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琴

作品数:186 被引量:1,142H指数:18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中药
  • 21篇制剂
  • 21篇精油
  • 17篇药物
  • 12篇丹参
  • 12篇配伍
  • 11篇释药
  • 10篇挥发油
  • 9篇药理
  • 9篇皂苷
  • 9篇色谱
  • 9篇栀子
  • 9篇复方丹参
  • 9篇成药
  • 8篇液相色谱
  • 8篇中成药
  • 8篇纳米
  • 7篇脂质体
  • 7篇栀子苷
  • 6篇生物碱

机构

  • 180篇江西中医药大...
  • 49篇成都中医药大...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教育部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南昌大学第四...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作者

  • 185篇郑琴
  • 162篇杨明
  • 80篇伍振峰
  • 76篇胡鹏翼
  • 73篇岳鹏飞
  • 32篇王雅琪
  • 26篇万娜
  • 24篇黄小英
  • 18篇朱根华
  • 17篇张海燕
  • 16篇王芳
  • 11篇章德林
  • 10篇薛鑫
  • 9篇魏韶锋
  • 8篇郝伟伟
  • 8篇熊文海
  • 8篇张小飞
  • 8篇王学成
  • 8篇王芳
  • 7篇邬伟魁

传媒

  • 2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7篇中草药
  • 13篇中成药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江西中医学院...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药学学报
  • 4篇中国医药工业...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2013年“...
  • 3篇2008年江...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世界中联中药...

年份

  • 3篇2023
  • 11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20篇2013
  • 9篇2012
  • 28篇2011
  • 25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7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糖蛋白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抑制剂促进天麻素跨膜转运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体外细胞模型法及分子对接法研究P-糖蛋白(P-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抑制剂促进天麻素跨膜转运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考察天麻素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基因转染马丁达比犬肾上皮细胞(MDCK-MDR1)细胞的毒性,采用分子对接法预测天麻素与P-gP、MRP1结合方式及作用能力的强弱,MDCK-MDR1细胞模型分析天麻素的跨膜转运,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MRP1抑制剂丙磺舒对天麻素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天麻素在100~1000μg/mL的质量浓度内对细胞无毒性;天麻素与P-gp通过氢键及疏水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与MRP1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及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LibDock Score表明P-gp-维拉帕米、MRP1-丙磺舒复合物的稳定性强于P-gp-天麻素和MRP1-天麻素;天麻素基底侧(BL)→顶端侧(AP)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 BL→AP)大于P_app AP→BL,外排率(ER)为1.5左右,提示天麻素在MDCK-MDR1细胞为被动转运,且转运过程可能存在蛋白外排现象;天麻素配伍维拉帕米P_app显著增大(P〈0.05),ER值显著减小(P〈0.05),天麻素配伍丙磺舒后P。有所增大,ER有所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天麻素为P-gp底物,天麻素是否是MRP1的底物有待进一步考证,但维拉帕米及丙磺舒可通过竞争性结合P-gp和MRP1不同程度促进天麻素跨膜转运。
郑琴刘丹胡鹏翼王佳唐宇郭园园杨明
关键词:天麻素P-糖蛋白分子对接跨膜转运
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考察包衣处方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包衣处方。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结果增塑剂、包衣膜厚度、致孔剂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均较大,并能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控制12 h内稳定释药的包衣处方。结论通过对包衣处方的调整,可稳定地控释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胡鹏翼陈青阳郑琴岳鹏飞杨明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正交设计
乌头全植株各组织部位粗多糖含量的动态差异性考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乌头不同组织部位中粗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多糖的含量,比较不同采收期乌头母根、子根、须根、茎、叶的粗多糖含量。结果:乌头全植株各组织部位粗多糖含量顺序为子根>母根>须根>叶>茎,地下部分含量>地上部分,6月4日子根粗多糖含量最高,6月18日茎、叶、须根粗多糖含量较其他采收期高,6月18日与7月3日母根粗多糖含量接近。结论:该研究初步探索了乌头各组织部位粗多糖的动态变化,为乌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欧水平王森郑琴胡鹏翼陈振华杨明
关键词:乌头粗多糖子根母根须根
从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研究现状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1
2007年
复方释药系统是当今医药界研究的热点。中药复方释药系统一般是以精制的提取物入药,设计成同步释放、均衡释放、两步定位释放或pH梯度释放,以期达到药物的协同配伍或延长效用等目的。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应从方剂中寻找设计依据,通过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征候、不同治疗时期的用药为目的。运用现代制剂手段使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和作用通过改变复方中效用组分的不同释药行为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挥,充分表达原中药复方的组方意图和功效。
杨明郑琴万娜
关键词:组分配伍
一种挥发油结晶提取系统以及精油生产流水线
一种挥发油结晶提取系统,涉及制药设备领域,其采用变温结晶油水分离器对产品进行分离,该变温结晶油水分离器可以在油水混合物下降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深度冷却,促使其中的油相成分冷凝形成结晶,结晶随水相进入到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该...
万娜伍振峰杨明王学成朱根华黄小英郑琴王芳
文献传递
芍药苷对附子的双酯型生物碱体内脏器蓄积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体内蓄积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以及这3种乌头碱分别与芍药苷的混合物,采用LC-MS分别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3种生物碱在大鼠心、肝和肾脏组织中的含量,并比较与芍药苷配伍前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3种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结果:与芍药苷配伍后,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心脏组织中的蓄积量减少,新乌头碱配伍芍药苷后,在心、肝和肾脏组织中的蓄积量均减少。结论:与芍药苷配伍,能减少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在心、肝、肾等脏器的蓄积,从而降低附子双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尤其是对心脏的毒性,这可能是附子、白芍配伍减毒的机制之一。
熊文海郑琴胡双周欢薛鑫杨佳柳喻进杨明
关键词: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芍药苷体内蓄积
大川芎方中川芎提取纯化工艺及其镇静镇痛作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大川芎方中川芎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法提取、大孔树脂法纯化川芎提取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采用小鼠镇痛、镇静试验验证提取物的药效。结果:川芎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溶剂用量为8倍量,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每次2 h;提取液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纯化;纯化条件为上样液浓度0.5 g.mL-1,洗脱剂为6倍柱体积50%乙醇。药效试验表明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镇静与镇痛效果。结论:提取纯化方法简便、准确,可为大川芎方现代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郑琴伍振峰邱玲玲魏韶锋岳鹏飞胡鹏翼杨明
关键词:大川芎方阿魏酸提取纯化镇痛实验
中药复方释药系统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杨明冯怡李小芳谢兴亮郑琴韩丽付超美马鸿雁许润春陈丽华洪燕龙曾敏陈斯玮高亚男苏柘僮
该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等项目,是在中药制剂研究面临瓶颈,中药制剂理论需要创新与突破的背景下提出的。该课题提出并构建了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理论,由三个方面组成:⑴...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药理论中药制剂
镇心省睡益智方及其精油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镇心省睡益智方水提液及其精油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基因(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及同月龄相同遗传背景C57BL/6JNju小鼠2种小鼠。C57BL/6JNju小鼠作为正常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镇心省睡益智方精油低、高质量浓度组(12.13,48.50 mg·L^(-1)),镇心省睡益智方水提液组(0.46 g·kg^(-1)),每组12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2 d。给药结束后采用跳台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小鼠行为学能力进行检测,采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变化,采用硫磺素(Th S)染色观察海马DG区老年斑(SP)沉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ACH),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跳台实验潜伏期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缺失,DG区出现明显的老年斑沉积(P<0.05),ACH,GLUT1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GABA,GLU水平及IRS-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跳台错误次数(P<0.01),明显降低定位航行小鼠逃避潜伏期(P<0.05,P<0.01),可一定程度保护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减少DG区老年斑沉积(P<0.05,P<0.01),明显增加小鼠脑组织中ACH,GLUT1表达(P<0.05,P<0.01),显著降低GABA,GLU水平及IRS-1的表达(P<0.01)。结论:镇心省睡益智方水提液及其精油能够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保护神经元,增加脑组织GLUT1的表达,减少脑组织IRS-1的表达,减少老年斑沉积,升高ACH含量,降低GABA,GLU含量,可能是其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机制。
罗俊张科楠肖帅汤丹丰吴玲郭园园郑琴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神经递质葡萄糖转运体1胰岛素受体底物-1
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防潮策略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综述了中药提取物及制剂的防潮策略,主要探讨了提取纯化工艺、干燥方式、辅料应用、包衣、制粒方法、包装及贮存等环节对降低中药提取物及制剂吸湿性的影响,以期为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伍振峰邱玲玲郑琴岳鹏飞杨明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