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生命文化传统与当代城市文化精神刍议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一种"生命典范"的文化类型,以儒、释、道三教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内外文化大交融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万物含生"、"万象共生"的基本信仰和文化精神,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仁爱慈悯、阴阳共济、感通共存的鲜明生命文化特征,其影响可谓至远至深。在当代中国,随着城市和城市化成为社会、文化变迁之最重要背景与最显著趋势,"城市精神"的概念也随之提出,以彰显城市特色,突出城市主题,挖掘城市价值,为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奠立信仰基石。对"城市精神"这样一个富于生命意蕴的人格化概念的接受和讨论,反映出人们对城市生命本质的再认识与城市文化模式的反思,亦彰显出中国生命文化传统之于现代社会和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解释力。
- 潘飞
- 关键词:生命文化传统信仰城市文化精神
- 生生与共:城市生命的文化理解
- 城市是当前人类文化的最集中之地,城市化则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显著趋势,而城市危机亦是当前人类生态、社会和心灵等危机的最集中体现。城市危机直接来自现代人长期以来对城市的错误认识,即城市是人类的造物,它不过是一个供人类任意...
- 潘飞
- 关键词:城市管理传统文化
- 试论中华文试论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当代城市文化生态建设被引量:2
- 2015年
-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生命典范"的文化类型。如果说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精神在于万物生生与共,则"多元通和"的文化生态可以看作是万象共生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展开与呈现。"多元通和"观体现出一种文化自觉,它肯定文化之间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文化之间的多源性综合与多样性互动,最终促成了中华"文化的共生体"的生成。在城市化这一当代中国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城市共生精神的具体呈现,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在多元通和、美美与共的基础上将中华文化与内外文化打通、互补、共进,是新时期文化自觉的表现,它有助于我们博采众长,更好地着眼于城市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创造,也有助于我们和传统更加深刻地相互理解,和世界共同提高。
- 潘飞李建革
- 关键词:文化传统城市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