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作品数:17 被引量:13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96例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刺颈夹脊穴、颈椎牵引、神灯照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96例中,痊愈34例,显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颈椎牵引、神灯照射三法合用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 王锋关键词:针刺 颈夹脊 颈椎病 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观察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及其复发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进行对比。收集病例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脑梗死及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常见危险因素中,年龄较大(OR=0.92,95%CI[0.88,0.96])和2型糖尿病史(OR=0.14,95%CI[0.03,0.63])患脑梗死的风险更大;而复发性脑梗死中较重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较大(OR=1.03,95%CI[1.00,1.05])、有高血压基础病(OR=2.42,95%CI[1.28,4.56])、家族史(OR=2.22,95%CI[1.24,3.99])更易复发,而温和型性格却为复发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OR=0.48,95%CI[0.28,0.82])。结论: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比较重要的危险因素不同,但年龄为共同相关因素。 王锋 李薇薇 石学敏 王佳 王涛 刘春霞 陈光 寇鹏关键词:脑梗死 复发性脑梗死 最近10年概况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 被引量:3 2011年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具有明显优势,单纯针刺、针刺加水针、电针、针刺加康复、针刺加中药以及综合疗法等均有显著疗效。今后应进一步严格、系统、科学地对本病的临床研究及疗效机制进行探讨。 王锋关键词:假性球麻痹 针刺 代谢综合征影响脑卒中疗效、转归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代谢综合征(Met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多种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一组证候群,包括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伴有胰岛素抵抗、微量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目前MetS已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独立预测因素受到广泛关注。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赵建国 牛博真 王海荣 赵红 金锦兰 李静 张向宇 赵亮 王锋 东梅 张颖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AMPK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23年 能量平衡失调被认为是一个影响人类疾病的重要驱动因素,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传感器,在维持能量稳态中的核心作用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个关键靶点。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而AMPK相关信号通路又是调控铁死亡的重要途径,明确AMPK具体通过何种通路诱导或抑制铁死亡,将为未来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为新药研究提供新靶点。该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挖掘了AMPK调控铁死亡的相关信号通路,并对AMPK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在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王锋 秦文秀 王琪 邓震亭关键词:AMPK 信号通路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7年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是难以解决的神经性疼痛疾病之一,近年来成为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热点。虽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但大量的研究结果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相应的依据。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万福铭 王文熠 王锋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机制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案 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女,68岁,于2012年11月5日就诊。主诉:进行性动作不稳伴吞咽困难、构音障碍8年,加重半年。现病史:8年前开始出现四肢乏力、动作不稳,持物及走路时明显,同时伴有吞咽无力,病情呈渐进性加重,就诊于某西医院,据颅脑MRI确诊为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经多次住院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其外婆、母亲、表弟、表妹均确诊为此病。近半年来,四肢动作不稳加重明显,言语逐渐不清,饮水呛咳,生活难以自理,特求治于我院。刻诊:表情呆滞,语声低微,声音嘶哑,四肢发僵感,下肢无力,借助助力器行走,呈醉汉步态,吞咽障碍,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查体:构音不清,咽反射减弱,余颅神经正常。 王锋关键词: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四肢乏力 下肢无力 颅脑MRI 家族遗传史 构音障碍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例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单纯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间比较Ashworth分级CSI评分指数有显著性差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可更有效地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痉挛性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和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王锋 郭爽关键词:醒脑开窍 推拿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0例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改善,2例无效,有效率为93.33%。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王锋关键词:不安腿综合征 醒脑开窍针刺法 辨证论治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筋骨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筋骨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筋骨三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上肢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MAS分级、上肢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结合筋骨针疗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相比,可更有效地减轻缺血性中风患者痉挛上肢的肌张力、改善运动能力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王锋 佟媛媛 王文熠 李薇薇关键词:中风 痉挛性瘫痪 醒脑开窍针刺法 筋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