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思佳

作品数:17 被引量:10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污染
  • 5篇洱海
  • 4篇植被
  • 4篇面源
  • 4篇面源污染
  • 3篇生态工程技术
  • 3篇蓝藻
  • 3篇湖泊
  • 3篇洱海流域
  • 3篇沉水
  • 3篇沉水植物
  • 2篇一体化
  • 2篇藻华
  • 2篇植被带
  • 2篇湿地系统
  • 2篇水环境
  • 2篇水面资源
  • 2篇水体
  • 2篇水体透明度
  • 2篇土地利用

机构

  • 17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无锡德林海环...

作者

  • 17篇储昭升
  • 17篇高思佳
  • 9篇叶碧碧
  • 6篇庞燕
  • 4篇郑丙辉
  • 3篇王海燕
  • 3篇赵丽
  • 3篇吴越
  • 2篇胡小贞
  • 2篇曹晶
  • 2篇刘婷婷
  • 1篇戴万宏
  • 1篇王圣瑞
  • 1篇田泽斌
  • 1篇项颂
  • 1篇王桂燕
  • 1篇金春玲
  • 1篇孙莉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环境工程技术...
  • 2篇湖泊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典型湖沼沉积物溶解态有机质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以库里泡为例
2024年
溶解态有机质(DOM)是湖泊沉积物的重要组分,解析DOM的组成和来源对于深入理解湖泊有机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1年5月和8月采集了大庆市库里泡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泡内水生物(浮游藻类、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岸边土壤、陆生C3和C4植物、禽畜粪便以及城镇污水等样品,分析了样品DOM的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组成及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并利用IsoSource软件计算了不同来源样品对沉积物DOM的贡献率。结果显示:(1)库里泡内表层沉积物DOM的δ13C和δ15N组成存在季节性差异,5月δ^(13)C和δ^(15)N均值分别为-25.54‰和9.02‰,8月分别为-26.81‰和8.40‰。(2)库里泡内柱状沉积物DOM的δ^(13)C和δ^(15)N组成在垂直方向存在差异,表层(0~3 cm)δ^(13)C和δ^(15)N均值分别为-26.58‰和9.04‰,深层(3~30 cm)均值分别为-25.40‰和10.61‰。(3)表层沉积物DOM的三维荧光组分存在季节性差异。5月以类腐殖质荧光组分为主,占比为87.89%,HIX和BIX分别为6.27和0.67;8月蛋白类荧光组分占比为49.58%,HIX和BIX指数均值分别为1.72和0.87。(4)5月表层沉积物DOM外源输入占比为61%,以土壤(21.40%)和城镇污水(18.08%)为主;而8月内源贡献占比稍高(55.10%),且以挺水植物为主(48.68%)。(5)柱状沉积物(0~30 cm)不同深度DOM来源组成相近,主要为城镇污水、沉水植物/藻和挺水植物,贡献率均值分别为42.13%、25.07%和18.53%。整体上,库里泡沉积物DOM来源主要受到流域内人类活动及气候特征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我国东北地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迁移转化及累积规律的认识。
黄晏宇刘婷婷王桂燕储昭升高思佳潘云凤郑丙辉
关键词:沉积物
近50a洱海水环境演变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
2023年
基于19712020年近50年洱海湖区主要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M-K检验和GAMs模型定量解析了洱海水质的年际变化趋势,采用多元回归法综合分析了洱海水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年来,在流域发展与湖泊保护双轮驱动的作用下,洱海水质年际波动明显,主要水质指标浓度也呈现出多个显著变化的趋势过程。1980s初至1985年间水质指标浓度显著上升,主要与流域南部城镇化发展有关;19861980s末显著下降,与南部截污干渠(管)建设密切相关;1990s末至2003年间显著上升,主要与南部城镇工业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重要发展策略有关;20042008年间显著下降,主要与中心城区截污治污、环洱海湖滨带修复等重要工程实施有关。在此期间洱海发生过两次较为严重的规模化藻华事件,1996年在水质优良的情况下洱海首次发生蓝藻水华,这与长期低水位运行、网箱养鱼和银鱼引种等导致湖泊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密切相关;2003年在水质污染加重、生态系统尚未恢复情况下洱海再次发生蓝藻水华。2次藻华事件也改变了流域发展政策,对洱海的科学认识和保护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2016年以来高强度的湖泊保护工作,促使洱海氨氮、总氮、总磷、透明度等主要指标均呈现向好的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洱海COD Mn浓度仍在显著升高,且TLI(COD Mn)加权占比由1992年的6%增加至2020年的17%,说明COD Mn对洱海富营养化的影响逐渐增加,这将是未来洱海保护工作重点关注的方向。
高思佳侯泽英吴越储昭升
关键词:洱海水环境
一种面源污染控制的湖泊缓冲带建设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源污染控制的湖泊缓冲带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农田、村落与湖泊之间的区域为基础建立缓冲带,所述缓冲带包括种植有本土植物(3)的植被带(1),远离所述湖泊的一端为前端,在所述植被带(1)的前端或中部构...
储昭升高思佳叶碧碧庞燕胡小贞
文献传递
一种上浮式蓝藻分离船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浮式蓝藻分离船,包括船体、回转式机械格栅、抽藻泵、浓缩池、侧向流式斜板、蓝藻捕捉网格、蓝藻收集斗、蓝藻排放管、蓝藻收集室、搅拌装置、蓝藻调理池、藻液收集池、滤液回流泵、藻渣储藏室、蓝藻压榨装置、压榨出水...
储昭升杨盛林袁静吴越侯绪山高思佳田泽斌郑丙辉
文献传递
水环境溶解性有机质溯源与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2024年
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可参与水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采用相应技术手段识别水体DOM来源,实现对DOM组分和性质的表征,对理解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指示意义。简要介绍了水环境中DOM的组成、特点及当前的研究热点,重点总结归纳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稳定同位素、生物标志物以及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技术方法在水环境DOM溯源与表征中的应用特点、重要表征参数、影响因素和使用局限性。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均有操作便捷、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等优点,但二者对DOM表征的侧重点不同;稳定同位素技术重点关注DOM中的碳、氮等元素同位素组成及含量,生物标志物可记录DOM分子结构的信息,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则是从分子级别对DOM进行表征。以上各技术对DOM的研究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DOM成分和组成元素的复杂性以及每种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已成为水体DOM表征与解析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多技术联用条件、目标和优点,归纳了现有研究中基于多技术联用的水环境DOM研究进展及研究案例,最后展望了DOM溯源与表征的未来发展方向。
吴函鸿高思佳刘婷婷储昭升
湖库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应用及展望
2024年
蓝藻水华暴发会引起供水系统堵塞、水体异味、水生生物死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时还将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对蓝藻水华防控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综述了典型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及其适用范围、应用情况及优缺点等。结果表明:蓝藻水华控制技术总体分为物理控藻技术、化学控藻技术和生物控藻技术。从技术文献关键词时间发展脉络看,2010年之前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关键词多集中在絮凝、混凝等化学控藻技术,2010年后向水生植物抑藻等生物控藻技术发展;我国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关键词2010年前主要集中在鲢鳙鱼控藻、水生植物抑藻等生物控藻技术,2010年后超声波、机械除藻等物理控藻技术和絮凝等化学控藻技术快速发展,2015年后物理控藻技术进一步发展。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化学控藻技术,2000年后研发了超声波、光波等物理控藻技术,2010年后主要以生物控藻和化学控藻技术为主;国内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针对小型水体的生物控藻技术,2000年后逐渐发展为针对大型湖库的机械除藻技术(物理控藻技术)。物理控藻、化学控藻技术的应急效果显著,但物理控藻技术存在成本高、长效性不足等缺点,化学控藻技术存在二次污染风险;而生物控藻技术存在见效慢、有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生态系统被扰乱风险等生态安全问题,目前实际应用案例较少。未来应加快推进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优化筛选和示范应用,同时开展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与内外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蓝藻水华控制效果。
曹晶袁静赵丽赵丽闫国凯高思佳高思佳储昭升
关键词:湖库蓝藻水华控制技术
洱海西部雨季地表径流氮磷污染特征及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云南高原平坝区地表径流是湖泊氮、磷的主要来源之一.为研究高原平坝区雨季地表径流氮、磷污染特征及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调查了洱海西部平坝区雨季的径流氮、磷形态特征,并结合遥感影像空间分析与SPSS等统计分析,从汇水区尺度和缓冲区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径流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雨季地表径流氮、磷质量浓度较高,ρ(TP)为0. 16~0. 77 mg/L,且以DIP (溶解性无机磷)为主(63. 01%);ρ(TN)为1. 75~14. 86 mg/L,且以NO_3^--N为主(78. 15%).(2)汇水区尺度上城镇用地对ρ(TP)影响突出.环湖农村居民点对ρ(NH4+-N)影响突出,耕地中的高施肥种植区对ρ(TN)、ρ(NO_3^--N)影响突出;(3)在缓冲区500、1 000和2 000 m尺度下,随缓冲区距离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减小.研究显示,城镇用地与高施肥种植区对洱海西部雨季地表径流氮、磷质量浓度影响最大,土地利用类型随缓冲区距离增加对水质的影响逐渐减小.
金春玲高思佳高思佳储昭升叶碧碧喻秋储昭升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污染
一种用于恢复沉水植被的水下补光系统
本发明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恢复沉水植被的水下补光系统。一种用于恢复沉水植被的水下补光系统,包括:含有聚光单元、导光单元和散光单元的补光部分,以及以使所述补光部分稳定悬浮于水中的浮力部分;所述补光部分由高...
储昭升侯泽英高思佳叶碧碧赵丽
文献传递
调蓄湿地及采用调蓄湿地净化面源污染的方法
一种调蓄湿地及采用调蓄湿地净化面源污染的方法,其中调蓄湿地包括库塘湿地本体、自动调节翻板闸、入口水位计、闸前水位计和PLC控制器,所述自动调节翻板闸设置于库塘湿地本体的出水口处,所述入口水位计设置于库塘湿地本体的入水口处...
储昭升叶碧碧王海燕高思佳侯泽英
文献传递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人工湿地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人工湿地系统,其为表面流湿地,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挺水植物湿地(1)和沉水植物湿地(2),所述挺水植物湿地(1)包括强化脱氮介质层和其上部的浅水层(3),在所述强化脱氮介质层上种植有...
储昭升高思佳王海燕叶碧碧庞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