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 作品数:15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碘化铟(InI)多晶的水平区熔提纯
- 2015年
- 采用水平区熔法对由两温区气相输运法制备的In I多晶进行提纯,探索高纯、单相In I多晶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对水平区熔提纯前后的In I多晶的晶格结构、形貌组分以及杂质浓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水平区熔提纯后的In I多晶晶格结构完整,质量较高,晶格参数为a=0.476 nm,b=1.278 nm,c=0.491 nm,与理论值十分接近;In、I化学配比得到了有效调节,其化学配比接近理论化学配比1:1;中间产物含量及杂质浓度显著降低。以提纯后In I多晶为原料,用提拉法生长出的In I单晶电阻率达到1010?·cm。
- 徐朝鹏张磊王倩纪亮亮李亚可
- 关键词:多晶合成提纯
- 双向融合在“电磁场理论”课程中的探究
- 2025年
- 为了满足“新工科”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纵向、横向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纵向在教学模式上对BOPPPS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形式、过程化考核激励方式进行融合;横向在内容上将“电磁场理论”与本学期同时开设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在讨论课项目中融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化培养,最终实现成长型思维模式在知识、能力和人格各层次的内化。
- 刘丰郭璇张磊谈爱玲
- 关键词:知识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思维模式
- 基于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的视神经损伤评估
- 2024年
- 视神经损伤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评估视神经损伤程度对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基于保偏光纤元器件构建的扫频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对损伤前后的离体猪眼视神经成像,观察视神经内的微观结构,并通过探测光偏振态的斯托克斯参数Q、U、V反映视神经组织内的双折射特性。发现V横截面图对视神经的双折射特性具有较好的表征能力,通过阈值法对V横截面图对应的高双折射区域和无双折射或低双折射区域进行分割。V横截面图中的高双折射区域平均面积和平均高度的演化与视神经的损伤、修复和糜烂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实验表明,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对视神经损伤前后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对视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至关重要,可以为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 詹煌雄张磊门淑君王嘉敏金梓霍力沈梅晓王媛媛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神经纤维双折射
- 双芯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耦合特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设计了一种双芯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多极法(multipolemethod)和光纤的模式耦合理论研究了光纤的双折射、耦合长度以及色散特性.数值研究发现,对于空气孔节距Λ=1.2μm,空气孔直径d=1.0μm的光纤,在1.55μm处双折射度为1.24×10-2;对应x偏振模的耦合长度为21.6μm,对应y偏振模的耦合长度为24.3μm.这种具有高保偏度和极短耦合长度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对于微型光子器件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 付博李曙光姚艳艳张磊张美艳刘司英
-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双芯双折射
- 室温核辐射探测材料碘化铟多晶合成及结构分析
- 2015年
- 以高纯I2(5N)和In(7N)为原料,采用两温区气相输运法制备了In I多晶料,研究了高纯In I多晶合成工艺。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方法对合成的In I多晶进行结构测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SEMED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其组成的元素进行痕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In I多晶料晶格结构完整,纯度高,晶格参数为a=0.476 nm,b=1.278 nm,c=0.491 nm,且碘和铟比例接近1∶1。
- 徐朝鹏王倩张磊陈飞鸿王永贞纪亮亮
- 关键词:多晶合成
-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产生超连续光谱是目前光通信光电子器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石英光子晶体光纤和非石英软玻璃光子晶体光纤中产生超连续谱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对于石英光子晶体光纤主要介绍了实芯光子晶体光纤、空芯填充光子晶体光纤和锥形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成果,分类介绍了其超连续谱产生的特点.对于非石英光子晶体光纤主要介绍了某些铅硅酸盐玻璃和亚碲酸盐玻璃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产生的特点.最后介绍了超连续谱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李曙光姚艳艳付博张磊郑义侯蓝田
-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
- 离轴涡旋光束干涉光场的理论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对普通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和离轴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干涉光场进行了理论模拟。对比分析表明,离轴涡旋干涉图样中光强分布不对称,拓扑荷取相同或者不同数值光强分布均向一个方向集中。拓扑荷取相同数值时,改变离轴参数d使得干涉光强图样不对称现象更加明显;拓扑荷取不同数值时,与普通涡旋光束干涉一样只影响光斑圆周展宽;且拓扑荷的正负决定光场集中分布的方向。当拓扑荷和离轴参数一定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观察面上的光斑展宽也在相应增加。其结果将对长距离探测涡旋光束干涉的对准问题以及利用涡旋光束捕获操纵微粒子起到指导性作用。
- 朱艳英陈志婷刘承师孟祥君魏勇郭西华张磊赵宝林
- 关键词:拉盖尔-高斯光束螺旋相位板
- 平面光斜入射叉形光栅获取涡旋光束的特性被引量:9
- 2013年
- 基于由计算全息法制作的叉形光栅,研究了平面光束斜入射叉形光栅对涡旋光束特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平面光束斜入射叉形光栅时,两对称分布涡旋光束间距随平面光与光栅平面的夹角α变化而增大;实验进一步验证了随α角的增大,对称分布的衍射涡旋光束亮斑间距也增大。该研究结果对计算全息法产生高质量涡旋光束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孟祥君朱艳英陈志婷魏勇张磊赵宝林郭西华
- 关键词:全息涡旋光束
- 高双折射纳米结构光子晶体光纤特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设计了一种高双折射高非线性纳米结构光子晶体光纤,利用电磁场散射的多极理论研究了这种光纤的双折射、基模模场、色散以及非线性特性.数值研究发现,加大纤芯及包层空气孔的非对称程度,可使双折射变大,其双折射最大值可达1.918×10-2.通过调节孔节距大小,可将双折射最大值调至所需波长处,孔节距为400nm的纳米光子晶体光纤在800nm波长处非线性系数高达0.2m-1.W-1,同时在750—1000nm的波段有较大的双折射值,高双折射和高非线性在纳米结构光子晶体光纤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对新型纳米光子器件的研制和集成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张磊李曙光姚艳艳付博张美艳郑义
- 关键词:双折射色散非线性
- Pb掺杂对InI最小光学带隙和电导率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建立了纯In I超胞模型以及两种不同Pb掺杂量的In1-xPbxI(x=0.125,0.25)超胞模型,结构优化后,计算了掺杂前后体系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吸收光谱。几何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Pb掺杂量的增加,掺杂体系晶格常数改变,体积减小,能量降低,结构更加稳定。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费米能级进入导带,掺杂体系均为高掺杂。同时,掺杂体系的最小光学带隙增大,电子有效质量减小,电导率增大。光学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吸收光谱蓝移,证明了Pb掺杂使In I最小光学带隙增大。所得结果为掺杂改善In I材料光电特性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徐朝鹏张文秀王永贞张磊纪亮亮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光学带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