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远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3
供职机构: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痛
  • 3篇针灸
  • 2篇针灸疗法
  • 2篇临床实践指南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1篇调神
  • 1篇醒神
  • 1篇醒神开窍
  • 1篇医经
  • 1篇英文
  • 1篇针灸治疗
  • 1篇通督调神
  • 1篇偏瘫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后偏瘫
  • 1篇癫痫
  • 1篇慢性非特异性
  • 1篇慢性非特异性...

机构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滁州市中西医...

作者

  • 5篇朱远
  • 4篇赵宏
  • 3篇李思诺
  • 2篇刘志顺
  • 2篇谢利民
  • 2篇韩明娟
  • 2篇孙玉秀
  • 1篇王蕊
  • 1篇刘保延
  • 1篇房繄恭

传媒

  • 1篇World ...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田从豁病证结合治疗癫痫经验被引量:3
2015年
从辨证、治法、刺法等方面阐述田从豁教授病证结合、分期治疗癫痫经验。认为本病虚实夹杂,以风、火、痰、瘀、惊为主要病因,导致督脉功能失常,元神失守,脑髓失衡;并确定通督调神治疗原则,以大椎、陶道、长强、无名为经验穴,配合具体辨证选穴治疗。
王蕊朱远赵宏
关键词:癫痫通督调神醒神开窍名医经验
运用《腰痛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方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评价应用《腰痛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推荐方案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根据指南中的推荐方案进行治疗,每周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即刻,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结果首次治疗后即刻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即较首次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至治疗第28天末降至最低值。治疗后不同时点腰部关节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右侧屈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至治疗第28天增加至最大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末,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OD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指南中推荐方案治疗慢性腰痛,能够缓解疼痛,增加腰部关节活动度,减轻腰部功能活动障碍,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朱远赵宏李思诺孙玉秀韩明娟
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针灸
针灸治疗腰痛临床指南(英文)被引量:10
2016年
在全面检索针灸治疗腰痛的文献基础上,按照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方法,制定了《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具体介绍了指南制定的目的、指南适用的疾病范围、腰痛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西医诊断标准、针灸治疗腰痛的原则及干预时机、具体推荐方案等。
赵宏刘保延刘志顺谢利民房繄恭朱远李思诺孙玉秀韩明娟
关键词:腰痛针灸疗法
《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52
2015年
在全面检索针灸治疗腰痛的文献基础上,按照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方法,制定了《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具体介绍了指南制定的目的、指南适用的疾病范围、针灸治疗腰痛的原则、具体推荐方案等。
赵宏刘志顺谢利民朱远李思诺
关键词:腰痛针灸疗法临床实践指南
基于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基于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理疗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第3、6、9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以及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6、9周后Fugl-Meyer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BI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B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治疗,对卒中后偏瘫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郑金书王明明朱远孙玉映孙轩翔杨作球
关键词: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康复机器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