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祎绯
- 作品数:31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北宋城市园林的公共性转向——以定州郡圃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郡圃作为我国古代城市中的一种园林类型,在北宋时期经历了向公共性、开放性的重要转变。以北宋边疆重镇定州的阅古堂与众春园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研究与现场踏勘,对二者做出定位、布局及范围的推测,阐明了其对北宋城市生活的历史意义。
- 刘祎绯
- 关键词:公共性北宋
- 远岫堆鬟,近郊错绣——基于视觉影响评估的圆明园周边环境高度控制研究
- 2023年
- 为提供更具科学性的圆明园周边环境高度控制方案,首先遴选园内进深大于100m的湖面,共选取32处岸线中点作为眺望点;然后以对岸林冠线平均高度或最低冠顶高度作为观测点,使用地质罗盘仪实地测量垂直角;以眺望点到观测点的连线为控制线,计算建筑高度控制点的高程,再利用GIS构造视线工具得到32个眺望点3km范围内各自的建筑高度控制面,取最低点叠合为综合建筑高度控制面,并划分为30m的网格以便利用,最终得到圆明园周边环境建筑高度控制分区图,为未来的新建与更新提供参考。
- 刘祎绯于港周泳旭曹媛
- 关键词:历史地段周边环境
- 基于GIS的《乾隆京城全图》朝阳门内片区研究
- 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古地图资源,然而传统的研究方式并不能开发出古代地图的最大价值。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作为古地图整理、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具,能为古地图在数字化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架构。《乾隆京城全图》绘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
- 曹媛刘祎绯
- 关键词:HGIS网络分析
- 世界文化遗产地经济价值的伦理学探讨
- 2013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该文第一部分主要关注了近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经济现象,将之归纳为"德累斯顿现象"与"丽江古城现象"两种类型,通过分析对比这两种类型,认为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内在本质相同,进而提出经济价值迫切需要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确定应有的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保护自诞生起就与伦理学有不解的渊源,该文第二部分则通过伦理学观点的引入,试图解决经济价值的定位,以及应如何面对的问题。
- 刘祎绯
-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伦理学文化遗产保护
- 中国传统聚落的景观意象复原与规划思想探源——以浙江诸葛村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以典型古村落浙江兰溪诸葛村为例,首先收集了《道里全图》《上河西山图》《水道全图》《高隆八景之图》《祖宅前宅萧宅族居之图》《高隆族居之图》6张与描摹空间相关的古代舆图和族谱与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辅以实地踏勘,及地形测绘图、锁眼卫星图、Google Earth 3D模型等现代地理信息,再结合以风水堪舆理论为代表的我国传统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将诸葛村的景观意象分为山水形胜及建构筑物与其他景观要素进行提取和转译。考证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规划思想范式,揭示古人对于传统聚落所处景观意象的重视,最后提出中国传统聚落复原考证的三重证据法。
- 刘祎绯黄子薇梁静宜南晶娜
- 关键词:景观意象中国传统聚落规划思想古村落
- 我国文化遗产认知的时间扩展历程被引量:4
- 2015年
- "文化遗产"理念古已有之,但其所涵盖范围持续扩展。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揭示这一重要观念在我国的扩展历程。主要采用文献阅读、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时间角度切入,阐述文化遗产的认知主要经历了从古物,到世界遗产、现代遗产,再到文化景观的扩展历程,并充分结合我国的保护实践历程解读,指出文化遗产认知走向活态的新动向。
- 刘祎绯
- 关键词:文化遗产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 北京老城失落空间里的社区花园实践——以三庙社区花园为例被引量:23
- 2019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北京老城已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大批失去原有景观特征的“失落空间”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北京大力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工作,强调公众参与的老城更新模式悄然兴起。以西城区三庙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为主要案例,解析其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角色与机制,多层次公众参与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精细化更新承载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社区花园绿化形式,以及基于社区花园建设的社区凝聚力重塑,为未来历史城市里的社区花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 刘祎绯梁静宜陈瑞丹
-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众参与
- 基于声景观的北京市五道口片区开放空间的现状评估与优化设计被引量:3
- 2018年
- 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城市研究与实践中易被忽视的一种数据形式。本文以北京市五道口片区为研究地段,尝试构建一套基于声景观优化的城市开放空间更新设计路径,即调查—描述—测度—评估—分区—导则—设计。首先进行场地的声景观概况调查,并进行自然和人为声景观分类的定性描述,包括整体区域白天和夜晚两个时段分单元格声景观分贝测量、典型区域连续时段声景观分贝测量的定量测度。然后提出声音敏感度概念,以开放空间的用地性质为依据,对开放空间的声音敏感度进行评估分析,获得为保证声景观品质,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时所应遵循的敏感度分区。进而提出不同分区的声景观设计导则与策略,并完成若干开放空间地块的更新设计示例。
- 刘祎绯薛博文
- 关键词:声景观五道口
- “古城意象”校园型专业兴趣小组的研究、实践与思考
- 2017年
- 历史城市的意象研究有助于历史城市与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并有利于公众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古城意象"研究小组是由北京林业大学师生自2015年初创立的校园型专业兴趣小组,主要结合指导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纵向与横向课题,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暑期社会实践等开展,将城市意象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国历史地段,并结合跨学科新技术方法探索创新。已先后在拉萨、定兴、北京等多个历史城市开展研究与实践,并有课题、论文、竞赛、展览、设计等成果若干。
- 刘祎绯傅玮李翅
- 关键词:历史城市城市意象公众参与教学改革
- 针对城市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文物保护单位法制历程评述
- 2017年
- "周边环境"自《西安宣言》正式提出以来,成为国际保护界的重要议题。对于我国大部分历史城市的保护现状而言,城市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管理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城市保护的影响直接,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保护制度展开分析,追溯文物保护单位法制建设历程,并评述其在不同阶段中涉及城市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管理的关联度和有效性。虽然该制度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需更具针对性的继续完善,对现有制度体系的洞察也将为未来的制度革新提供基石。
- 刘祎绯李雄
- 关键词:周边环境城市遗产法制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