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志明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商水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3篇吉奥
  • 2篇晚期
  • 2篇晚期胃癌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奥沙利铂
  • 1篇蛋白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预后
  • 1篇孕酮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中端粒酶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机构

  • 8篇商水县人民医...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8篇林志明
  • 3篇杨旭初

传媒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北方药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探讨
2016年
目的探究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法)对就诊的胃癌者、行溃疡性手术者和行胃镜检查者共计178例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疾病包含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结果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胃癌组,另取正常胃黏膜为空白对照组。端粒酶阳性检出率胃炎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与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大小、浸润深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胃癌端粒酶表达水平关联性不大。结论端粒酶不但能在胃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在癌前病变也有表达。
林志明杨旭初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酶学胃癌
肺鳞癌组织中TMEM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42(TMEM42)在肺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借助TGGA数据库分析TMEM42基因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60对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MEM4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TMEM42表达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平台在线分析TMEM42表达与LS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TGGA数据库在线分析发现503例LSCC组织中TMEM42表达较52例正常组织降低(P<0.05)。LSCC组织中TMEM42的累积光密度值低于癌旁组织(1.72±0.09 vs.3.83±0.61),mRNA水平少于癌旁组织(0.30±0.04 vs.1.06±0.06),TMEM42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为[43.3%(26/60)vs.70.0%(42/6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EM42蛋白表达与LSCC年龄、性别、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TMEM42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阴性者[42.3%(11/26)vs.70.6%(24/34)]。TMEM42表达与LSCC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疾病进展后生存期(PPS)有关,其中TMEM42高表达者的中位OS为67个月,优于低表达者的48个月(HR=0.79,95%CI:0.63~0.99,P=0.040),TMEM42高表达者的中位PPS为11个月,优于低表达者的6个月(HR=0.51,95%CI:0.28~0.92,P=0.023)。结论TMEM42在LSC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和不良预后有关,该因子有作为LSCC诊治靶点的潜能。
林志明王庆胡彦辉
关键词:肺鳞癌预后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后病情进展的54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5.93%、81.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1.11%、55.56%,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表现为Ⅰ、Ⅱ度,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蛋白尿、高血压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白细胞减少、血尿、乏力、腹泻、手足综合征、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是不良反应方面较单药有所增加,可综合考虑患者耐受力的情况下进行选用。
林志明
关键词:晚期胃癌
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0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使用卡培他滨剂量为每天2 500 mg/m2,早晚各口服2次,连续使用14 d后,休息7 d,为1个周期,患者至少要经过1个周期的治疗。结果 8例患者因为病情进展的原因退出试验,本组试验中无完全缓解(CR)者,其中部分缓解(PR)者22例,占比36.67%,总有效率为36.67%,稳定(SD)者30例,占比50.00%,进展(PD)者8例,占比13.33%,总的临床获益率为86.67%。从不良反应情况来看,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手足综合征,共计12例,严重程度为Ⅰ~Ⅱ度,临床体征为肢体末端肿胀,疼痛。个别患者发生脱皮现象。胃肠道不适者16例,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3例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与胆红素上升的情况,8例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情况。结论对于复发性转移乳腺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一点在使用蒽环或紫杉醇类药物失败后患者尤为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情况好。
林志明杨旭初
关键词:卡培他滨复发转移乳腺癌临床疗效
分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在对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治疗中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治疗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筛选,共选取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首先施以常规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对对照组施以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对观察组在施以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总缓解率高达71.80%、疾病控制率高达92.31%、完全消融率高达92.31%、局部复发率低至12.82%。对照组经治疗总缓解率仅为46.15%、疾病控制率仅为66.67%、完全消融率仅为66.67%、局部复发率高达38.4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治疗中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射频消融术效果良好,无论是从总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上看,均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林志明
关键词:奥沙利铂射频消融术
口服甲地孕酮对子宫内膜癌化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口服甲地孕酮对于患者子宫内膜癌化疗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并对其实施常规性化疗,实验组接受化疗配合口服甲地孕酮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出现急性呕吐、恶心以及迟发性恶心呕吐的概率分别为4%、10%及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26%及18%,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通过口服甲地孕酮能够缓解化疗过程中呕吐、恶心的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小,从而保证患者更加顺利地完成相关化疗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林志明
关键词:甲地孕酮子宫内膜癌化疗疗效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CF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CF化疗方案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两组均予以DCF化疗方案,联合组同时予以复方斑蝥胶囊口服,对比化疗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对比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的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和体质量变化。结果化疗组在化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NK细胞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联合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联合组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的KPS评分稳定率和体质量稳定率均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CF化疗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稳定生存质量和体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林志明
关键词:胃癌晚期复方斑蝥胶囊免疫功能
以替吉奥为基础联合阿帕替尼三药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以替吉奥为基础联合阿帕替尼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常规组44例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对研究组45例增加阿帕替尼,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γ-干扰素(IFN-γ)、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基因(NES1)、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8+)水平低于常规组,CD3+、CD4+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替吉奥为基础联合阿帕替尼三药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
林志明杨柳杨旭初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
共1页<1>
聚类工具0