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星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基于黑碳校正的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碳校正的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涉及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估算方法不能够在缺失土壤类型分类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或在数据量有限情况下实现更大尺度土壤有机碳计量...
- 张珍明江永成余星李府鹏
- 一种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残膜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残膜回收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改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框架和进膜组件;安装框架:内部的上端固定有L形进气箱,所述L形进气箱的上侧安装有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L形进气箱左侧...
- 张珍明 牟桂婷 靳芙蓉余星
- 马尾松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量元素释放动态被引量:2
- 2016年
- 为探索马尾松(Pinus massonana)凋落物在不同密度林分中微量元素的释放规律,以12 a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分解法,分析3种密度下马尾松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干质量损失率、4种微量元素含量和养分残留率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残留率在不同密度间的变化趋势均相近,密度对残留率无显著影响。不同月份残留率不同,11月至翌年1月迅速降低,然后减缓,春季和夏季加快降低,秋季又开始减缓。凋落物中4种微量元素释放模式主要为"淋溶-富集-释放"(Zn除外)。经过1 a分解,各密度林分凋落物的干质量均损失过半;平均养分残留率从大到小为Cu(84.9%)、Fe(66.3%)、Mn(55.9%)、Zn(52.6%);凋落物中Zn残留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其他养分变化不明显。
- 余星周运超
-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
- 一种土壤剖面采样结构及其挖掘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剖面采样结构及其挖掘方法,土壤剖面包括呈两级阶梯状分布的方形深坑(1)和方形浅坑(2),所述方形深坑(1)长、宽、深分别为60cm、50cm、100cm,所述方形浅坑(2)长、宽、深分别为60cm、5...
- 田潇周运超陈萍李会刘兵余星陈婷敬黄先飞
- 文献传递
- 马尾松优良种源苗木生长对镁的响应被引量:4
- 2016年
- 以福建上杭、贵州都匀、广西古蓬、江西崇义、广西桐棉5个种源马尾松优良种源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2.99 g/盆(T1)、5.99 g/盆(T2)、11.97 g/盆(T3)、23.95 g/盆(T4)4个镁处理,监测镁对马尾松优良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处理各种源间的苗高均差异显著,同一种源不同施肥处理下的苗高差异显著(上杭、都匀、崇义除外),镁抑制苗木高生长,其中抑制最强的处理是5.99 g/盆(T2)与11.97 g/盆(T3)。在同一施肥处理各种源间的地径均差异显著,在同一种源不同施肥处理之间各种源的地径均差异显著(崇义除外),镁促进地径生长,促进效果较好的施肥处理是2.99 g/盆(T1)与5.99 g/盆(T2)。从镁对苗木根、茎、叶生物量积累效果来看,各种源苗木生物量变化无一致规律,低浓度镁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相反,其中2.99 g/盆(T1)促进苗木的生物量积累,各种源中以古蓬(GP)种源效果较好,而桐棉(TM)种源最差。总之,马尾松苗木生长最佳镁肥处理是2.99 g/盆(T1),各种源中以古蓬(GP)种源表现最佳。
- 余星周运超黎彪靳浩
- 关键词:马尾松优良种源镁肥
- 马尾松古蓬种源育苗过程对不同岩石发育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被引量:5
- 2016年
- 为探索马尾松优质种源在不同岩石发育土壤上的育苗情况,采用大田育苗试验研究马尾松古蓬种源在4种不同岩性土壤上的发芽和生长,并对马尾松苗木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木在4种土壤的出苗率、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苗木的出苗率、苗高在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中最大,分别达56.1%、33.1 cm;苗木在长石石英砂岩土壤中地径最大,达4.2 mm;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在玄武岩土壤中的总生物量达4.57 g为最大;苗木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响应,揭示了马尾松育苗在养分高、容重小、有效水高、砂砾多的土壤中效果明显,为今后马尾松育苗地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余星周运超陈婷敬李华林丁光玲雍俊
- 关键词:育苗过程土壤理化性质
- 马尾松优良种源营养特性对外源钙、镁的响应
- 马尾松广泛分布于贵州各地,喜酸性黄壤。黄壤是贵州省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矿质养分普遍偏低,尤其是土壤中的钙、镁容易淋失。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失衡将会影响其生长,南方有近四分之一马尾松林是低产低效林,可能与不同土壤类...
- 余星
- 关键词:马尾松优良种源钙肥镁肥营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