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贝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3篇内镜
  • 3篇畸形
  • 2篇腮腺
  • 2篇鳃裂
  • 2篇鳃裂畸形
  • 2篇烧灼
  • 2篇烧灼治疗
  • 2篇面神经
  • 2篇激光
  • 2篇鼓膜
  • 2篇儿童
  • 1篇胸锁关节
  • 1篇氧化碳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征
  • 1篇造影
  • 1篇治疗儿童
  • 1篇入路

机构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0篇陈良嗣
  • 10篇张贝
  • 7篇罗小宁
  • 7篇卢仲明
  • 7篇张思毅
  • 6篇梁璐
  • 4篇黄舒玲
  • 2篇许咪咪
  • 1篇周正根
  • 1篇徐志坚
  • 1篇詹建东
  • 1篇吴佩娜
  • 1篇黄晓明
  • 1篇龚穗清
  • 1篇陈玉微
  • 1篇粱璐
  • 1篇姚丹勉

传媒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评价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1-2015-01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1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面神经解剖加腮腺浅叶部分(或腮腺浅叶)切除术,其中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36例,改良Blair切口35例。比较2组术野暴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客观美容满意度评分。结果:在术野暴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暂时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耳垂麻木发生率和平均客观美容满意度评分,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组均优于改良Blair切口组(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可以达到改良Blair切口相同的术野暴露及手术效果,并避免了术后耳垂麻木的发生,同时切口相对隐蔽,术后美容效果良好,可供临床选择。
徐志坚陈良嗣詹建东许咪咪张贝黄舒玲卢仲明罗小宁张思毅
关键词:腮腺手术美容面神经
Work Ⅱ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与面神经解剖关系研究及外科策略
目的:总结 Work Ⅱ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congenital first branchial cleft anomaly,CFBCA)病灶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及外科策略,为术前预判和术中避免面神经损伤提供借鉴.方法:...
张贝陈良嗣
关键词:面神经
开口于皮肤的窦道型先天性第四鳃裂畸形十例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一种开口于胸锁关节浅面皮肤的先天性窦道的胚胎来源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例开口于胸锁关节浅面皮肤的先天性窦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儿,其中男4例、女6例;确诊年龄为11~96个月(平均为33.4个月);均位于左侧;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生后左侧胸锁关节周围、胸锁乳突肌下端前内侧皮肤瘘口,感染后出现流脓、肿痛.细菌学培养,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克雷白杆菌.术前下咽造影5例次,双侧梨状窝底部未见瘘管;B超3例次,提示胸锁关节邻近椭圆形囊实性病灶,内部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MRI 6例次提示胸锁关节邻近等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病灶与胸锁乳突肌下端关系密切.10例患儿均于全麻下行“支撑喉镜检查+先天性鳃裂窦道切除术”.术后病理病灶呈管腔结构,内附复层鳞状上皮或纤毛柱状上皮,窦道平均长度11 mm (5~22 mm).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70个月(中位时间3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开口于胸锁关节浅面颈胸交汇处皮肤的鳃源性窦道较为罕见,可能为开口于皮肤的窦道型先天性第四鳃裂畸形,临床需与其他下颈部先天性疾病鉴别,炎症静止期彻底切除是根治的关键.
黄舒玲张贝陈良嗣梁璐罗小宁卢仲明张思毅
关键词:胸锁关节窦道
内镜二氧化碳激光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的护理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二氧化碳(CO2)激光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的护理。[方法]对11例内镜CO2激光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急性感染期护理、饮食护理、口咽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9例病人1次手术后内瘘口闭合,2例病人2次手术后内瘘口闭合,平均手术时间21.43min,术后恢复好,无中转手术病例,平均住院8.18d,所有病人术后无吞咽困难、呛咳、声嘶等并发症。[结论]术中仔细操作,术后细致观察及护理对手术成功,疾病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玉微陈良嗣梁璐张贝龚穗清
关键词:护理
双侧先天性第二鳃裂畸形四例被引量:7
2016年
先天性第二鳃裂畸形(congenital second branchial cleft deformity,CSBCD),为胚胎时第二鳃囊、鳃弓或鳃裂发育异常所致,常在出生后或合并感染时被发现。双侧CSBCD极为罕见。
黄舒玲陈良嗣张贝梁璐吴佩娜罗小宁卢仲明张思毅
关键词:鳃裂畸形先天性发育异常
内镜烧灼治疗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附19例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评价内镜CO2激光烧灼治疗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的可行性及利弊。方法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CO2激光烧灼治疗19例窦道型儿童CPSF。其中,男8例,女11例;左16例,右3例;年龄15-144个月,平均58.3个月;14例初诊表现为下颈深部脓肿,5例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15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术前检查包括下咽造影、颈部CT和MRI等。炎症感染期,行穿刺或切开引流,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或经验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炎症静止期,实施内镜检查+CO2激光梨状窝瘘内瘘口烧灼封闭术。术后3个月内镜复查,内瘘口未闭者,再行内镜烧灼。结果所有病例经内镜确认内瘘口。1次烧灼后梨状窝内瘘口闭合率为89.4%(17/19);2次烧灼后累计闭合率为94.7%(18/19);3次烧灼后累计闭合率为100%(19/19)。经历再次烧灼的2例患儿均为内镜复查发现内瘘口不完全闭合,但手术间隔期内无症状。所有患儿术后无声嘶、无呛咳、无吞咽困难、无牙齿脱落等并发症。随访6~55个月(平均24.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CO2激光烧灼治疗CPSF安全、微创、美观、可重复性强,可作为儿童窦道型CPSF的首选治疗。
粱璐张贝陈良嗣罗小宁卢仲明张思毅
关键词:激光疗法
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临床特点分析:附56例
目的 总结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congenital first branchial cleft anomaly,CFBCA)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56例CFBCA...
张贝陈良嗣
关键词:误诊
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影像特征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CPSF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影像检查资料。影像检查项目包括下咽造影(BSX)、CT、MRI中的至少一项。63例行BSX检查;4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0例在行BSX检查后即行CT扫描;3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低龄组(≤14岁)和大龄组(〉14岁),并根据炎症表现分为炎症期和静止期。观察CPSF患者的BSX、CT、MRI表现,并计算不同影像检查的阳性率。采用x。检验比较低龄组与大龄组、炎症期与静止期患者各种检查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63例行BSX检查的患者中,35例可见梨状窝窦道形成,9例可见梨状窝瘘管形成。BSX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为74.6%(47/63)。低龄组和大龄组患者的BSX诊断阳性率分别为46.2%(12/26)、94.6%(35/37),炎症组和静止组间患者的BSX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2.9%(9/17)、82.6%(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911、5.766,P值均〈0.05)。CT检查的阳性率为85.7%(36142)。BSX联合CT的诊断阳性率为87.5%(35140)。MRI诊断的阳性率为84.4%(27/32)。CPSF在CT和MRI上,表现为颈部窦道和(或)瘘管形成,环甲关节内侧、下缘或甲状腺上极组织内含气腔隙,甲状腺形态改变,颈部炎性改变等。低龄组和大龄组间、炎症组和静止组间CT、MRI诊断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SX可作为疑似CPSF静止期的初筛手段,检出率受年龄及是否有炎症影响。CT和MRl可提供CPSF诊断的直接和间接信息。BSX联合CT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梁璐陈良嗣周正根张贝黄舒玲许咪咪罗小宁卢仲明张思毅
关键词:先天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下咽造影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解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等损伤。结果:耳后发际区的分离层面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胸锁乳突肌上部浅面由后上至前下依次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分支点至耳垂根部距离为(22.85±2.01)mm。腮腺区皮瓣的分离层面在咬肌筋膜与腮腺实质之间。面神经出茎乳孔,经茎突根部的浅面、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间进入腮腺。面神经总干分叉点与乳突尖距离为(19.10±3.10)mm,与下颌角距离为(39.49±5.78)mm。耳后动脉起自二腹肌后腹上方的颈外动脉后壁,主干跨面神经总干浅面。10侧模拟内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重要结构损伤,无需中转切口。结论:熟悉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标志及参数,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陈良嗣黄晓明梁璐张贝卢仲明罗小宁张思毅
关键词:内镜术腮腺
颈前中线分区清扫治疗儿童复发性甲状舌管囊瘘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前中线分区清扫术治疗儿童复发性甲状舌管囊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儿童复发性甲状舌管囊瘘病例资料。根据甲状舌管囊瘘的胚胎学和解剖学特点,采用颈前中线分区清扫术治疗,应用整块切除原则根除病变组织、瘢痕、炎性肉芽。结果:28例手术切口I期愈合。所有患儿术后无吞咽困难、发声障碍、舌下神经损伤及喉上神经损伤等。术后随访24~72个月,平均4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颈前中线分区清扫术治疗儿童复发性甲状舌管囊瘘安全、有效。
姚丹勉陈良嗣梁璐张贝罗小宁张思毅卢仲明
关键词:儿童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