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改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真菌球鼻-鼻窦炎流行病学时间趋势
-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解真菌球性鼻-鼻窦炎近年来流行病学时间变化趋势.方法 将2000~2013年1983例慢性鼻窦炎住院病人分成3组,第一组2000~2004年;第二组2005~2009年;第三组2010~2...
- 邢志敏韩琳刘燕张改耿聪俐邵森垚栾潇博
-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近期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近期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比较57例接受SIT的螨过敏患者治疗前及进入维持期后的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用药评分,利用t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患者年龄、性别、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sIgE等级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SIT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VAS评分、用药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性别、年龄、SPT和血清sIgE等级与SIT近期疗效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AR的SIT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变应原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应用。
- 耿聪俐袁晓培邢志敏余力生王旻林裕强刘燕张改
-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短期疗效影响因素
- 真菌球鼻-鼻窦炎流行病学时间趋势
-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解真菌球性鼻-鼻窦炎近年来流行病学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将2000~2013年1983例慢性鼻窦炎住院患者分成3组,第一组2000~2004年;第二组2005 ~2009年;第三组2010~...
- 邢志敏韩琳刘燕张改耿聪俐邵森垚栾潇博
- 真菌球性鼻·鼻窦炎流行病学时间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本科14年来住院手术的鼻窦炎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希望得到真菌球性鼻-鼻窦炎流行病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对各个可疑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影响趋势变化的因素.方法 分析各年真菌球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鼻窦...
- 韩琳刘燕张改邢志敏
- 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 邢志敏张改刘燕耿聪俐王梓敬李世昌
- 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研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在不同分型鼻息肉中的分布特点,探讨ILC2s在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分析健康下鼻甲黏膜组织(n=6)和鼻息肉组织(n=19)单细胞悬液中ILC2s、Th2细胞占CD45+细胞的比例.HE染色鼻息肉组织,按照嗜酸粒细胞计数不同分为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采用Mann-WhitneyU检验ECRSwNP组(n=9)、non-ECRSwNP组(n=10)和对照组(n=6)中ILC2s、Th2细胞比例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C2s、Th2细胞比例与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对比变应原阳性及阴性患者ILC2s比例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和non-ECRSwNP组相比,ECRSwNP组的ILC2s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1 ±0.025)比(0.004±0.004),(0.051 ±0.025)比(0.011 ±0.017),Z值分别为-3.185、-3.186,P值均<0.05];对照组和non-ECRSwNP组间ILC2s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4±0.004)比(0.011 ±0.017),Z=-0.712,P=0.492].ECRSwNP组和non-ECRSwNP组的Th2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00 ±0.437)比(0.106 ±0.102),(0.275 ±0.170)比(0.106 ±0.102),Z值分别为-2.946、-2.278,P值均<0.05];但non-ECRSwNP组和ECRSwNP组间Th2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75 ±0.170)比(0.500±0.437),Z=-1.306,P=0.211].ILC2s比例与Th2细胞比例成正相关(r =0.571,P=0.011);ILC2s比例与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成正相关(r=0.579,P=0.009);Th2细胞比例与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成正相关(r=0.844,P=0.001).变应原阳性患者的ILC2s比例高于变应原阴性患者,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32 ±0.290)比(0.028 ±0.300),Z=-0.286,P =0.725].结论 ILC2s细胞比例在ECRSwNP中升高,并与Th2细胞、组织中嗜酸粒细胞�
- 耿聪俐邢志敏余力生王旻袁晓培刘燕张改王梓敬
- 关键词:淋巴细胞鼻窦炎鼻息肉嗜酸粒细胞增多超敏反应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鼻息肉患者临床特点
- 目的:总结分析鼻息肉伴或不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总结自2009年至201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4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且病理确诊为鼻息肉的患者资料,构成研究组.以同一时...
- 刘燕张改王梓敬林裕强邢志敏
- 关键词:鼻息肉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发病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