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茸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吻合口
  • 3篇合口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原纤维
  • 2篇术后
  • 2篇切口
  • 2篇腱细胞
  • 2篇外科
  • 2篇纤维化
  • 2篇小鼠
  • 2篇结肠
  • 2篇克罗恩
  • 2篇克罗恩病
  • 2篇胶原纤维
  • 2篇骨形态

机构

  • 13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溧水区...

作者

  • 15篇吴茸
  • 9篇陶庆松
  • 9篇嵇振岭
  • 7篇王栋
  • 6篇王晶敏
  • 3篇李俊生
  • 3篇侯洪伟
  • 2篇李宁
  • 2篇黎介寿
  • 2篇朱维铭
  • 2篇张志刚
  • 2篇顾立立
  • 2篇龚剑峰
  • 2篇李毅
  • 2篇郭振
  • 2篇邵翔宇
  • 1篇张炜宇
  • 1篇陆金晶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临床疗效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受治疗的13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70)和传统开腹组(n=68)。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传统开腹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患者CEA、CA19-9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有效降低结肠癌患者血清内CEA、CA19-9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骏昌吴茸何立晨陆金晶沈镜孚林祐廷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结直肠癌
环丙沙星对回盲部切除术后白细胞介素-10基因敲除小鼠肠道炎性反应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对行回盲部切除术后 IL-10基因敲除小鼠(CD 模型小鼠)的吻合口及小肠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敲除 IL-10基因的雄性 C3H/HeJBir 小鼠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环丙沙星组,小鼠行回盲部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建立模型后,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环丙沙星组予口服环丙沙星50 mg·kg^-1·d^-1,共4周。处死所有小鼠,取吻合口附近肠道组织行 HE 及天狼星红染色,并进行组织学评分,用 ELISA 法检测吻合口附近肠道组织及小肠 IFN-γ、TGF-β的含量,用实时定量 PCR 检测前胶原α1含量。采用 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环丙沙星治疗组小鼠吻合口(2.50±0.55)和小肠(1.67±0.52)炎性反应水平较对照组(3.67±0.63、2.83±0.75)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73、-5.188,P 均<0.05);并且 IFN-γ的水平也明显下降,分别为(0.72±0.22)pg/mg 比(1.76±0.43)pg/mg 和(0.23±0.12)pg/mg 比(0.78±0.52)p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354、-5.268,P 均<0.05)。但环丙沙星并不能明显降低小鼠的吻合口及小肠的纤维沉积,TGF-β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环丙沙星减轻 CD 模型小鼠吻合口炎性反应的作用有限,术后可能需要维持用药,才能减少吻合口疾病复发。
吴茸郭振李毅顾立立龚剑峰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环丙沙星炎性肠疾病小鼠
大肠癌筛查方法及其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吴茸嵇振岭
关键词:大肠癌流行病学
腹腔镜联合内镜在治疗胃间质瘤中的应用
吴茸嵇振岭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2022年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补片修补附加胃底折叠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使用补片以聚酯编织可吸收亲水薄膜补片和生物补片为多,固定器械以Protack和Abstack为主。术后患者早期主要不适为吞咽困难,影像学检查均无复发表现。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满意,并且未见补片相关并发症。建议重视补片的选择及固定方法,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张志刚邵翔宇张炜宇吴茸李俊生陶庆松熊波严征远曹能琦张恒嵇振岭
关键词:胃底折叠术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生物补片固定器械
雷公藤甲素对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吻合口纤维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微小RNA-155轴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行回盲部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后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IL)-10基因敲除]吻合口纤维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微小RNA(miR)-155轴的影响.方法 将IL-10基因敲除小鼠行回盲部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建立模型后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4周后处死,取吻合口附近肠管行天狼猩红染色,并进行组织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前胶原α1的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55、TNF-α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吻合口肠管TNF-α、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结果 经过雷公藤甲素治疗后,IL-10基因敲除小鼠的吻合口纤维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吻合口组织内前胶原α1的含量亦明显下降(TT-ICR组0.81 ±0.23、对照组1.47 ±0.47,P<0.05).雷公藤组小鼠吻合口内miR-155、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iR-155:TT-ICR组0.25±0.12、对照组1.00±0.00,P<0.05;TNF-α:TT-ICR组0.56±0.11、对照组1.00±0.00,P<0.05),且与纤维化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IL-6、TGF-β的水平也明显下降.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以抑制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吻合口的纤维化过程,这可能与雷公藤甲素抑制了肠道TNF-α/miR-155轴的表达有关.
吴茸王栋张志刚邵翔宇陶庆松李俊生嵇振岭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克罗恩病纤维化
老年克罗恩病病人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老年克罗恩病(CD)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老年CD病人的临床特点,从而提高对老年C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诊断为CD的39例老年病人的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维持用药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CD病人以末端回肠病变和回结肠病变为主,较少并发肛周病变。病变行为以狭窄型和穿透型为主,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偏高而白细胞计数正常,营养状况普遍较好。老年CD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介于轻度至中度,且手术率较高,但一期肠吻合术后并发症较少,且预后良好。结论:本组老年CD病人的疾病特点与国外存在显著差异,应了解老年CD病人的疾病特征,从而提高对老年CD的诊治水平。
吴茸郭振李毅顾立立龚剑峰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老年克罗恩病肠内营养
消化道穿孔致腹腔感染的外科手术治疗
2023年
消化道穿孔致腹腔感染是急诊手术常见原因, 大部分情况下需行病变肠段切除, 切除后行一期吻合还是造口, 是困扰临床医生的关键。随着外科技术不断进步, 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增加, 一期切除吻合术成为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对术后吻合口漏的担忧, 临床实际中术后造口率仍居高不下。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胃肠道穿孔致腹腔感染外科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就穿孔位置、病因等问题, 探讨了最佳手术方案。对并对一期吻合后吻合口漏的多种预防手段进行探讨, 包括围手术期管理、胃肠道吻合和肠道灌洗减压等技术, 以期提高肠切除术后一期吻合率, 为消化道穿孔致腹腔感染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刘秦杰吴婕吴茸陶庆松
关键词:腹腔感染外科手术吻合口漏
腹腔镜引导下腹股沟疝术后补片迟发性感染的处理
背景:补片迟发性感染可发生于术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多为深部感染,表现为伤口红肿、破溃、愈合、再破溃,最终形成深及补片的感染窦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引导下手术处理腹股沟疝术后补片迟发性感染的单中心资料,并评估其治疗效...
陶庆松王栋吴茸李俊生王晶敏嵇振岭
关键词:腹壁缺损腹壁疝补片感染
脂肪干细胞向腱细胞分化促进腹正中切口愈合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SCs)向腱细胞分化在腹正中切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ASCs,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12(BMP-12)诱导其向腱细胞分化。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腹正中切口愈合模型,实验组将分化的ASCs涂抹至白线切口两缘,对照组未实施ASCs干预。1个月后利用生物力学测试及Masson染色评价切口愈合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大鼠ASCs,BMP-12诱导其向腱细胞分化,体外证实其特异性标志物Scx表达增加,I型胶原纤维(Collagen I)表达明显增多。实验组切口愈合后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2±0.4)N,显著高于对照组(3.63±0.46)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提示实验组胶原纤维生成增多、致密,排列秩序显著改善。结论 ASCs向腱细胞分化可增加Collagen I的生成,促进腹正中切口的愈合。
王栋吴茸鲁生林侯洪伟陶庆松王晶敏嵇振岭
关键词:干细胞研究切口疝胶原纤维骨形态发生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