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MRI及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中的作用被引量:3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常规以及MRI特点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住院并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274例,其中病毒性脑/脑膜炎(病毒脑)166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45例、结核性脑膜炎f结脑)4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常规及增强扫描结果、CSF常规、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查结果,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各项指标对4种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MRI扫描结果显示MRI异常患者76例(27.74%),其中病毒脑38例,化脑10例,结脑26例,隐脑2例;4种感染患者的CSF压力、蛋白质、氯化物、糖、中性粒细胞含量、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CSF压力、蛋白质、氯化物、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无MRI病灶5项指标建立判别函数,诊断的总准确率为59.1%。诊断化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24.4%、73.4%和65.3%,结脑为61.7%、80.6%和77.4%,隐脑为62.5%、56.9%和57.3%,病毒脑为67.5%、75.0%和70.4%。结论CSF压力、蛋白质、氯化物、血中性细胞百分比、有无MRI病灶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最有意义,建立的判别函数对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临床上仍需病原学进行确诊。
- 姜涛张爱武方燕南徐如祥邸伟肖子建漆薇韡郑振扬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MRI脑脊液
- 普瑞巴林减轻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
- <正>目的硝酸甘油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提示硝酸甘油可用于诱导偏头痛动物模型,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常被用作偏头痛动物模型进行临床前期研究。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并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但是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仍未阐明。...
- 郑振扬邸伟肖子建石小蕾张爱武方燕南
- 文献传递
- 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对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月经是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子宫出血,月经的周期性变化被称为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波动对神经系统的疾病发生或进展有一定影响,其中包括偏头痛/癫痫/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有研究已经确定了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些机制,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现了月经周期中激素异常与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是相关的,本文拟就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程玉莹赵育周杨丹丹赵含之刘梦邸伟
- 关键词:月经周期雌激素孕激素神经系统疾病
- 复方蛭龙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和活性成分实验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复方蛭龙胶囊(FFZLC)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分析其的活性成分与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0.09 g/kg),FFZJC大剂量组(0.9 g/kg)、FFZJC小剂量组(0.3 g/kg),每组10只,灌胃1次/d,连续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与脑组织的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FFZJC中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羟基红花黄色素、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大鼠的脑组织与血清中CRP、IL-6、IL-8、TNF-α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FFZJC大剂量组、FFZJC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能明显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大鼠的血清与脑组织中CRP、IL-6、IL-8、TNF-α的表达(P<0.05或P<0.01);建立了FFZJC的HPLC分析方法,各成分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平均回收率在97%~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批制剂中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羟基红花黄色素、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884 mg/g、0.6681 mg/g、1.2728 mg/g、0.3615 mg/g、3.4852 mg/g和7.5086 mg/g,其对应的RSD均小于2%。结论:FFZJC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建立的FFZJC活性成分HPLC分析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马妮崔小丽邸伟高俊卿袁婕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炎症介质活性成分黄嘌呤丹酚酸B
- 皮层下缺血性小血管病伴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研究及安理申的干预研究
- 张虹袁捷董晓云王文秀常莎邸伟
- 视觉引导运动想象神经活动对晚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视觉引导运动想象神经活动对晚发性帕金森病(LOPD)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L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视觉引导运动想象神经活动治疗,疗程8周。比较2组依从性;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患者运动功能与步行功能进行评定;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血清脑钠肽(BNP)含量。结果:治疗期间,康复组依从性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2组干预后FMA量表评分和FAC量表评级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康复组的血清BNP含量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康复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引导运动想象神经活动有助于提高LOPD患者运动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运动、步行功能,减少BNP释放。
- 马妮崔小丽邸伟
- 关键词:依从性
- FMR1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Nav1.1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Nay1.1在脆性X综合征(FXS)癫痫易感性增加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用2周龄、4周龄的FVB品系FMRJ基因敲除型小鼠(KO2周和KO4周)及同龄野生型小鼠(WT2周和WT4周)为实验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小鼠大脑纹状皮质、颞听皮质、梨状皮质、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中Nav1.1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Nayl.1蛋白含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KO2周和KO4周小鼠大脑纹状皮质、颞听皮质、梨状皮质、海马CAl区及齿状回区Navl.1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2周:0.058±0.006、0.054±0.006、0.130±O.015、0.090±0.009、0.142±O.010;4周:0.066±O.007、0.060±O.007、0.159±0.018、0.102±0.015、0.192±0.025)分别较WT2周和WT4周小鼠(2周:0.049±0.007、O.046±0.007、0.118±0.012、O.080±0.009、0.133±0.010;4周:0.051±0.007、0.048±0.005、0.127±0.012、0.089±0.012、0.175±0.024)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KO2周和KO4周小鼠大脑皮层、海马组织Nav1.1蛋白含量(2周:0.635±0.082、0.954±0.111:4周:0.819±0.064、1.145±0.159)分别较WT2周和WT4周小鼠(2周:0.382±0.025、0.555±0.056;4周:0.550±0.040、0.847±0.127)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v1.1表达增多可能是引起FXS模型小鼠癫痫易感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 邸伟吕桦刘军廖卫平易咏红
- 关键词:脆性X综合征癫痫易感性
- 基于图像识别的心脑血管智能成像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图像增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心脑血管智能成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心脑血管组织的灰度图像,二值化分析得到待测图像;确定边缘像素点和骨架像素点;根据像素点位置分布和灰度分布,确定可能性系数;...
- 程仙送高俊卿李欢欢王晓辉胡军蒋锋袁婕王乐邸伟吕桦
- CYP27A1基因突变导致的脑腱黄瘤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2年
- 脑腱黄瘤病(CTX)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细胞中CYP27A1基因突变相关,临床表型具有高度异质性,且患者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严重的认知障碍和痴呆。胆汁酸替代疗法可以防止或延缓CTX病情进展。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CYP27A1基因突变导致的CTX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对CTX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CTX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 程敏马敏江崔小丽邸伟吕桦
- 关键词:黄瘤病基因突变病例报告
- 机械取栓术后CT高密度影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即刻平扫颅脑CT出现新发异常高密度影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T高密度影通常包括对比剂增强、对比剂外渗或脑出血,其中脑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CT高密度影对患者最终梗死体积、颅内出血转化以及功能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T高密度影的出现往往预示患者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较高及预后不良(90 d改良Rankin量表≤2分)。CT高密度影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普遍认为CT高密度影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脑屏障的破坏、应用抗凝药物、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入器械对血管壁的损伤、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探讨它们发生的相关机制对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CT高密度影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丹丹吕桦邸伟
- 关键词:CT高密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