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惠咏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8篇维甲酸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基因
  • 7篇基因表达
  • 6篇早幼粒细胞
  • 6篇全反式
  • 6篇维甲酸诱导
  • 6篇粒细胞
  • 6篇急性
  • 6篇分化
  • 5篇急性早幼粒
  • 5篇急性早幼粒细...
  • 5篇APL细胞
  • 4篇分化过程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蛋白酶体
  • 3篇蛋白酶体系统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范惠咏
  • 10篇赵春军
  • 9篇郑培烝
  • 6篇曹颖平
  • 6篇朱东辉
  • 3篇周文娟
  • 3篇张庆华
  • 3篇侯娟
  • 3篇陈玉龙
  • 2篇张济
  • 2篇毛羽丰
  • 2篇陈名道
  • 2篇胡仁明
  • 2篇陈竺
  • 2篇陈钦达
  • 2篇陈家伦
  • 2篇宋怀东
  • 2篇王侃侃
  • 2篇俞放
  • 1篇杨文涛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第5届全国检...
  • 1篇全国肿瘤病因...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中分化抑制因子1表达水平的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放线菌酮抑制试验、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D1在ATRA诱导的APL细胞系及原代APL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情况。结果在ATRA诱导的NB4细胞和APL初诊患者原代细胞分化过程中ID1基因的表达上调,ATRA诱导NB4细胞2h ID1表达达高峰,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升高359.4±48.7倍;ATRA处理APL患者骨髓细胞ID1表达水平2h达高峰,其中1例患者重复3次检测的结果为对照的(311.1±48.7)倍。而且ID1基因的上调不需要其他蛋白的合成。而在ATRA处理ATRA耐药细胞系NB4-R2细胞未见ID1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结论ID1基因可能作为ATRA的靶基因参与了ATRA诱导的粒系分化。
郑培烝赵春军范惠咏陈玉龙
关键词:分化抑制因子1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细胞分化
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表达变化
目的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在诱导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参与融合蛋白降解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的分子...
郑培烝周文娟朱东辉曹颖平赵春军范惠咏
人胰岛β细胞瘤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人胰岛β细胞瘤基因表达谱.方法:经病理证实为胰岛β细胞瘤的患者,术中取部分瘤组织.用TRIzol试剂(GIBCO/BRL)抽提总RNA,Qiagen mRNA纯化试剂盒(Qiagen,California)分离...
王宣春俞放徐飒英毛羽丰范惠咏吴昕彦陈钦达张庆华陈名道宋怀东陈家伦胡仁明
文献传递
Fenretinide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Fenretinide(4HPR)是人工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能够通过诱导凋亡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但是其机理尚不很清楚。本研究考察4HPR对几种白血病细胞的影响,并用U937为对象研究其作用机制。在研究中进行了细胞生长和增殖实验,以膜联蛋白检测细胞凋亡,测定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及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4-HPR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进一步发现4HPR能够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并且此凋亡可以被维生素C所抑制.此凋亡过程伴有活性氧的升高,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以及酶原型胱冬酶8(caspase8),3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结论:4HPR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ROS的水平,造成线粒体膜损伤,引发由caspase家族成员介导的凋亡,提示4HPR可能是一种线粒体靶向的药物。
肖大凯杜艳芝范惠咏陈玉龙陈竺张济王侃侃
关键词:FENRETINIDE白血病细胞凋亡活性氧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钙信号途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郑培烝侯娟曹颖平朱东辉赵春军范惠咏
小鼠胚胎期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张庆华周隽王海红王龙赵春军房静范惠咏熊慧陈竺
该课题通过YS9,YS12,FL12三个cDNA文库的基因测序,得到小鼠在卵黄囊和胚胎阶段的造血细胞基因表达主要差别,识别了在不同阶段的血红蛋白,actin基因,造血调控因子等与造血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的结果证明12...
关键词:
关键词:胚胎期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调控
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CEBPA基因伴随突变模式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CEBPA基因双端突变与单端突变2种突变模式的伴随附加基因突变分布差异,并讨论其与患者预后间的潜在相关性。方法:对152例正常核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25个AML驱动基因的热点区域进行二代深度测序,并结合一代测序验证检测突变位点,利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对CEBPA基因双端突变和单端突变所伴随的附加基因突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正常核型的初发AML患者中,CEBPA基因双端突变43例(28.29%),CEBPA基因单端突变13例(8.55%)。携带CEBPA基因单端突变患者伴3个以上附加基因突变百分比高于CEBPA基因双端突变(P=0.043)。在携带CEBPA基因双端突变患者中,未发现伴NPM1基因突变,而在13例CEBPA基因单端突变患者中,有6例伴NPM1突变(P<0.001)。附加基因突变分布分析中,CEBPA基因单端突变患者伴更多的DNA甲基化修饰基因突变(DNMT3A、TET2、IDH1、IDH2)(P=0.046);CEBPA基因单端突变伴随更多的叠加高危组基因突变(DNMT3A、FLT3-ITD、TP53)。结论 :CEBPA单端突变比双端突变患者伴随更多的预示不良预后的附加突变,可能与CEBPA基因双端突变及单端突变2种突变模式的预后差异相关。
王舒张赟翔眭竫旎鲁静范惠咏王超陈冰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对APL细胞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联用维甲酸(RA)和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用或联用生理和药理浓度RA和ATO作用于NB4细胞(APL细胞株),于不同时相进行分化抗原CD11b以及凋亡早期指标膜联蛋白-Ⅴ(annexin-V)的测定,同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在细胞分化方面,ATO和生理浓度RA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促进NB4细胞的分化;然而ATO对药理浓度RA诱导的NB4细胞分化却具有抑制作用;在生长抑制和早期凋亡方面,在联用组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联用RA和ATO在临床治疗APL上的协同作用机制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
郑培烝赵春军范惠咏
关键词: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钙信号途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为研究钙信号途径在髓系分化中的作用,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了钙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运用实时定量RT-PCR验证基因芯片部分结果,同时检测这些基因在ATRA和8-CPT-cAMP单独和联合作用于NB4-R1细胞和ATRA诱导APL初诊患者原代细胞分化时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过程中,许多能直接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同时发现许多钙信号途径下游的效应分子的表达上调,并得到实时定量RT-PCR验证。这些基因在ATRA和8-CPT-cAMP单独作用于NB4-R1细胞时变化不大,而在ATRA和8-CPT-cAMP联合作用于NB4-R1细胞分化时与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时的表达变化相似。另外,以上基因在ATRA诱导APL初诊患者原代细胞分化的变化情况与诱导NB4细胞分化时相似。结论:钙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ATRA诱导的APL细胞分化。
郑培烝侯娟曹颖平朱东辉赵春军范惠咏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NB4细胞分化过程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筛选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过程中,参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α受体(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基因。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基因在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对基因芯片部分结果进行验证,同时对这些基因在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初诊患者原代细胞分化时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ATRA诱导NB4细胞向粒系分化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的基因主要在ATRA作用12h后表达上调,其中PSMB8和PSMB9这两个基因的芯片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得到验证。同时在ATRA作用于APL初诊患者原代细胞后,这些基因的变化情况也与作用于NB4细胞相似。结论在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筛选出一些受ATRA调控的参与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分子。
郑培烝周文娟朱东辉曹颖平赵春军范惠咏
关键词:维甲酸半胱氨酸内肽酶类泛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