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小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矿化与结石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草酸钙
  • 4篇离子
  • 3篇微米
  • 3篇纳米
  • 3篇活性剂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蛋白
  • 2篇阳离子
  • 2篇阳离子表面活...
  • 2篇非离子
  • 2篇非离子表面活...
  • 2篇草酸钙晶体
  • 1篇蛋白吸附
  • 1篇等电点
  • 1篇等温线
  • 1篇电荷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表面活...
  • 1篇正电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欧阳健明
  • 6篇温小玲
  • 2篇丁一鸣
  • 1篇孙新园
  • 1篇薛俊发
  • 1篇李玉宝

传媒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纳米、微米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40的吸附差异被引量:5
2015年
为探究Ca Ox结石的形成机理,测定了不同浓度NP-40(cNP-40)存在下各尺寸COM或COD晶体的吸附量;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研究吸附前后晶体是否发生晶相改变;采用ζ电位仪测定吸附后晶体表面的ζ电位随cNP-40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尺寸COM、COD对NP-40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50 nm>100 nm>1μm>>3μm>10μm;相同尺寸的晶体,COM的吸附量大于COD。随着cNP-40增加,3μm和10μm的COM、COD晶体的吸附曲线为S型,而50 nm、100 nm、1μm的COM、COD晶体的吸附曲线为直线型。加入NP-40后,ζ电位绝对值与各晶体的吸附密度成正相关。提出了草酸钙晶体吸附NP-40的分子模型。晶体尺寸越小,对NP-40的吸附量越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虽然自身不带电荷,但吸附到COM、COD晶体表面后可以通过位阻斥力来增加晶体悬浮液的稳定性,有利于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温小玲甘琼枝欧阳健明
关键词:草酸钙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尿液中的纳米晶体组分及其对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草酸钙(CaOx)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晶体的组分进行了准确分析。这些技术检测到一水草酸钙(COM)、尿酸(UA)和磷酸钙(CaP)的存在,能谱分析检测到大量C,O,Ca和少量N和P等元素,表明尿纳米晶体的主要组分是COM,并含有少量的尿酸和磷酸盐。电子显微镜观察到CaOx结石患者尿纳米晶体的粒径主要分布在几十纳米,其结果与Scherer公式计算相符。采用不同孔径的微孔滤膜(0.45,1.2和3μm)将尿液过滤后,得到的尿微晶衍射峰的数量随着滤膜孔径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尿微晶的种类增加。CaOx尿石的形成过程涉及尿液晶体的成核、生长、团聚和与细胞的粘附等过程。尿液中大量纳米COM晶体的存在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纳米UA,CaP晶体能够作为晶巢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李玉宝温小玲薛俊发欧阳健明
关键词:草酸钙纳米晶体FFTEDS
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微米草酸钙晶体上的吸附差异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了尺寸分别为50 nm和3μm的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对不同电荷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差异,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钠二辛酯(AOT)、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探究了尿液中带不同电荷的分子对纳米、微米尿微晶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大小为AOT>CTAB>NP-40,即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最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最小;晶体尺寸相同时,COM的吸附能力稍大于COD;吸附表面活性剂后,晶体表面的ζ电位绝对值都增大,有利于抑制晶体的团聚和沉降。提出了晶体吸附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模型。不同电荷表面活性剂与纳/微米COM、COD晶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吸附量越大,沉降越慢,对晶体悬浮液的稳定效果越明显。
温小玲丁一鸣欧阳健明
关键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草酸钙
全文增补中
带正电荷蛋白在纳米/微米草酸钙晶体上的吸附特性及其与带负电荷蛋白吸附的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尺寸分别为100 nm和3μm的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对带正电荷的蛋白溶菌酶(LSZ)的吸附差异,并与带负电荷的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进行了比较。LSZ在纳米/微米COM和COD晶体上的吸附都很好的拟合了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纳米/微米COM和COD对LSZ的最大吸附量顺序为COD-100 nm>COM-100 nm>COD-3μm>COM-3μm;晶体的比表面积越大,曲率越小,晶体表面所带电荷越负,晶体结晶水越多,均导致LSZ吸附量越大。体系离子强度和p H值亦影响LSZ的吸附。随着Na Cl浓度增加,LSZ的吸附量减小,说明Na+离子能与带正电荷的蛋白LSZ竞争晶体表面的吸附位点,导致晶体表面吸附LSZ的位点减少。晶体对LSZ的最大吸附量都出现在LSZ的等电点附近(p H=10.7);在p H=5~8(生理条件)时,LSZ的吸附量随p H值的增大而增大。本文结果提示,通过减小尿液的p H值或者适当增大尿液的离子强度,可以减小LSZ在尿微晶上的吸附量,有可能达到抑制草酸钙结石的效果。
温小玲孙新园欧阳健明
关键词:草酸钙离子强度
纳米/微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尺寸分别为100 nm、3μm的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上的吸附等温线及晶体ζ电位随BSA浓度(cBSA)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晶体对BSA的最大吸附量顺序为COD-100 nm>COM-100 nm≥COD-3μm>COM-3μm,即吸附量与晶体的比表面积成正相关。而比表面积归一化后,吸附量顺序为COD-3μm>COM-3μm>COM-100 nm>COD-100 nm,说明COM和COD晶体的结晶水数量和晶面电荷密度影响了BSA的吸附。吸附等温线都很好地拟合了Langmuir模型,表明BSA在纳米/微米COM、COD晶体上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COM和COD等电点大小顺序为COM-100 nm(7.2)>COD-100 nm(6.7)≥COM-3μm(4.7)>COD-3μm(4.3),因此在病生理条件下(p H≈6.3)纳米级晶体的团聚比微米级晶体的更严重。纳米级和微米级晶体对BSA的最大吸附量都在BSA等电点附近(p H=4.8)。BSA在纳米/微米COM和COD晶体上的吸附与晶体的比表面积、晶面电荷、团聚、结晶水数量和pH值有关。本文结果有助于阐明尿液中不同性质微晶与尿蛋白质对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温小玲欧阳健明
关键词:纳米微米草酸钙牛血清白蛋白吸附等温线等电点
不同尺寸COM、COD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吸附性质差异
2016年
为比较研究不同纳微米尺寸的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吸附差异,探讨抑制剂对结石形成的抑制机理,本研究测定了各浓度CTAB下不同尺寸COM或COD对CTAB的吸附量;采用XRD和FT-IR表征吸附前后晶体是否发生晶相改变;采用Zeta电位仪测定吸附后晶体表面的Zeta电位随CTAB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c(CTAB)浓度升高,3μm和10μm的COM、COD晶体的吸附曲线由上升段和平台段组成,而小尺寸的50 nm、100 nm、1μm的COM、COD晶体的吸附曲线为直线型。随着晶体尺寸的增大,COM和COD晶体的吸附量依次降低。当尺寸相同时,COM对CTAB的吸附量要大于COD,归因于CTAB更容易选择吸附在COM表面负电荷的区域。上述结果表明,草酸钙晶体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与比表面积和晶体的晶面结构有关。晶体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晶面暴露的草酸根密度越大,CTAB的吸附量越大,导致晶体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静电排斥力增强,从而抑制尿微晶的聚集,有利于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甘琼枝温小玲丁一鸣欧阳健明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草酸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