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祥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苏里格气田加密井区辫状河心滩沉积边界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研究区盒8下段辫状河心滩沉积边界约束条件的确定问题,依据地质资料、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基于沉积旋回确定了研究区心滩沉积的头部,尾部及翼部;基于测井资料(包括直井与水平井),确定心滩沉积的有效厚度,长度与宽度值。最终确定了研究区辫状河心滩沉积边界约束条件:有效厚度4.4~6.4 m,平均厚5.0 m;长度主要为600~800 m,宽度主要为300~400 m;长厚比为150∶1,宽厚比为70∶1,长宽比为2∶1,不仅为研究区心滩沉积微相的地质建模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区辫状河心滩沉积微相的生产开发提供借鉴。
- 刘博单敬福方世祥朱雷
- 关键词:沉积旋回地质建模苏里格气田
- 现代曲流河地貌形态学演化与沉积过程学分析
- 曲流河作为陆地表面最为重要河型之一,其平面演化与其它河型相比要复杂得多,在地形坡度平缓的平原地带,河流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很难保持顺直河型。河流不断对凹岸侵蚀和侧向迁移,导致河谷不断加宽与多期河流的垂向叠置,并且在河流搬运沉...
- 方世祥单敬福林志鹏严雪郭奕成李磊
- 地下曲流河点坝砂体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以吉林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第23小层为例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前对于曲流河点坝构型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结果"的分析和描述,而对于点坝内部侧积体"成因"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鉴于此,通过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密井网等资料,在废弃河道和点坝砂体的识别以及多种构型参数估算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相邻相似"原则对单一河道相邻点坝侧积体进行组合,然后按先后发育顺序揭示曲流河道横向迁移、摆动与演化规律,再现曲流河道沉积演化过程。这种方法重建了曲流河道水动力学演化过程,解析了曲流河点坝砂体的层次建筑结构。该研究成果不仅使曲流河点坝内部砂体建筑结构解剖结果更合理、更可信,而且还丰富了地下河流相储层构型理论。
- 单敬福张吉赵忠军李浮萍孙立勋张彬方世祥
- 关键词:侧积体构型
- 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盒8段古河道砂体演化规律被引量:7
- 2018年
- 苏6区块盒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力产气层,但其沉积特征和砂体演化规律有待明确。分析岩性、沉积构造和旋回特征等沉积相标志,认为研究区目的层为河流相沉积,盒8下亚段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心滩、辫状河道、河漫滩和溢岸微相;盒8上亚段为曲流河沉积,发育边滩、废弃河道、河漫滩和溢岸微相。根据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多期正旋回特征和切割程度差异,将研究区目的层的正旋回叠置类型细分为加积叠加-强切割式、加积叠加-中切割式、退积叠加-中切割式和退积叠加-弱切割式4类,据此正旋回特征的差异,利用旋回和分级控制的对比方法,自下而上将盒8下亚段细分为2套小层6个单层,将盒8上亚段细分为2套小层4个单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单期河道的识别和河道构型要素的提取,将研究区河道砂体演化过程分为10期4个阶段,其中1—3期为砾石质辫状河演化阶段,4—6期为砂质辫状河演化阶段,7—8期为砾石质曲流河演化阶段,9—10期为砂质曲流河演化阶段。
- 林志鹏单敬福单敬福陈乐方世祥严雪
- 关键词:盒8段苏里格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 苏里格气田盒8下段河道砂体边界的确定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苏里格气田盒8下段的河道砂体边界的确定问题,基于地质资料,通过概率统计法,确定单一河道砂体的宽度为800~1 500 m;通过井点外推法,确定单一河道砂体的宽度为700~1 600 m,综合2种方法确定研究区的单一河道砂体边界为800~1 500 m;基于测井资料,确定河道砂体的有效厚度,结合邻井测井资料,根据河道砂体的宽度范围向外延展,最终确定单一河道砂体的边界。在已知单一河道砂体的展布范围与边界位置,分别绘制了苏里格西区盒8下段上部与下部的河道砂体平面展布图,不仅证实了研究区为3条河道汇聚而形成的辫状河沉积环境,而且与河道砂体地质平面展布图的结果吻合,为河流相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 方世祥单敬福刘博朱雷
-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
- 基于地表沉积过程对地下曲流河道砂体结构解剖
- 地下曲流河成因储层结构恢复向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深埋地下数千米的古曲流河道砂体宏观分布着实看不见摸不着,就目前研究技术手段而言,最为可靠和实际的还是依靠有限的钻井资料结合已有的沉积模式进行人为推测,由于依据的沉积...
- 单敬福方世祥严雪李磊范文田郭奕成
- 关键词:储层构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