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菊 作品数:9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昆明学院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哲学宗教 电子电信 更多>>
后殖民语境下解读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中的文化杂糅(英文) 2014年 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贡献之一就是首次将香格里拉这一"乌托邦"和"天堂"的代名词引进西方人的词汇和意识中。文章通过对小说中中西文化杂糅现象的分析,力图揭示作家文化多元的意图无法掩饰其强烈的文化优越感,西方对香格里拉的接纳和认可是以对西方文化的尊崇作为前提。只有通过与西方文明的交织才能实现中国文化这一被边缘化他者的真实价值。 张艳菊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文化杂糅 后殖民主义 他者 优越感 西方人背后的沉默他者——试论《消失的地平线》中东方人的形象建构(英文) 2014年 詹姆斯·希尔顿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在叙述四个西方人在天堂般的香格里拉神奇历险的同时,成功塑造了极具神秘色彩的两个东方人喇嘛张和满族公主罗珍。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作家对东方人的塑造,力图揭示作品中的中国人不论是被赞扬还是被贬低,被理想化还是被丑化,都在为西方文化的存在提供参照物,帮助其确认自身的价值。西方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俯视东方,而东方从未被真正被表述,永远沉默地位于从属地位。 张艳菊 何群香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东方情结 他者 浑然不觉的东方主义——海明威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被引量:2 2014年 美国著名作家、"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以其强烈的个性色彩和传奇般的个人经历赋予了他的作品强烈的自传性色彩。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也并不例外。多数批评家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而忽视了海明威在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东方主义色彩。通过对海明威的名篇《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解读,力图揭示其作品中潜在的东方主义。 张艳菊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 后殖民主义 他者 从《消失的地平线》中西方人的形象建构看西方的东方主义情节(英文) 2014年 詹姆斯·希尔顿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在成功塑造了极具神秘色彩的两个东方人喇嘛张和满族公主罗珍的同时,也生动地刻画了性格各异却有形成统一体的各类西方人。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各具代表性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看待香格里拉和东方人这个"他者"形象存在天壤之别。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形态各异的西方人,力图揭示作家潜在的东方主义情节和特定的文化动机。 张艳菊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东方主义 东方情结 西方人 东方主义视域下《消失的地平线》中异域形象的建构与解读(英文) 2014年 詹姆斯·希尔顿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将香格里拉这一"天堂"和"乌托邦"的代名词引进西方人的词汇和意识中,并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力图通过运用后殖民理论的东方学视角,通过对小说中异域形象的建构进行解读,探究潜伏的东方主义如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现在文本中,从而揭示西方长久以来的东方主义情结。 张艳菊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东方情结 他者 浅析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中的宗教话语(英文) 2014年 詹姆斯·希尔顿在其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缔造了香格里拉这么一个多种宗教共存并相互取长补短的政教合一的理想圣地,并且作品中不乏作家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溢美之词。通过对作家宗教话语的深刻解读,文章认为希尔顿力图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有力的思想武器来实现其社会变革和文化批判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作家从文学作品的想象和虚构过渡到期待社会政治变革所做出的努力。 张艳菊 何群香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后殖民主义 他者 优越感 Sprightly Humor but Penetrating Introspection:on the Satiric Art of Mark Twain's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被引量:1 2012年 Mark Twain's humorous writing style and thought-provoking satir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world literature.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atirical art of his short story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aiming at showing the immortal artistic charm of Mark Twain's works. 张艳菊关键词:HUMOR SAT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