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恬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教育的优化路径
- 2024年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日益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被广泛运用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仪式教育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仪式的运用展开研究,在阐述其主要特征和主要类型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当前高校开展仪式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探索仪式运用的优化路径。
- 周恬林武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教育
- 同伴心理互助教育模式在“双惟”实践班中的探索与实践
- 2022年
- 探讨运用同伴心理互助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取对照研究方式,整群抽样实验组128名、对照组192名,对实验组实施同伴心理互助教育模式,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两组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做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在接受同伴心理互助教育模式干预前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在接受该模式干预后,在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因子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同伴心理互助教育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效果,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益方式作进一步探索实践。
- 周恬林武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逻辑建构
- 2023年
- 高校思政课教学关系到学生的思想脉搏。如何夯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是时代的声音和呼唤。文章从增强课程亲和力,确定以生为本的第一要义;增强课程吸引力,打造有温度的思政课;注重学生获得感,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三个维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 武婷燕林武周恬
-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思政课教学逻辑
-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调查和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南昌市464名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倦怠量表教师版(MBI-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研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中度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以及轻度的情感淡漠;存在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对焦虑与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应得到重视,建构心理健康维护网络与扶助机制建设体系为可行之策。
- 周恬林武钟志兵
-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焦虑抑郁
- 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方式比较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的人际成败归因方式,为高校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体随机抽样方法,以200名江西某一医学院校1 ~ 3年级的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分量表施测.结果: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总体趋向于内部归因,并且在人际交往成功时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在人际交往失败时倾向于作外部归因;男女大学生归因方式除在能力和努力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在总分、成功、失败、内外控、运气、背景方面差异均很显著,女生在失败情境下比男生表现得更为外控;三个年级的归因总分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呈内控趋势.结论: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总体上趋向于内部归因,并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将失败归因于外界;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方式有差异.
- 周恬林武隋华杰
-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
- 中医“治未病”对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的启示被引量:5
- 2019年
- “治未病”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思想,它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三个方面。本文探索了“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启示,认为其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提前预防、早期干预及康复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林武周恬王青华
-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大学生心理疾病
- 战“疫”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讨——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 2023年
-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来临,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应充分运用抗疫的伟大实践,将战“疫”中的鲜活素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现通过阐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说明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总结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探讨出战“疫”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 周恬林武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