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兵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META分析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对比剂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畸形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嗅觉
  • 1篇嗅觉功能
  • 1篇嗅觉功能障碍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管模型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文兵
  • 5篇胡良波
  • 3篇杜瑛
  • 3篇张翱
  • 3篇余洁
  • 3篇蔡秋艺
  • 2篇郭应坤
  • 2篇杨全
  • 1篇马进
  • 1篇李雪娇
  • 1篇袁铭婧
  • 1篇苏丽平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嗅觉功能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是否合并嗅觉功能障碍,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嗅觉功能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首发抑郁症患者37例为研究组,同期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志愿者38例为对照组,均进行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DRS24)评分;比较两组嗅觉测试结果的差异。根据嗅觉测试结果,将研究组中17例嗅觉减退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列为研究A组,20例无嗅觉减退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B组,分别对研究A组及研究B组进行DTI扫描,运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较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颅脑FA值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首发抑郁症患者嗅觉测试值降低(P<0.01);与研究B组比较,研究A组左侧海马、胼胝体膝部FA值降低(P<0.01,FDR校正),未发现FA值显著增加区域。研究A组嗅觉测试值与HDRS24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19,P=0.033),左侧海马、胼胝体膝部下降的FA值与HDRS24量表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左侧海马=0.163,r胼胝体膝部=-0.104;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可合并嗅觉功能障碍;嗅觉功能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相关嗅觉通路的损害,但FA值下降与抑郁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谢俊诗蔡秋艺欧芳元袁铭婧文兵胡良波
关键词:抑郁症嗅觉功能障碍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
低剂量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低剂量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评价低剂量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多层螺旋CT利用低剂量技术对比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价值的文章,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及异质性分析,对诊断效能指标进行Meta分析,汇总灵敏度及特异度,绘制森林图,并进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对象共957名,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加权定量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基于节段水平0.92(95%C10.91-0.93)、0.96(95%C10.96-0.96),基于血管水平0.96(95%C10.95-0.97)、0.93(95%C10.91-0.94),基于患者水平0.99(95%C10.97-1.00)、0.87(95%C10.84-0.91)。SROC曲线面积分别为:基于节段水平0.9884,基于血管水平0.9828,基于患者水平0.9750.结论:低剂量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对筛查及排除冠心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雪娇杨全张翱胡良波文兵
关键词:低剂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META分析
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利用Meta分析探讨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16年2月国内外文献发表的多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质量评价工具偏倚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选用不同的效应模型,计算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及其95%置信区间(CI),绘制森林图及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手术或心导管造影检查证实共计1 431处先天性心脏病畸形。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后的总灵敏度、总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95%CI分别为96%(95%CI 94%~97%)、100%(95%CI 100%~100%)、365.94(95%CI 231.18~579.26)、0.04(95%CI 0.03~0.05)。SROC AUC为99.86%,Q指数=0.987 9。结论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SROC AUC较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文兵杜瑛蔡秋艺谢俊诗胡良波郭应坤
关键词:前瞻性心电门控META分析先天性心脏病
双源CT在先天性三尖瓣畸形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二代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在先天性三尖瓣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证实的40例三尖瓣畸形患者的DSCT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诊断资料,比较DSCT扫描与RT-3DE诊断先天性三尖瓣畸形及其伴发畸形的结果符合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并对三尖瓣瓣叶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40例患者共计先天性三尖瓣畸形43处,有3例患者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三尖瓣发育不良,其中三尖瓣下移畸形32处,三尖瓣闭锁3处,三尖瓣发育不良5处,三尖瓣瓣叶数目异常(二叶式畸形及瓣叶大部分缺如)3处。对于先天性三尖瓣畸形,DSCT和RT-3DE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70%(39/43),100%(43/43),两者无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DSCT和RT-3DE对并发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86%(29/35)、100%(35/3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χ~2=6.56,P<0.05);对并发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12%(16/17)、58.82%(10/1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40例患者DSCT三尖瓣图像质量评分为(3.82±0.73)分。结论 DSCT对于先天性三尖瓣畸形及其合并其他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兵杜瑛蔡秋艺谢俊诗胡良波郭应坤
关键词:三尖瓣畸形心血管畸形
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CTA在颈部血管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颈部血管模型CT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9个颈部血管模型,CT扫描采用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和iDose3、iDose4、iDose5重建。采用不同管电压(80、100kV)和管电流(200、250、300、350mAs)进行两两组合扫描,进行iDose5重建。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kV 250 mAs图像iDose5重建的CNR优于FBP重建(P<0.05)。不同扫描条件的iDose5重建图像与120kV 250mAs FBP重建图像的CNR和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20kV 250mAs FBP重建图像比较,80kV 200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kV 200mAs iDose5、80kV 250mAs iDose5、100kV 350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扫描条件和重建方法图像的CNR、SN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电压不变时,iDose5重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随管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管电流不变时,iDose5重建的CTDIvol、DLP、ED随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CTA图像,且能够减低辐射剂量。
余洁张翱文兵梁学恒苏丽平马进
关键词:颈部对比剂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对BMI正常人群髓核体积的测量与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定量研究身高体重指数(BMI)正常的人群椎间盘髓核体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10例BMI正常人群的腰椎磁共振图像,运用磁共振图像处理系统测量FSE-T2WI上腰椎各节段椎间盘髓核的体积。根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22-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以上)三个组,对不同年龄组男女性的L1/2-L5/S1节段椎间盘髓核进行体积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L1/2-L5/S1椎间盘髓核体积男性分别为:2523.50±627.55mm3,3178.89±803.77mm3,3686.88±897.43mm3,3913.35±749.00mm3,3086.26±928.92mm3,女性分别为1922.42±659.36mm3,2248.56±847.48mm3,3066.38±968.56mm3,3124.99±917.92mm3,2818.81±1022.87mm3。中年组L1/2-L5/S1椎间盘髓核体积男性分别为:2502.27±821.06mm3,3056.98±965.97mm3,3629.82±1219.14mm3,3858.20±1035.57mm3,3037.07±834.51mm3,女性分别为1991.65±638.32mm3,2383.49±723.42mm3,2989.30±851.11mm3,3165.12±885.84mm3,2787.01±762.72mm3;老年组L1/2-L5/S1椎间盘髓核体积男性分别为:2455.86±776.34mm3,3019.00±676.15mm3,3515.96±809.14mm3,3802.23±721.39mm3,2984.83±706.73mm3,女性分别为:2030.78±604.28mm3,2246.92±622.53mm3,2812.35±833.55mm3,3020.11±899.33mm3,2750.87±852.667mm3。同年龄组L1/2-L5/S1节段男女之间正常髓核体积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同节段不同年龄组之间正常髓核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节段中相邻两髓核体积存在相关关系,各节段髓核体积与BMI指数相关性不大,而分别与身高和体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测量了正常成人腰椎间盘髓核体积正常范围,为椎间盘髓核假体体积以及其他科学实验提供方法和参考标准。
文兵杜瑛胡良波张翱梁学恒余洁
关键词:椎间盘髓核体积磁共振
T2~*mapping定量评估早期骨关节炎半月板与软骨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利用T2*mapping评估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软骨与半月板并分析半月板退变与软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8~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就诊的65例早期OA患者,均行常规MR、多回波梯度回波T2*mapping扫描。并测量所有患者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在Stoller分级中软骨与半月板T2*值。结果内侧半月板损伤中,MM 1级组T2*值[(10.33±2.82)ms]高于MM 0级[(8.95±1.73)ms],MM 2、3级组T2*值[(13.31±2.27)ms]均高于MM 0级组、MM 1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半月板损伤中,MM 1级组T2*值[(10.63±2.58)ms]高于MM 0级[(8.65±2.61)ms],MM 2、3级组T2*值[(13.59±2.41)ms]均高于MM 0级组、MM 1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损伤中,2、3级组股骨内侧踝(MFC)与胫骨内侧(MT)的T2*值均高于0级组、1级组的T2*值,外侧半月板损伤中,2、3级组胫骨外侧(LT)高于0级、1级组软骨单元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T2*值与内侧股骨髁、内侧胫骨软骨单元T2*值呈正相关(r=0.45,r=0.56);外侧半月板T2*值与外侧胫骨软骨单元T2*值呈正相关(r=0.40)。结论 T2*mapping能够定量监测OA半月板退变,OA半月板损伤与邻近软骨损伤呈正相关。
梁学恒杨全余洁文兵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半月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