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文辉

作品数:49 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汉语
  • 11篇现代汉语
  • 8篇动结式
  • 8篇结式
  • 5篇语法
  • 5篇语法化
  • 5篇类型学
  • 5篇法化
  • 4篇语言类型
  • 4篇语言类型学
  • 4篇主观
  • 4篇主观性
  • 3篇上古
  • 3篇上古汉语
  • 3篇句法
  • 3篇类型学特征
  • 3篇构式
  • 3篇古汉语
  • 3篇宾语
  • 2篇动词

机构

  • 27篇河北师范大学
  • 2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蚌埠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49篇宋文辉
  • 2篇郑振峰
  • 1篇武建宇
  • 1篇李冬鸽
  • 1篇阎浩然
  • 1篇张树芹
  • 1篇赵宁
  • 1篇于景超
  • 1篇霍素君
  • 1篇罗政静
  • 1篇白雪

传媒

  • 6篇语文研究
  • 4篇世界汉语教学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语言教学与研...
  • 3篇中国语文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汉语学习
  • 2篇当代语言学
  • 2篇辞书研究
  • 2篇外国语
  • 2篇廊坊师范学院...
  • 2篇中国语言文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语言科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被引量:32
2004年
文章通过对动结式在核心句、重动句、把字句、被字句、话题句中的分布限制的分析 ,说明其分布规律是动结式的概念结构的差别所驱动的。仅仅从动结式的动词和补语的论元以及补语的语义指向出发的还原主义研究取向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宋文辉
关键词:动结式
河北正定方言可能补语标记“了[·lou]”的形成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学术界对可能补语标记"了"的来源和语法化机制的研究存在种种不足。本文对正定方言可能补语标记"了[·lou]"的形成过程的考察发现,"了1"的表完成体的变体"了[·lou]"(可用于非现实情态)分布范围从主句扩展到连动式和复句,在连动句和复句中述语为动结式时,"了"既可出现在宾语前,也可出现在宾语后。在假设条件句前件中,"了[·lou]"偏好出现在句末,且句子有时存在假设和能性的歧义。我们认为这正是可能补语标记"了[·lou]"发生语法化的环境,可能补语标记"了"并非源于"了1"这个功能多样的成分整体,而是源于"了1"的一个变体。
宋文辉
关键词:语法化
定语、谓语位置形容词并列结构的用法模式被引量:1
2022年
语言类型学研究发现,形容词构成的并列结构,黏合式优先作定语,组合式优先作谓语。现代汉语不完全符合此规律。如单音性质形容词构成的并列结构,组合式在两个位置都不受限制,而黏合式作谓语比作定语更自由。本文描写了现代汉语单/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三者自身及跨类组合构成并列结构的规律,说明了各类形容词并列结构在两个句法位置上的用法模式,揭示了该现象的类型学特点。本文发现,已有研究提出的类型学规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汉语并非真的违反上述规律,其特殊性是现代汉语复合词发达和汉语特有的韵律模式导致的结果。
宋文辉
关键词:形容词定语谓语
河北正定方言词尾“了”两个变体的时体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河北正定方言词尾"了"分化为"了_1[·la]"和"了_3[·lu]"两个变体,二者互补分布,时体意义有别。"了_1[·la]"主要表达完整体,"V+了_1+O"结构足句能力强,所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一般在过去,"了_1"最凸显的特征是事件的完结和有界性;"了_3[·lu]"主要表达完成体,"V+了_3+O"结构足句能力弱,只可在问答语境中足句,所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由时间参照点的性质推定,虽然也表达事件完结,但"了_3"最凸显的特征却是关系性,即其所在结构表达的事件是在参照时间之前完结。"了_1"和"了_3"时体意义的不同驱动了二者在分布上的差别。此外,二者时体意义的差别也可从二者置景功能的差别上显示出来。
宋文辉
关键词:语音变体时体意义话语功能语法化
正定话的介词“着”被引量:2
2000年
徐丹的《汉语里的“在”与“着”(著)》(《中国语文》1992,6)和孙锡信的《汉语史通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都说北方话中“动词+着+地点名词”的用法已经完全消失了,被“动词+在+地点名词”代替了。可是据我们的调查显示。
宋文辉
关键词:介词读音
现代汉语两类双及物动结式的配位方式被引量:16
2006年
本文旨在解释现代汉语"给予"和"夺去"两类双及物动结式配位方式的差别,认为两者各自概念结构之中概念成分凸显程度的对比关系不同。"夺去"类衬体比凸体凸显程度高,"给予"类凸体比衬体凸显程度高。概念成分的凸显程度与句法位置的凸显程度匹配。句法位置的凸显程度等级是,直接宾语凸显程度高于间接宾语。在双及物动结式形成的双宾语句中,"给予"类凸体和直接宾语位置匹配,衬体和间接宾语匹配,是无标记的匹配;"夺去"类衬体和间接宾语位置匹配,凸体和直接宾语匹配,是有标记的匹配,这是由"夺去"类构成双宾语句的条件导致的必然结果。概念结构的不同是造成两类动结式配位方式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宋文辉
再论影响“在+处所”句法位置的因素被引量:15
2007年
张赪(1997)提出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的音节数目是影响“在+处所”句法位置的最重要因素,戴浩一(1985)认为“在+处所”在句子所表达的事件中的认知语义地位决定其句法位置,其语义类型与句法位置的匹配规律体现了时间顺序像似性。本文支持戴浩一的观点,认为音节数目限制的说法不仅不能否定戴浩一的观点,反而从反面支持了他。有学者认为时间顺序像似性存在一些反例,本文对此提出了商榷。
宋文辉
补语的语义指向为动词的动结式的配价被引量:21
2004年
一、补语指向动词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只包括带表示时体意义的趋向补语的动结式,这种动结式的配价继承动词的配价,不受补语影响。二、以往归为补语指向动词的动结式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类,其补语的语义指向往往不是单一的,这是影响其配价的决定因素。补语多指向的情况分为两类:补语不表示时体意义的,其多指向是由于隐含的语义关系导致的,这是动结式表达的事件被概念化为与一般使成或者非使成事件相近的事件类型的根本动力;补语表示时体意义的动结式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补语的语义指向由指向动结式动词的论元转而指向动词,因为处于过渡阶段,所以出现补语多语义指向的现象。
宋文辉
关键词:动结式语义指向补语
关于宾语必须前置的动结式
<正>一引言本文所讨论的动结式是指补语表示结果意义的粘合式动补结构。所谓宾语必须前置是指动结式为二价,但是其域内论元却不能像一般情况那样显现在补语之后的宾语位置,而是必须前置到动结式之前的位置上。宾语必须前置的动结式主要...
宋文辉
文献传递
一般会话隐含的“信息原则”与动结式的配价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着重考察一般会话隐含的信息原则对动结式的价数、价形与价位的影响。信息原则是 :无标记的形式表达无标记的常规意义 ,有标记的形式表达有标记的意义。违反这个原则 ,句子就往往不合法。此外信息原则还可以解释与动结式配价相关的语法化和词义演变现象。
宋文辉
关键词:信息原则动结式配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