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兰

作品数:39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老年
  • 5篇抑素
  • 5篇生长抑素
  • 4篇热量限制
  • 4篇胃窦
  • 4篇SH-SY5...
  • 3篇血浆
  • 3篇氧化应激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突触
  • 3篇突触核蛋白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缺血
  • 3篇中药
  • 3篇螺杆菌

机构

  • 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门头沟...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9篇王玉兰
  • 10篇吴燕川
  • 9篇王蓉
  • 7篇赵志炜
  • 6篇铁振军
  • 6篇张泰昌
  • 5篇张景燕
  • 5篇张旭
  • 4篇马丽娜
  • 3篇于顺
  • 3篇程芙蓉
  • 3篇艾厚喜
  • 3篇李尧华
  • 3篇李昕
  • 3篇王文
  • 3篇李林
  • 3篇陈娟
  • 2篇冯明
  • 2篇郭瑾
  • 2篇曹若瑾

传媒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老年学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学院学...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2013中国...
  • 1篇第四届中国衰...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9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哌替啶类衍生物造模帕金森病小鼠的最佳剂量
2006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哌替啶类衍生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ndine,MPTP)建立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对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择C57BL/6L小鼠60只,采用不同剂量MPTP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随机分6组,MPTP40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MPTP20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10只;MPTP25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10只;MPTP45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MPTP35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采用Lowry法测定纹状体组织中多巴胺含量/蛋白质含量。结果:纳入动物60只,52只进入结果分析,其中8只均在处死前死亡。MPTP使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下降。正常对照组多巴胺含量为(136.39±41.61)μg/g;MPTP35,40,45mg/kg皮下注射1次组分别为(107.97±26.92),(85.91±24.60),(74.13±12.49)μg/g,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79.16%,62.99%,54.35%;MPTP20,25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分别为(44.90±18.41),(44.30±29.44)μg/g,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32.92%,32.48%。5个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MPTP20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和MPTP40mg/kg皮下注射1次两种模型是对帕金森病不同研究方向的理想模型。
吴燕川于向东王玉兰冯秀丽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
老年期胃窦粘膜生长抑素含量和分布状况的探讨
目的 研究老年期胃窦粘膜生长抑素含量和分布状况,探讨老化过程中生长抑素作为一种胃酸抑制因子存在的实际意义.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Wistar大鼠,雌雄随机.青年鼠(3月龄)20只,体重200~250g;老年鼠(24~30月龄...
王玉兰铁振军张泰昌
关键词:老年胃粘膜生长抑素免疫组化
GDNF慢病毒载体感染食蟹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2011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基因工程和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之一,本研究利用含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成年食蟹猴MSCs,探讨转染后GDNF在MSCs中的体外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食蟹猴骨髓单核细胞(marrow mononuclear cells,MNCs),体外培养食蟹猴MSCs。同时构建表达GDNF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食蟹猴MSCs,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和Real-time PCR方法,测定感染不同拷贝数病毒和不同转染组细胞GDNF的蛋白分泌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表达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成年食蟹MSCs,体外培养的MSCs持续表达分泌GDNF。感染慢病毒的拷贝数可以影响GDNF分泌水平,相同条件下感染拷贝数越高,GDNF分泌量越多,其基因表达水平越高。
王玉兰徐艳玲任振华
关键词:食蟹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慢病毒载体
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分子GRP78及CHOP在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通路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在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CA1区表达的变化,探讨ER Stress在糖尿病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5)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n=35)。小鼠禁食12h后,按20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d后尾部非禁食血糖>15mmol/L者为DM模型复制成功。分别在STZ注射后1、4、8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正常组与DM组小鼠海马CA1区GRP78及CHOP阳性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计数GRP78及CHOP阳性细胞。结果 ①GRP7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注射STZ后1、4、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GRP78阳性细胞形态和数量与正常组相似。②CHO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注射STZ后1、4、8周正常组小鼠海马CA1区CHOP阳性细胞数量较少,染色浅;DM组小鼠海马CA1区CHOP阳性细胞数量较多,染色深。③注射STZ后1、4、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GRP78阳性细胞数量(12.00±3.60,10.50±3.11,13.75±3.01)与正常组(10.33±2.34,8.88±1.89,7.00±3.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P=0.23,P=0.06);注射STZ后1、4、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CHOP阳性细胞数量(45.12±10.27,32.88±6.58,20.19±3.54)比正常组(19.19±6.80,15.44±5.35,13.94±5.00)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0和0.009)。结论 ER Stress相关分子CHOP在DM小鼠海马CA1区表达比正常小鼠增加,说明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组织内发生了ER Stress。ER Stress可能在糖尿病脑病神经元变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闫颖赵咏梅赵志炜王玉兰李森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糖尿病脑病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地区差异与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和地区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北京不同地区(城区、郊区、山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2006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结果山区老人Hp的感染率为91.1%,城区为82.6%,郊区为77.2%,山区明显高于城区和郊区(P<0.001)。结论北京城区、郊区和山区老年人群中的Hp感染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地理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
张玫汤哲王玉兰蔡玲汤欣牛小羽张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老年人群免疫印迹法
结肠癌和肠息肉组织中糖抗原CA-50含量的研究
1994年
结肠癌和肠息肉组织中糖抗原CA-50含量的研究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消化科铁振军,张泰昌,王玉兰,刘聪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肠癌与肠息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1~3]。糖抗原CA-50是1983年瑞典科学家Lindholm教授等人[4]从结肠癌...
铁振军张泰昌王玉兰刘聪艳
关键词:结肠癌息肉糖抗原CA-50
老年胃酸分泌与生长抑素的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泌酸功能与生长抑素的调节机制.方法我室应用RIA法对20例老年人和15例青年人胃液及9只Wistar老年鼠,20只青年鼠胃粘膜组织、血浆生长抑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及对老年人和青年人进行胃酸分泌试验.结果老年人组比青年组胃液生长抑素呈高水平分泌,空腹胃液SS为(1365±443)ng/Lvs(859±345)ng/L,P<001;刺激后SS为(1967±664)ng/Lvs(1141±1073)ng/L,P<001.老年人比青年人胃酸分泌量明显减少,BAO为(35±21)mmol/hvs(69±44)mmol/h,P<001;PAO为(136±64)mmol/hvs(208±112)mmol/h,P<005.不同年龄Wistar大鼠胃粘膜组织生长抑素具有不同的生理浓度,在老龄鼠比青年鼠SS也呈高水平分布,为(4525±1842)ng/g蛋白vs(1509±938)ng/g蛋白,P<001.结论老年胃泌酸功能改变与生长抑素调节作用存在重要关系.
铁振军张泰昌王玉兰刘聪艳郭德玉陈秉良
关键词:胃酸分泌生长抑素生理学
理气通下合剂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理气通下合剂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理气通下组(n=20)和硫酸镁组(n=20)。记录入院时、入院后24 h、48 h、72 h及第5天的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测定入院时、入院后72 h和第5天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2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2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以及理气通下组L/M比值、DAO、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硫酸镁组上述指标升高;2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理气通下组胃肠功能评分、L/M比值、DAO、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改善较硫酸镁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理气通下合剂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屏障功能。
刁永鹏李非陈宏杨磊贾建国王玉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中药
适用于老年帕金森病研究的MPTP的理想造模剂量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生机制与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减少有关。Carlson等在20世纪50年代对啮齿类动物注射利血平使其纹状体内儿茶酚胺缺乏,动物产生类似...
吴燕川于向东王玉兰冯秀丽陈彪
关键词:老年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山茱萸有效部位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为我们发现具有干预缺血性脑损伤的中药有效部位,建立山茱萸有效部位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以莫诺苷为对照品,检测波长240nm,测定6批山茱萸有效部位中环烯醚萜苷类的含量。结果:6批样品山茱萸有效部位环烯醚萜苷含量分别为72.39%,71.16%,71.10%,70.35%.70.89%,71.10%,平均含量为71.19%。结论:UV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山茱萸有效部位环烯醚萜苷含量定量分析方法。
王文艾厚喜刘茨王玉兰李林
关键词: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缺血性脑损伤中药紫外分光光度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