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宁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语法化视角下的汉语方位词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1年
- 从语法化角度考察汉语方位词在语言使用中呈现出的非方位表述倾向以及一词多义、兼类等现象,为方位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概括和梳理了汉语方位词语法化研究现状,总结了汉语方位词语法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付宁
- 关键词:方位词语法化共时研究
- 认知视角下的文化差异与英语隐喻教学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汉英隐喻的不同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差异,语言中的隐喻性思维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教师在英语隐喻教学中应注意使语言学习者了解汉英不同地域背景,从而提高他们对于英语隐喻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 付宁
- 关键词:隐喻教学文化差异
- 现代汉语语境的制约功能研究
-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语境已成为语言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语境的研究已渗透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语境对于语言研究的理论意义以及对于使用语言、探索语言规律的实践意义逐步被揭示出来。长期以来,传统语言学一直把语言研究的...
- 付宁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对外汉语教学
- 文献传递
- 隐喻:认知事物的镜像——关于留学生对“老师”和“学习”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是教师教书育人、师德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现代隐喻学理论,以留学生语言学习中的隐喻句造句为例,分析留学生选用的蕴涵特征,并与汉语中相关隐喻的蕴涵(特征)进行对比,调查留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的期待,从而更好地培养教师自身素质,了解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学习.
- 唐雪凝付宁
- 关键词:隐喻蕴涵对外汉语教学
- 从认知角度看网络新闻的隐喻运用——以网络媒体对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报道为例被引量:9
- 2005年
-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作为人用甲事物(始源域)来理解和经历乙事物(目标域)的一种手段,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网络新闻语言的隐喻使用同样如此,它表现出来的正是隐喻在语言运用中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 唐雪凝付宁
- 关键词:修辞学认知语言学网络新闻网络媒体总统竞选
- 从认知角度看汉英隐喻的文化差异
- 2005年
-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汉英隐喻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差异。作者提出作为一种认知现象,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性思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也是汉英隐喻产生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通过了解汉英不同地域背景对于语言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汉英隐喻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 付宁
- 关键词:隐喻文化差异
- 汉语语用标记语的信息调控功能考察被引量:1
- 2008年
- 语用标记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具有信息调控作用。话语信息的多重性、言语交际世界的多维性使得说话人必须对信息传递进行有效调控,才能使话语达到自己既定的预设目标,取得言语交际成功。语用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是言语行为的,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对于从整体或者局部上有效地调控信息有重要的作用。
- 唐雪凝付宁
- 关键词:语用标记语信息调控言语交际
- 从溯因推理看文学隐喻的意义建构被引量:2
- 2009年
-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表达式反映了语言使用中人类认知系统的思维机制。借助溯因推理的逻辑推理过程来认识文学隐喻有一种哲学意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隐喻化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认知特点等。
- 付宁
- 关键词:文学隐喻
- 《管子》中方位词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先秦重要文献《管子》方位词的使用情况显示了语言演变的历时进程。对于这些历史演变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梳理方位词系统的形成及历时的发展脉络,还可以增强对汉语方位词历史发展的认识和了解。
- 付宁
- 关键词:《管子》方位词语法功能语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