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红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耐药
  • 2篇假单胞菌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试...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 1篇预后影响因素
  • 1篇年龄
  • 1篇重叠综合征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时间
  • 1篇综合征
  • 1篇阻塞性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4篇李鸿茹
  • 4篇陈愉生
  • 4篇林晓红
  • 3篇胡辛兰
  • 2篇姚秀钦
  • 2篇林明
  • 2篇许能銮
  • 1篇林丹
  • 1篇岳文香
  • 1篇王大璇
  • 1篇许航
  • 1篇吴春兰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临床特点的不同之处,以提高临床医师关于两种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住院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将其分为ACOS组及单纯慢阻肺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治疗反应等临床资料。结果 139例纳入患者中,ACOS组46例(33.1%),单纯慢阻肺组93例(66.9%)。ACOS组较单纯慢阻肺组吸烟史比例低(80.4%比93.5%),大多数患者有既往哮喘史(89.1%比4.3%)、过敏史(60.9%比9.6%)以及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80.4%比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以气促症状首发的比例高于单纯慢阻肺组(26.1%比8.6%),肺部体征方面更易闻及干湿性啰音并存(67.4%比31.2%),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21.7%比5.4%),Ig E水平升高(18.3%比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面,ACOS组更倾向于使用糖皮质激素(58.7%比24.7%),且用量大(80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慢阻肺和ACOS为慢阻肺的两种亚型,ACOS患者较单纯慢阻肺患者更易表现为喘息,双肺更易闻及干湿性啰音并存,血嗜酸粒细胞比例、Ig E水平明显升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
李鸿茹林丹陈愉生林明岳文香许能銮俞梅娥涂洵威林晓红姚秀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对照研究
呼吸科产耐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呼吸科产耐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确诊为医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资料共121例,分为产耐药酶的病例组41例和未产耐药酶的对照组80例,通过成组t检验、四格表χ^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及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因素与产耐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调整住院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种数、感染前使用第一代头孢、感染前使用第三代头孢均与呼吸科感染产耐药酶肺炎克雷伯菌有关(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OR=1.829,P=0.029)、住院时间长(OR=1.590,P=0.025)是产耐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的住院患者为产耐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主要高危人群,应根据此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呼吸科产耐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李鸿茹林晓红华志丹涂洵崴俞梅娥胡辛兰姚秀钦陈愉生
关键词:呼吸科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年龄住院时间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菌在医院不同医疗单元分布及耐药率趋势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菌在医院不同医疗单元分布比例及耐药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福建省立医院不同科室的住院患者送检合格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764株,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46.5%)、干部科(19.1%)、神经科(15.9%)、呼吸内科(6.2%)、胸外科(2.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以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高,达50.2%。重症监护病房总体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严峻,严密监测其耐药率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减少耐药至关重要。
许航李鸿茹林晓红胡辛兰陈愉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各科室2006年1月-2015年9月发生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按照基础病、性别、年龄、血流感染前住院时间、住院科室配对选择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6对,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先前使用超过2类抗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OR:4.92,95%CI:1.31-18.44)、抗MRSA药物(OR:9.09,95%CI:1.05-78.99)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预后分析提示铜绿假单胞菌组的30 d病死率(30.4%)显著高于对照组(14.3%)(χ2:4.171,P=0.04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OR:1.23,95%CI:1.08-1.40)、不恰当的经验治疗(OR:6.55,95%CI:1.44-29.72)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其预后的关键因素,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恰当的经验治疗将有利于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陈愉生吴春兰李鸿茹王大璇林晓红林明许能銮胡辛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预后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