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玲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患者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缺陷病
  • 1篇下肢深静脉血...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机构

  • 3篇天津市第四中...

作者

  • 3篇赵爽
  • 3篇潘玲
  • 1篇邱丽君
  • 1篇陈磊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系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被引量:3
2015年
选取了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另选同期80例身体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纤维蛋白(FB)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T、PT 及APTT 时间分别为13.89±1.06S、9.22±1.11S 及25.88±2.29S,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4.01±1.75μ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B含量为4.11±0.34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有血栓患者TT、PT及APTT时间减少,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FB含量均上升,可作为是否有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的一项诊断指标,该方法临床价值高,可普遍的推广。
李瑞娴赵爽潘玲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系统
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流行病学与治疗被引量:4
2016年
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致残和致死,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肆虐的中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该疾病造成了极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亦是一大危险因素;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引导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有效的引导治疗需要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然而在该病高发地区这类药物通常很难获得,因而造成病死居高不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及时有效治疗,能够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无症状性隐球酵母菌属感染的合理处置和抗病毒治疗的适时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李瑞娴赵爽陈磊潘玲邱丽君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免疫抑制抗真菌治疗抗病毒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情况。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从2012年12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170例下肢深静脉的血栓疑似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了65例经体检确认为身体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并且判定血浆D-二聚体对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的预测值。结果:健康对照组的65例体检者的D-二聚体值均要比临界值低,而170例下肢深静脉的血栓疑似患者中有155例患者的D-二聚体值比临界值高,D-二聚体值比临界值低的15例疑似患者排除患有下肢深静脉的血栓的可能性。下肢深静脉的血栓疑似组的D-二聚体值为4012.40±1751.00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值为236.70±55.00μg/L(P〈0.05),对数据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同时,检测血浆的D-二聚体来诊断下肢深静脉的血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和46.9%,阳性和阴性的预测值分别为89.0%和100%。结论:血浆的D-二聚体的检测可用来诊断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该方法临床价值高,可以普遍的推广。
李瑞娴赵爽潘玲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血浆D-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