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507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影响因素
  • 4篇甘南高原
  • 3篇农户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植被
  • 2篇生计
  • 2篇碳排放
  • 2篇气候生产潜力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50年气候变...
  • 1篇大中型超市
  • 1篇地球
  • 1篇多尺度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山区脱贫
  • 1篇社会

机构

  • 16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6篇王伟军
  • 15篇赵雪雁
  • 9篇李花
  • 8篇万文玉
  • 5篇薛冰
  • 1篇张志斌
  • 1篇张明军
  • 1篇李巍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经济地理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成为碳排放增长的新源泉。估算了我国30个省区2001—2013年的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采用碳基尼系数、Arc GIS技术分析了中国省级尺度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辨明了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3年农村居民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和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分别增长了7.65%、9.16%。(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碳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各区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总体均呈缩小趋势。(3)2001—2013年间,处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高水平地区的空间格局分布相对较为稳定,而对于人均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来说,处于低水平地区的空间格局分布较为稳定。(4)农村人口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青壮年人口比重对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具有促进作用,而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对其具有减缓作用,且北方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南方。(5)从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出发,经济发展是促使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Kuznets曲线存在拐点的重要因素。
万文玉赵雪雁王伟军薛冰
关键词:农村居民碳排放影响因素
社会脆弱性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21年
在梳理社会脆弱性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及公共安全等扰动视角出发,对其影响下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未来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社会脆弱性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尚无统一定论;研究内容多关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扰动下的社会脆弱性分析,对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关注较少;研究主题聚焦于社会脆弱性测评、社会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探究等方面,对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社会脆弱性的适应策略及调控路径、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监测及协同效应和尺度效应等主题涉猎不足。未来需重点开展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形成机理、社会脆弱性的跨尺度研究、多重压力下的社会脆弱性过程和演化规律、社会脆弱性的情景模拟与调控路径以及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等问题的综合研究。
李花李花赵雪雁
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20年
开展社会固有脆弱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区域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有助于寻求提高社会系统适应能力的恰当策略。通过构建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在分析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识别了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呈"梭型"分异,其中,高、中、低脆弱性乡镇分别占18.95%、47.37%、33.68%。②社会固有脆弱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高山峡谷区-山地丘陵区-山原区,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增加;同时,随着少数民族聚居度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升高,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降低。③社会固有脆弱性在空间上呈"北高南低"的不均衡分布,敏感性呈"中间高四周低"的集聚分布,适应能力呈相对均衡的"碎片化"分布。④气温、生育结构、民族结构、住房安全性、社会弱势群体比重、经济条件、信息可得性和参保比例是影响社会固有脆弱性的关键因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李巍
关键词:敏感性甘南高原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生计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以甘南高原为例被引量:30
2017年
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基于入户调查数据,识别了高寒生态脆弱区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与应对策略及其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影响农户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发现:(1)健康、教育、就业和自然风险已成为当前甘南高原各类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但不同类型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存在差异。(2)自然风险与自然、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教育风险与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就业风险与人力、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健康风险则与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3)"动用储蓄"、"向亲戚朋友借钱"、"减少开支"和"外出打工"是甘南高原农户采取的主要风险应对策略。其中,"动用储蓄"策略主要受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向亲戚朋友借钱"策略主要受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减少开支"策略主要受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影响,而"外出打工"策略主要受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
万文玉赵雪雁王伟军薛冰
关键词:甘南高原农户生计资本风险应对策略
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及生计干预——以陇南山区为例被引量:48
2020年
增强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不仅是新时期农村扶贫的现实需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论文从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及生计环境出发,建立了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脱贫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评估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识别脱贫农户的生计障碍。研究发现:①从川坝河谷区、半山区到高山区,从早期脱贫到后期脱贫,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依次降低,且务工型与农工互补型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强于其他生计方式农户;②陇南山区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比重达28.83%,高山区、传统务农型及后期脱贫户中生计不可持续农户比重较高,而川坝河谷区、农工互补型与务工型及早期脱贫户中该比重较低;③生计不可持续脱贫户均面临着多元生计障碍,其中近2/3的农户面临多维资本—环境阻滞型与多重要素阻滞型障碍;④针对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面临的多元生计障碍,需分类实施多维生计干预。
赵雪雁刘江华王伟军兰海霞马平易杜昱璇
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被引量:40
2015年
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106个气象站近5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区1965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青稞生长季及关键生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Arc GIS和SPSS技术分析了青藏高原青稞的气候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稞发育过程和产量的影响机理及各气象要素对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近50年来,青藏高原区气温和降水均呈上升趋势(0.53℃?10a?1、7.8 mm?10a?1),且气温上升较显著,降水增加较缓,而日照时数呈波动下降趋势(16.9 h?10a?1);2)青藏高原青稞生长季气温、降水均呈上升趋势(0.4℃?10a?1、7.2 mm?10a?1),但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15 h?10a?1),其中高原北部地区增温幅度较大,而中部地区降水增加显著,高原东北部日照时数下降较为明显;3)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上升趋势(136.7 kg?hm?2?10a?1),其中高原中部增加较显著,高原东南部边缘、青海柴达木北部、西藏西北部呈下降趋势;4)降水、气温均与青稞气候生产潜力呈显著正相关,但日照时数与其呈负相关,其中,降水是影响青稞生长季和关键生长期气候生产潜力最为关键的因素,气温影响次之。基于此,就如何利用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点,为提高该区青稞的实际产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赵雪雁王伟军万文玉李花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青稞气象因子生长季
面向SDGs的美丽中国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28
2019年
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目标和美好愿景。深入分析了"美丽中国"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关系,据此阐述了"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和关键评价维度。同时,构建了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基础,以地球大数据、网络数据及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支撑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开展全景美丽中国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结论包括:(1)美丽中国是一个由自然生态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组成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美丽中国内涵可解构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4个维度;(3)构建了包含12个具体目标、43个具体评价指标的面向SDGs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
高峰赵雪雁宋晓谕王宝王鹏龙牛艺博王伟军黄春林
甘南高原农户对极端天气的适应障碍及适应意向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入户调查数据,探讨了甘南高原农户对极端天气的适应障碍,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适应障碍对农户适应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规范性障碍最严重,信息技术障碍次之,再次为制度障碍和认知障碍。不同生计农户面临的适应障碍存在差异,其中,纯农户主要面临信息技术障碍,兼业户和非农户则主要面临规范性障碍。(2)纯农户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意向主要受认知障碍、信息准确性障碍、适应策略选择时机障碍、政策激励障碍和牲畜拥有量的影响,兼业户主要受认知障碍、技术服务障碍、政策激励障碍影响,非农户主要受认知障碍、资源获取性障碍影响。除适应策略选择时机障碍外,其余适应障碍越小,不同生计农户的积极适应意向均越强。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户适应障碍的对策建议。
王伟军赵雪雁万文玉李花薛冰
关键词:农户甘南高原
兰州市大中型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3
2016年
以兰州市为例,依据空间区位理论、商圈理论等为指导,借助Arc GIS10.2、Geo Da软件,基于多变量视角综合运用反距离空间插值、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空间布局、内部差异、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来揭示兰州市大中型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兰州市超市总体呈"西疏东密"的不均衡特征;内部差异较大且不同规模超市的分布特征不同;与人口的空间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强;呈明显的商业中心趋向性;与城市地价耦合关系也较为显著。
李花张志斌王伟军
关键词:大中型超市影响因素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9年
工业污染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社会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已引起全球视野的高度关注。采用变异系数、泰勒指数、EDSA及SDM模型等方法,从大区-城市群-城市尺度探析了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结果发现:①2005-2015年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指数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污染差异逐趋增大;大区、城市群、城市尺度的工业污染指数分别呈现"东高西低、集群化、级差化"特征,且各尺度污染差异显著;工业污染重心偏向东部并呈现南移态势。②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类型转移由简单转移过渡为复杂转移;大区保持"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污染格局不变;城市群污染呈现由北向南、由内向外跃迁格局;城市污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缩减、碎片化向集中分布格局,且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③各尺度工业污染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对3个尺度工业污染均有显著影响,人口密度、能源强度和环境管制强度对大区和城市尺度工业污染影响显著,工业发展水平和外资水平仅对大区尺度工业污染产生显著影响,而科技水平对3个尺度的工业污染均未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降低城市工业污染排放的对策建议。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薛冰
关键词:多尺度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