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晓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3篇抑郁
  • 3篇中医药
  • 3篇静息态
  • 2篇咽炎
  • 2篇抑郁症
  • 2篇首发
  • 2篇首发抑郁症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静息态功能磁...
  • 2篇静息态功能磁...
  • 2篇急性
  • 2篇急性咽炎
  • 2篇焦虑
  • 2篇焦虑症
  • 2篇功能磁共振

机构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13篇姚晓燕
  • 5篇李光熙
  • 5篇刘军
  • 4篇李珊珊
  • 3篇高扬
  • 2篇洪洋
  • 2篇谢雁鸣
  • 2篇吕学玉
  • 2篇边永君
  • 2篇沈菁
  • 2篇方继良
  • 2篇王小玲
  • 2篇张磊
  • 2篇孙黎
  • 2篇包岩
  • 2篇韩铭
  • 2篇李萌
  • 1篇杨金亮
  • 1篇罗萍
  • 1篇苗青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医杂志
  • 1篇家庭中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急性咽炎的优势与问题探讨被引量:55
2017年
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利用中国知网(CNKI)收集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急性咽炎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初选文献493篇,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文献182篇。通过评价和分析文献发现:目前在急性咽炎诊断治疗过程中,《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常用的诊疗标准;中医治疗本病以中成药为主;汤剂治疗本病常用中药为金银花、黄芩、桔梗、连翘、甘草、玄参、板蓝根、麦冬等;刺络放血法是外治法常用的方法。中西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各有其特点,西医学对于急性咽炎的治疗多以抗病毒、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缺点为毒副作用、耐药以及易导致二重感染等。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其辨证施治、用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易耐药,且中药剂型多样、携带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为特点,发掘中医药宝库,研究和制备新型有效的药物是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
张霞谢雁鸣李光熙高扬赵元辰唐菁菁姚晓燕李萌
关键词:急性咽炎中医药治疗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达到出院标准的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指导中医肺康复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2月10日—3月14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将军路街卫生院经治出院的肺部影像学仍异常的重型COVID-19患者共108例。出院时采用电子问卷调查其主要中医症状、活动能力、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中医证候特征分析。结果108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活动后气短84例(77.78%)、睡眠障碍83例(76.85%)、焦虑70例(64.81%)、抑郁63例(58.33%)、疲劳50例(46.30%)、咳嗽37例(34.25%)、大便黏滞22例(20.37%)、大便干燥19例(17.59%)、食欲不振18例(16.67%)、心悸17例(15.74%)、肌肉疼痛15例(13.89%),有17例(15.74%)无明显不适;中医证候为肺脾气虚型64.83%、气阴两虚型35.16%、夹湿浊者31.87%、夹血瘀者17.58%。结论达到出院标准的肺部影像异常的重症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以活动后气短、疲劳及睡眠、心理障碍等较为常见,中医证候以肺脾气虚型为多。
姚晓燕夏宏盛宋建钧阮连国郭敬李静吕诚史华新卢斯霞陈扬王微闫蓓苗青黄苹汤光华王健杨金亮李光熙边永君
关键词:重型出院患者中医证候肺脾气虚
李国勤从脾肾论治肌炎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
2022年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属特发性炎性肌病范畴,肺间质疾病是本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李国勤教授治疗肌炎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丰富,临床多从脾肾辨治,认为病机以肺脾肾不足为本,以痰瘀阻络、热毒互结为标,病久则多以脾肾两虚为主,因痰瘀互结,耗乏正气,故外邪更易乘虚而入,终致病情反复。治疗应把握核心病机,以培补肺脾肾为主,兼顾活血化瘀、清热养阴,需衷中参西,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疗效。
高扬李健姚晓燕李国勤王蕾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医案
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证思路探讨被引量:9
2016年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临床主要表现为自身难以控制的对无明确对象或行为的过分担心,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出现社交、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易合并抑郁症、物质滥用、惊恐发作、强迫等多种精神疾患,病程长,难以根治,易复发。
刘军姚晓燕李珊珊沈菁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针灸
“抑郁症”你真的认识吗
2015年
"抑郁症"——老百姓一谈起这三个字,总不自觉带有种排斥感,因为觉得一旦被确诊为抑郁症了,就说明自己心理有问题。在门诊更是常见,总能听到患者说:"大夫,我其实就是睡不好,所以心情不好,只要您把睡眠给我治好了,我心情自然就好起来了,我肯定不是抑郁症……"
刘军姚晓燕
关键词:抗抑郁药精神病性症状躯体症状核心症状男病人灸疗
定坤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滞血瘀型患者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定坤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COPD稳定期气滞血瘀证的60例患者按照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期间,两组无脱落、失访或剔除情况发生。在两组均采用中医肺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定坤丹7 g/次,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同样规格的定坤丹淀粉模拟剂7 g/次,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治疗前后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量表(CAT)、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疲劳量表-14(FS-1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6 min步行距离(6MWD)和肺功能各项指标评价。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AT、mMRC、FS-14、SAS评分和6MWD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SDS评分及肺功能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CAT、FS-14、SAS、SDS评分和6MWD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定坤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滞血瘀型患者具有明确疗效,可以减轻症状负担、提升运动能力、改善心理状况,并具有改善肺功能的潜在可能。
刘俨熠杨肇权马将夏坤姚晓燕李光熙
关键词:定坤丹稳定期气滞血瘀型随机对照试验
222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药应用情况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药应用情况,为疫病背景下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药防治策略及诊疗重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采集2023年1月1—20日全国7家研究中心接诊的225例感染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感染后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中医药应用情况、恢复抗肿瘤治疗后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222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轻型205例,中型17例。临床报告频次较高的前4个症状依次为发热(165例次)、咳痰/干咳(99例次)、食欲下降(95例次)及乏力(85例次),其中40例次咳痰/干咳、37例次乏力、29例次食欲下降持续超过14天。核酸报告明确转阴时间的105例患者中位转阴时间为14天,其中肺癌较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骨髓抑制较无骨髓抑制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延长(P<0.01)。在感染期间应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占47.30%(105/222),中药汤剂占21.17%(47/222);预防及康复阶段中医药应用比例分别为1.80%(4/222)、7.21%(16/222)。核酸转阴后恢复原方案抗肿瘤药物治疗的55例患者同步予以中医药防护治疗,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均为1~2级,随访期间无新增不良事件。结论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及核酸转阴时间延长,合理应用中医药治疗手段可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感染后抗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
王应天孙红李嫚宋娜缑娇罗文芳刘军马荣王薇李占东孟博姚晓燕
关键词:恶性肿瘤新型冠状病毒
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取穴规律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相关文献。采用Note Express2建立相应数据库,并对取穴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1篇,包含针灸处方56首,涉及十四经腧穴50个,取穴总频次287次。其中可作为主穴的腧穴49个(225次,占98.0%),可作为配穴的腧穴23个(62次,占46.0%)。高频主穴有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印堂,高频配穴有足三里、太冲、内关、神门、丰隆,循经取穴以督脉、膀胱经、心包经和心经为主。结论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强调从心脑论治,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主要采用循经取穴,辅以对症取穴治疗。
姚晓燕刘军李珊珊沈菁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针刺取穴规律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普通型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普通型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92例普通型病毒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防风通圣颗粒,3 g/次,2次/d,当腋下体温>37.3℃时用药剂量调整为6 g/次,2次/d。两组疗程7 d。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典型症状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评分以及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5(PDCD5)、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热评分、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咯痰评分、胸闷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典型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PIS评分、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DCD5、CRP、HMGB1、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DCD5、CRP、HMGB1、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普通型病毒性肺炎有确切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肺炎典型症状,减轻肺部感染程度,并能有效抑制机体细胞凋亡以及炎症反应,利于病情缓解,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栾相佳姚晓燕李萌刘志国张金枝夏宏盛尹建坤
关键词:炎症反应
太极拳辅助治疗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疼痛、认知功能及大脑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太极拳辅助治疗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和相关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0例轻中度COPD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太极拳康复训练,每周3次,每次90 min,共计8周。干预前后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量表(CAT)及改良后的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程度;使用E-prime 2.0软件编制疼痛共情程序及注意网络测试,记录疼痛强度、疼痛不愉悦度评分,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评分;使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计算反映局部大脑功能的低频振幅(ALFF)和局部功能一致性(ReHo)指标、反映大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度中心性(DC)指标以及反映半球偏侧化程度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指标。结果研究期间,有3例患者未能坚持训练而脱落,最终干预后纳入统计分析患者17例。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CAT评分、疼痛强度评分和疼痛不愉悦度评分均显著降低,警觉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mMRC评分、定向和执行控制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分析发现,额叶、扣带回和楔前叶在DC、ReHo、VMHC的局部功能指标出现稳定下降。相关分析发现,右侧额下回DC值降低与疼痛强度评分降低(r=0.68,P<0.05)、疼痛不愉悦度评分降低(r=0.79,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执行控制提升也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5)。结论太极拳辅助治疗能改善轻中度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升认知功能,额下回功能改变可能是患者疼痛和认知功能改善的潜在神经机制。
沈浩冉魏高峡陈丽珍胡卓尔姚晓燕姚晓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太极拳疼痛脑功能额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