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雪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阴道
  • 3篇宫颈
  • 3篇产后
  • 2篇阴道分娩
  • 2篇妊娠
  • 2篇剖宫产
  • 2篇子宫
  • 2篇瘢痕子宫
  • 2篇疗效
  • 2篇会阴
  • 2篇分娩
  • 2篇保护会阴
  • 2篇出血
  • 1篇多西环素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肿块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流产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机构

  • 13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篇林雪芳
  • 3篇卢洁芳
  • 1篇瞿砚舟
  • 1篇蓝丽康
  • 1篇陈艳
  • 1篇丁晓媚
  • 1篇周建维
  • 1篇李统怀
  • 1篇郑红枫
  • 1篇张桂兰
  • 1篇严红艳
  • 1篇夏雪梅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度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轻度产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2例轻度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治疗组(n=27)和安慰剂组(n=25)。rTMS治疗组以1 Hz低频rTMS刺激右背外侧前额叶(r-DLPFC)及10 Hz高频rTMS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l-DLPFC),安慰剂组在相同位点给予rTMS伪刺激,总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结果:治疗后4周,rTMS治疗组患者EPDS、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治疗组EPDS、HAMD-17评分减分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可改善轻度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
瞿砚舟林雪芳蓝丽康
关键词:产后抑郁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终止妊娠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终止妊娠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妇产科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孕周分组:发病孕周25~27+6周为A组57例,28~31+6周为B组101例,32~33+6周为C组66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终止妊娠孕周〈32周为Ⅰ组67例,32周~33+6周为Ⅱ组72例,≥34周为Ⅲ组85例。结果 A组、B组、C组期待治疗时间分别为(10.83±2.23)d、(15.73±3.21)d、(8.90±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3,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293、4.744,P〈0.05)。A组、B组、C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组、B组、C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脑病、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围产儿死亡等结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Ⅰ组、Ⅱ组、Ⅲ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脑病、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围产儿死亡等结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越早越不利于围产儿结局,并可能增加孕妇并发症发生;34周后终止妊娠可以改善围产儿结局,并有利于减少孕妇并发症发生。
林雪芳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
大黄芒硝腹部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肿块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大黄芒硝腹部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肿块疗效予以观察,证实其临床价值,为其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的108例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按大黄芒硝腹部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就疗效、安全性、随访3个月复发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79.2%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为23.6%和22.6%,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4%,对照组复发率为26.4%,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腹部外敷联合抗生素是盆腔炎性肿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具有复发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
严红艳郑红枫林雪芳夏雪梅
关键词:抗生素盆腔炎性肿块疗效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对会阴裂伤程度及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3例)及对照组(24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身高、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会阴裂伤程度及侧切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窒息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会阴无损伤率分别为30.04%、18.44%,会阴侧切率分别为3.29%、27.87%。而在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窒息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可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林雪芳张桂兰
关键词:初产妇会阴侧切接生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年
目的研究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2月~2019年3月选取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多西环素单纯治疗,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T淋巴细胞亚群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纳差、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68%,明显低于对照组(2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均明显升高,而CD4^+/CD8^+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刘少晓赖晓珺林雪芳
关键词: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多西环素非淋菌性宫颈炎临床疗效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中趋化因子配体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CC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5、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0、CXCL12的变化及意义,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HR-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CINⅠ级组76例、CINⅡ-Ⅲ级组64例和宫颈癌组58例;同期选取75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行宫颈癌筛查后(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宫颈无异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阴道微环境CCL2、CCL5、CXCL10及CXCL12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HR-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CCL2、CCL5、CXCL10及CXCL12与HR-HPV负荷量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阴道微环境CCL2、CCL5、CXCL10及CXCL12对宫颈HR-HPV感染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HR-HPV感染的因素。结果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癌组HR-HPV负荷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INⅠ级组HR-HPV负荷量<100 copies/ml患者比例最高,宫颈癌组HR-HPV负荷量>1000 copies/ml患者比例最高。宫颈癌组阴道微环境CCL2、CCL5、CXCL10及CXCL12水平高于对照组、CINⅠ级组及CINⅡ~Ⅲ级组,且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阴道灌洗液中CCL2、CCL5、CXCL10及CXCL12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2、CCL5、CXCL10及CXCL12水平与HR-HPV负荷量均呈正相关(P<0.05)。阴道微环境CCL2、CCL5、CXCL10及CXCL12及4项联合预测HR-HP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0.891、0.908、0.869及0.991,特异度分别为76.0%、82.7%、96.0%、86.7%及93.3%,灵敏度分别为93.4%、84.2%、72.4%、72.4%及97.4%。CXCL12是影响宫颈感染HR-HP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HR-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中CCL2、CCL5、CXCL10及CXCL12水平增加,且均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预测宫颈HR-HPV感染。
卢洁芳林雪芳柳海英
关键词: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243例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对会阴裂伤程度及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87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243例)及对照组(24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身高、体重方面差...
林雪芳
文献传递
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观察98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母草颗粒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6.00%,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仅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出血时间,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有利于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改善贫血状态。
卢洁芳丁晓媚林雪芳
关键词: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益母草颗粒米非司酮片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产程处理。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46例足月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在产程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孕妇中顺产者,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掌握瘢痕子宫阴道分娩适应证,取得孕妇及其家属配合,严密监护产程等前提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具有一定可行性。
林雪芳陈艳
关键词: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分娩方式
miR-513a-5p通过靶向调控PAK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miR-513a-5p通过靶向调控p21活化激酶1(p21-activated kinase 1,PAK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分析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GSE145372数据集的数据确认miR-513a-5p在子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iR-513a-5p和PAK1在子宫颈癌细胞株(HT3、C-33A和HeLa)和人子宫颈内膜上皮细胞株(End1/E6E7)中的表达情况。在miR-513a-5p表达最低的细胞株HT3和C-33A中分别转染miR-513a-5p mimics(miR-513a-5p mimics组)和NC mimics(NC mimics组)。在HT3和C-33A细胞中分别转染pcDNA3.1-PAK1和空载pcDNA3.1-NC用于后续功能拯救实验。采用EdU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513a-5p和PAK1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513a-5p和PAK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miR-513a-5p在子宫颈癌细胞株HT3、C-33A和HeLa中的表达均低于人子宫颈内膜上皮细胞株End1/E6E7(均P<0.01)。与转染NC mimics的HT3和C-33A细胞比较,转染miR-513a-5p mimics后48 h,HT3和C-33A细胞株增殖和侵袭能力均减弱(均P<0.01)。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513a-5p可以和PAK1结合。拯救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转染miR-513a-5p mimics的HT3和C-33A细胞比较,共转染miR-513a-5p mimics和pcDNA3.1-PAK1能恢复HT3和C-33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1)。结论miR-513a-5p通过靶向调控PAK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林雪芳林雪芳
关键词:PAK1增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