检出率为11.39%(146/1282),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在年龄12~36个月的患儿中检出率分别为13.71%(51/372)、25.81%(96/372)明显高于年龄≤12个月患儿的3.08%(28/910)、5.49%(50/910)(P<0.05)。在革兰氏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均>8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均>50%;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率>70%;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均100%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哌拉西林及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结论十堰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主要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当使用敏感抗菌素提高治疗效率。
杨敏谢集建陈炜
关键词: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耐药性
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前体位训练垫套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前体位训练垫套装,包括:面垫、胸垫、肾区垫、大腿垫以及膝垫;所述面垫、胸垫、肾区垫、大腿垫以及膝垫依次置于训练床上;使用者俯趴在所述面垫、胸垫、肾区垫、大腿垫以及膝垫之上,其中大腿垫仅...
陈彰凌声涛杨敏洪亚辰付贵陈洪波谢登娥刘光菊
文献传递
一种妇科病床护理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科病床护理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和顶板,所述支撑板上从上到下间隔设有若干个位置对应的安装槽组,每个安装槽组包括两个在同一高度的水平的安装槽,所述支撑板上竖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调节槽,两个所述支...
崔明华陈静习永霞柯玉芳杨敏曹艳
文献传递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时间与低出生体重婴儿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经验性抗生素使用时间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未经血培养证实的115例低出生体重且疑似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时间分为A组(2~4天,n=57)和B组(5~7天,n=58),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不良事件组(n=29)和对照组(n=8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儿出生体重、出生孕周及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6分比例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4.067、4.932、6.219,P<0.05),其他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不良事件(死亡、严重神经系统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医院获得性感染)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时间5~7天、胎膜早破时间>24h、5min Apgar评分≤6分是影响低出生体重患儿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226、24.961、77.054,P<0.05),出生体重较高是影响患儿不良事件的保护性因素(OR=0.995,P<0.05)。结论出生后细菌培养阴性的低出生体重儿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时间与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减少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时间。
杨敏谢集建
关键词: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炎琥宁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炎琥宁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接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100例患儿进行分析,所有患儿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炎琥宁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患儿的血清炎症水平和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08%,前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后者,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正常、疱疹、皮疹消退、退热、溃疡消退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IgA、IgG和IgM水平有明显上升,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和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有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药物性腹泻,停药后或者对症治疗均消失,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炎琥宁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患儿的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郭晓炎杨敏谢集建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手足口病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并文献复习
胡要飞杨敏李涛
临床管道通道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管道通道固定器,涉及临床护理用具技术领域。该临床管道通道固定器包括夹具体,夹具体上设有供医用管道通过的限位通道,限位通道侧面设有供医用管道进、出的开口,夹具体上设有用于连接病床或医疗器械的连接钩。...
习永霞全家乐吴文强王莹崔明华杨敏柯玉芳曹艳虞顺洁黄丽
文献传递
一种医用砂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砂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该一种医用砂轮,包括用于容纳瓶头的套体和设于套体内部的砂轮片,套体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砂轮片设于套体的开口端上,套体侧壁开有侧口,侧口沿套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本方案通过使医...
习永霞全家乐王莹吴文强王文杰江雪莲陈启超崔明华杨敏柯玉芳曹艳陈汉玉
文献传递
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进及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改进和比较国内、外常用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明确简便有效的NEC建模方法。方法采用出生2 h内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每组20只。A组与代母鼠同笼鼠乳喂养,且未行任何干预;B组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脂多糖)LPS灌胃(5 mg/kg体质量);C组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LPS灌胃(10 mg/kg);D组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LPS腹腔注射(2 mg/kg);E组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LPS腹腔注射(5 mg/kg)。每日观察新生鼠的活动状况和体质量变化。实验结束后取小肠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价小肠病理损伤程度;检测小肠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新生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减少,腹胀腹泻,黑便,体质量减轻。病理评分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新生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0.05)。LPS腹腔注射组(D、E)较经口给药组(B、C)NEC发病率更高(P<0.05),但LPS大剂量(5 mg/kg)腹腔注射组较其他组,非NEC相关性致死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的基础上结合小剂量LPS(2 mg/kg)腹腔注射建立NEC的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稳定性。
席世兵杨敏谢集建景卫利李兴朝李涛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建立新生儿脂多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