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细胞
  • 2篇肝病
  • 2篇病毒
  • 1篇胆红素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计数
  • 1篇乙肝表面抗原
  • 1篇乙肝病毒表面...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接胆红素
  • 1篇生物学
  • 1篇同源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作者

  • 4篇周娟
  • 2篇黄莉莉
  • 1篇崔妍妍
  • 1篇张慧
  • 1篇冯劲松
  • 1篇周小芹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对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影响及解决方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探讨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是否会对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产生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高直接胆红素患者血清标本100份,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高间接胆红素患儿标本300份,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阳性标本统一进行HBV-DNA检测定性后,对结果与HBV-DNA实验不一致的标本,再分别进行高速离心和蓝光照射处理,然后再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表面抗原,观察处理后结果是否有改变并分析原因.结果 高直接胆红素标本100份中有5份标本化学发光法结果阳性,经DNA实验检测后证实阳性,高间接胆红素标本300份中阳性标本15份,经DNA实验证实均为假阳性,高速离心后4份标本再次检测转阴,蓝光照射后8份标本再次检测转阴,剩余3例经上述处理后化学发光法检测依旧阳性,但8周后复检阴性.结论 直接胆红素不会引起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假阳性,间接胆红素会引起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假阳性,高速离心和蓝光照射可在最大程度上消除这种假阳性.
周娟赵志强
关键词: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乙肝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测定法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肝功状况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CHB患儿肝功检测指标、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和HBV感染状态及肝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HBV感染患儿和50名健康儿童HBV-DNA、肝功能检测指标及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免疫耐受组患儿血清中HBV-DNA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耐受组和非活动复制组的TP、AST和ALT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升高,但是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耐受组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和非活动复制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儿童感染HBV后,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儿血清中TP、AST和ALT升高,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降低。
周娟崔妍妍周小芹冯劲松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细胞计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习教学体会
2020年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检验专业的重要组成,实习是检验专业学生学习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态度和能力,本文总结了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带教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提升检验教学质量,对检验医学实习生的培训至关重要。
周娟黄莉莉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体会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sPD-L1、sB7-H3、sB7-H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共刺激分子[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sPD-L1)、可溶性B7同源体3(sB7-H3)、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组血清sPD-L1、sB7-H3、sB7-H4表达水平,并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与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sB7-H3表达水平为(9.128±0.509)ng/mL,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sB7-H3表达水平分别为(7.029±0.293)、(6.701±0.37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B7-H3曲线下面积为0.6805(95%CI:0.5848~0.7761),P=0.0010。与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sB7-H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sB7-H4水平则与患者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372、0.0078);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sB7-H4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B7-H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结直肠癌疾病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血清sB7-H3与sB7-H4水平与患者的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进展与预后判断的潜在分子标志。
周娟黄莉莉芮棵张慧
关键词:结直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